6月13日,經過一天的奔波,來自國家林業局機關的11名青年幹部披著星光,到達陜西省靖邊縣紅墩界國有林場,在此開展為期一週的“根在基層 走進一線——三進三同三提升”調研實踐活動。
短短的一週蹲點實踐,調研組成員都仿佛經歷了一次心靈洗滌。
平凡而可敬的沙柳
沙區裏最常見的植物是沙柳。雖然是低矮的灌草,但只有它們才能將沙地覆蓋,穩固沙丘,為死寂的沙漠帶來鬱鬱蔥蔥的生氣。
紅墩界國有林場,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位於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危害最為嚴重的區域之內。它的周圍,就長滿著一望無邊的沙柳。
朱強,林場副場長,今年38歲,卻在林場一線工作了18個年頭,是當地造林技術的專家。當調研組鄭重向朱強提出拜他為師的請求,他黝黑的臉上露出靦腆的笑容:“你們是大機關下來的,這樣不合適啊。”調研組副組長周萬書接過話:“您有豐富的造林治沙經驗,我們來就是向您拜師學習的。”
6月14日,調研組成員帶著勞動工具頂著烈日到紅墩界林場的兩個造林點參加勞動,親身體驗基層林業工作。
午間氣溫超過30℃,沙地裏更為燥熱。組員們與林場職工並肩勞動,為樟子松苗管護澆水、鋤草、平整水平溝。“師傅”朱強邊講邊幹,給調研組成員傳授一畝地應栽植多少株樟子松,每個坑應挖多深,如何澆水等知識。
在近3個小時的勞動中,大家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調研組成員李權看著自己澆灌的苗木深有感觸地説:“過去待在機關,沒有機會了解基層的工作和生活,這次在陜北才真正感受到造林治沙的艱辛。”
林場共有11名正式職工。在場領導裏,除場長石雲亮、副場長牛強外,另兩名副場長姚鵬飛、王德飛都是80後,和調研組的大部分成員有著同樣的年齡,但風沙卻將他們的臉刻得粗糙、老成。調研組成員和林場職工一起同吃同住同勞動,工作時間進沙地澆水、給樟子松苗上防兔套,休息時間打籃球、包餃子、玩遊戲,林業一家人的感情在融洽的氛圍裏升溫。
過去林場所在地全是沙地,而如今,在朱強等一大批基層林業職工的努力下,這裡已是滿眼綠色。
説到將來,朱強卻笑一笑説,他這輩子就奉獻給林場、奉獻給沙區了。今後還是要“踏踏實實工作,用好國家的錢,造好沙地的林”。
艱苦的條件,惡劣的環境,單調的工作,微薄的收入。無數像朱強一樣的基層務林人把青春奉獻在造林中,把汗水鋪灑在沙地裏,他們正如沙地中的一簇簇綠柳,雖然並不偉岸,但卻永遠挺著胸膛,佇立在風沙之中,映耀出生命的光芒。
老英雄 新英雄
在榆林防沙治沙一線,石光銀、牛玉琴、杜芳秀等治沙英雄輩出。
牛玉琴是全國十大女傑、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十大綠化標兵。她1985年開始造林治沙,用近三十年的堅守,讓11萬畝的沙漠成為綠洲。
6月16日,高溫依舊,調研組深入沙區尋訪這位女英雄。
牛玉琴的家在靖邊縣東坑鄉。調研組參觀了牛玉琴治沙科普基地、展覽館,用心體會她的治沙歷程。
在牛玉琴的帶領下,調研組到“牛玉琴造林基地”新建的4座苗圃大棚參觀。她的苗圃基地建起了溫室大棚育苗,利用太陽能發電抽取地下水並採用滴灌節水技術。對一個用傳統手工治沙種樹幾十年的一個農村婦女來講,她利用現代科技的這種意識令人驚訝。
在苗圃大棚前,牛玉琴的大兒子張立強剛開始介紹苗圃的建設情況,忽然一小股龍卷風呼嘯而至,剛剛建好的其中一個塑料大棚被風撕開,張立強為了保護大棚,手被割傷鮮血直流。
當大家四處躲避風沙的時候,牛玉琴卻像一棵沉穩的老樹立在原地沒動。風停沙止,調研組成員問牛玉琴:“您怎麼一點兒都不怕?”
