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臥在黃土溝壑中的通渭縣馬營鎮華川村,在過去的259天裏,經歷了一次嬗變。
一條平坦的水泥路一直延伸到了村口,路兩旁,個頭差不多的小柳樹整齊而立。一座平整寬敞的村民活動廣場,已成為大家學習、娛樂的最佳選擇。
一個農貿市場將企業與農戶緊緊地連在了一起,村民們在家門口就實現了與市場的對接。一間間曾經破舊的房屋已經修整一新,一座座養殖溫棚已經開始發揮致富效益,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12月5日一大早,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就從蘭州出發,來到了他的雙聯行動聯絡點華川村,在村裏給群眾宣講十八大精神,開展雙聯活動。
看到華川村的變化和群眾臉上幸福的笑容,劉偉平説:“我很高興。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今後還要做得更好。同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也不能忘記,在雙聯中迅速脫貧致富的人們,要主動去幫助身邊的人,讓他們也富起來。今後,華川村富了,也要去幫助周邊的村子,形成輻射帶動效應,不斷推動雙聯行動向縱深發展。”
“收入翻一番”,十八大精神的村民解讀
華川村的小廣場上,村裏的男女老少,很多都來了。
大人們在忙著聽技術人員講種養的技能培訓,孩子們在嬉戲玩耍。
劉偉平來到村民們中間,和大家握手問好,像老朋友亦或是親戚一樣。村民們都爭著和省長説話。
“大家説説,村裏今年變化大嗎?”劉偉平笑著問大家。
“當然大啊。路修了、水窖有了、樹種上了、房子修了、貸款有了、養牛養羊的多了、大家收入也高了……就是因為雙聯活動搞得好。”村民張吉説出了大家的心裏話。
的確,就在一年前,這個村莊還在徬徨。村莊嬗變的背後,是什麼原因?村民們心中明鏡似的。
就拿張吉來説,雙聯行動開展之前,他家裏一共養了10隻羊,現在通過“雙聯”貸款,已經有了30隻,今年的收入不止翻一倍。“我這叫養著羊致富奔小康。”張吉的話逗樂了大家。
説到小康,劉偉平問:“黨的十八大精神,你們都學過嗎?”
村民張彩珍沒有讀過書,常年操持家務和農活,誰都沒有想到她會突然説:“收入翻一番”。這是她前些天聽村支書講十八大精神時,印象最深刻的,省長一問,她就脫口而出。
“對、對,聽到十八大這麼講,我們很高興。”村民們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説。“收入翻一番”,這是村民們最關注的,也是他們對十八大精神最樸素的理解。
“是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要達到的目標。”劉偉平解釋説。
聽到省長給大家講十八大精神,村民們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劉偉平説:“村裏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圍繞實現全面小康,因地制宜發展種植、養殖業,拓寬增收門路,加快致富步伐,提高富裕程度,只有大家的收入提高了,收入翻一番的目標才能實現。”“我説對了啊。”聽了省長的解釋,張彩珍高興地説。這位樸實的農家婦女的臉上,寫滿了喜悅,還有自信。
自己富了,還要帶動別人致富
共同富裕,這是大家一致的理想。
在雙聯行動中,劉偉平的聯絡戶馬國清、王成武、徐文宗,都找到了致富的門路。
在走訪了三個聯絡戶後,劉偉平説了幾乎相同的話:“看到你們的生活好起來了,致富的信心也很足,相信你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你們走在了其他群眾的前面,但是不能忘了,自己富了,還要主動幫助身邊的人也富起來。”