牛玉琴微笑著説:“這沒有啥害怕的。現在比過去好多了,過去在沙漠裏治沙,只要一颳風,面對面都看不清人。”
牛玉琴治沙造林受了大半輩子的苦,也獲得無數的榮譽,她完全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孫子離開沙區到城裏過舒適愜意的都市生活。但是她選擇了讓自己的孩子和孫子繼續留在沙區,繼承她的事業。牛玉琴的無私大愛,影響的不僅僅是幾十萬畝沙地,而還是沙區的幾代人。
6月17日,是世界第十八個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在這天,調研組到達神木縣禿尾河源頭的圪醜溝流域,探訪了另一位住在沙漠深處的治沙英雄——張應龍。
張應龍,是全國綠化模範、全國綠化獎章獲得者,是一位新的治沙英雄。他投身治沙,緣于一次“酒後豪言”。2002年,當時在北京某外企擔任副總、年薪高達20多萬元的張應龍回家過年,在酒桌上,“喝高了”的他答應村支書,出錢治理沙漠。酒醒後他早不記得自己説過什麼,但當村支書問起時,耿直的張應龍答應一定不會“賴賬”,他決定自掏腰包治理荒沙。
張應龍剛開始投入上百萬資金治沙,但很快發現這是一個無底洞。為了籌集資金,他狠心賣掉了在神木縣城的房産,把籌到的280多萬元資金再次投入到治沙工程中。已無法兩頭兼顧的他乾脆辭掉了北京的工作,回到家鄉專心治沙。
為治沙,張應龍一度一貧如洗,他意識到僅憑一己之力,根本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生態工程量。在政府和林業部門的支持下,他發起成立了神木縣生態協會並擔任秘書長,四處募集資金,聯合國內外的大學、科研單位,提高科技治沙含量。
10年來,他承包的42.8萬畝荒沙,已完成造林23萬畝,治理區林草覆蓋率達到60%,比治理前提高40多個百分點。
他與西北大學聯合進行高經濟價值的生物油料植物長柄扁桃的開發,逐步由單純的“防沙治沙”向“治沙用沙”轉變。目前長柄扁桃已有1萬畝開花挂果,他在沙漠中種植出食用油植物的夢想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用他的話説:“沙區不僅需要綠色,還需要用好這些綠色,為百姓帶來財富。”從防沙治沙,到防沙用沙,張應龍以科學技術為核心的治沙方法,探索出了現代治沙新模式。
“英雄從來都不是從眾的”,他們的執著和堅持在外人看來甚至無法理喻。而只有在沙區,才能深刻地感覺到,他們的這種力量,實際上發自於那種對綠色的渴望。
沙區新變化
隨著沙區生態的逐步恢復,百姓的生活得到日益改善。
6月15日,調研組來到紅墩界鎮的農戶們家中,邊跟農民學習鋤地、打草、喂羊、喂雞等日常農活,邊了解農村的生活情況。
在聯合村,本報記者和調研組周萬書、張嘉偉跟著郭永文大姐一起下地收割苜蓿喂羊。郭大姐家裏20畝農田大部分種了玉米,因為封山禁牧,她特意留出一小塊地種植苜蓿,飼養38隻羊,全家年收入8-9萬元。同時,郭大姐還在林場做臨時工,做些植樹、管護等臨時工作,每天掙120元勞務費。
在長勝村,調研組成員周金星、韓非、祝巍與村民們進行了座談。老村支書今年65歲,他説:原來我們這裡都是沙子,到了播種季節,風沙一來,莊稼就會被連根拔起,糧食生産能力很低。大家每年堅持植樹造林,現在雨水多了、風沙小了,糧食生産越來越穩定了,農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
調研組成員韓非緊握著60歲護林員王躍的手説:“老前輩,一握您的這雙手,就知道您為林業建設奉獻了一輩子。”
王躍笑了:“這不算啥,我腿腳不好,三四十年來全憑林場照顧了,給公家看看林子我會盡力,更感到知足。”站在一旁的村支書説:“老王,今天你給大家吼兩嗓子信天遊吧!”
林地裏悠揚地響起了濃濃的陜北調調:“黨的政策就是那個好,西部大開發抓生態,山山峁峁都披上了綠衣裳。退耕還林補錢糧,三北防護林它固風沙,林業産業進了喲農家……”
在白城則村,調研組成員陳崢嶸、李權、文雯、任娟走訪了老徐一家,老徐告訴調研組成員,他家有40畝地,70隻羊、8頭豬、20多只雞,年收入達到10萬元。
在爾德井村村委會,調研組與村幹部及村民坐在一起,聊起了農村生態、生活的變化。村民周子興説:“沙不侵害,人才能生存;林業不好,談不上致富。”
靖邊新農村、新林場、新林業的面貌,讓人感動,而調研組在紅墩界鎮中心小學的走訪則讓人欣慰。
紅墩界鎮中心小學是一所寄宿學校,全校共有140多名學生和18名教師。調研組為學生們帶去學習用品,還有碳排放計算器和林業科普知識等書籍。
“樹木吸收二氧化碳,排放出的是氧氣。”“多種樹能防沙固沙、美化生活環境。”從學生們口中聽到這些知識讓調研組的所有成員都十分興奮。
校園內綠蔭成片,全校綠化面積1000多平方米,每個年級都有各自的綠化管護區,在課餘時間,由同學們管理和保護。
在這裡,綠色已經播撒在孩子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