走進馬國清家,迎門就看見3間嶄新的磚瓦房,潔白的瓷磚一塵不染,和去年那間低矮破舊的土房相比是天壤之別。這是通過危房改造項目,馬國清和妻子兩個人花了幾個月親手建起來的。他們對它有著特別的感情。“今年收入怎麼樣?”劉偉平問。“估計能收入2萬元左右。”馬國清説。“與去年相比呢?主要增收原因是什麼?”劉偉平問。“去年不到1萬元。今年主要是在政府的幫助下,種上了隴薯三號新品種的洋芋,産量高,賣得也好。”馬國清説。“嗯,這就是調整種植結構帶來的好處。明年準備種多少?”劉偉平説。“今年留了洋芋種子,能種五六畝吧。”馬國清説。
聽到馬國清還留了明年的馬鈴薯種子,劉偉平説:“我建議可以不考慮留種子,因為現在有馬鈴薯良種補貼,明年買種薯成本也不高,而且品種優良,産量自然高。自己留種,種子會逐漸退化的。”
馬國清欣然接受了省長的建議。
貧困戶,這個名字,已經可以從王成武家去掉了。王成武貸款5萬元,養了16隻羊,個個長得很好。妻子開了一家小百貨商店,取名“振興”,生意紅火。
“明年就可以把5萬元還上。”王成武説話的底氣,讓大家都對他刮目相看。
從一個貧困戶的自卑到現在的自信,王成武身上的致富熱情被充分地激發了出來,這都因為雙聯行動。
“你迅速脫貧致富之後,不能光想著自己,還要帶動村裏其他人富起來,你能做到嗎?”劉偉平説。
“能做到。”王成武説得很堅決。
徐進賢老人和兒子徐文宗這些天來,一直在忙著照顧他們家的寶貝——兩頭小牛。劉偉平到他們家時,父子倆還在細心照看著家裏的“牛寶貝”。
徐文宗貸款8萬元,養了7頭牛,兩頭已經出欄,一頭凈收入4000元。“如果照這麼算,貸款很快能還清,家裏的收入也會多起來。”徐文宗説。
劉偉平和徐進賢父子倆聊了他們的規劃、目標和存在的困難,鼓勵他們一定要繼續努力,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臨走時,劉偉平對徐文宗説:“你養牛的技術好,要主動去給村裏想養牛的人作培訓,教給他們技術,帶動一兩戶和你一樣脫貧致富。”
“一定,一定。”徐文宗説。“嘴上説了不算,下次來我要檢查的。”劉偉平笑著説。
如果説華川村的巨大變化是雙聯的一個模本,那麼它成功後,最應該做的就是把成功傳遞給周邊的村莊。在雙聯行動的促進下,先富起來的村民,最應該做的就是幫助其他人脫貧致富。只有這樣,我們離共同富裕的目標才會越來越近。
嬗變,還將繼續
“上次我來時,你們提的幾件事,現在落實得怎麼樣?大家還有什麼需要幫助解決的事情,直接跟我説。”再次和村民們圍坐在一起,劉偉平開門見山。“修梯田、修路、修橋、種樹、搞養殖、建醫務室。都兌現了。”村支書張元珍説。
雙聯行動開展以來,華川村共完成機修梯田3000畝,營造水保林1110畝,種草860畝,整修田間農路23公里,栽植行道樹10000株,配套排水邊渠1000米。完成紅馬公路至華川村12.9公里的道路硬化,栽植行道樹3500株,配套排水邊渠2787米。華川社牛谷河、後灣社上灣河、短川社堡子溝3座高填土橋已經建成。
華川村引進甘肅隴原中天公司,按照“售母還犢”、“五統一分”方式,扶持發展壯大草食畜牧業,引進良種牛224頭、羊110隻;新發展養殖戶57戶,集中修建養殖小區1處。目前,全村已投放小額婦女貸款152萬元。華川村馬鈴薯良種繁育協會和養殖協會已經成立。
由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的華川村標準化村級活動中心已經投入使用,活動中心集村兩委辦公室、衛生室、文化室、金融服務網點、農家書屋、健身場所、綜治維穩中心等功能于一體,對村民提供學習、休閒的場所。
一件件實事正在落實,一個個承諾逐步兌現。
華川村的群眾看到了追求幸福生活的希望,紛紛投工投勞,共同扛起了建設“新華川”的責任。
“樹種上了,我們還要養好,不能讓死了。”村民劉璽説。
“你説得對,大家要義務去養護,把生態保護好了,才能發展得更好。”劉偉平説。
“我是洋芋種植大戶,種薯需求很大,能不能多調一點”、“我想在農閒的時候,能到家附近打打工,多掙點錢”、“種洋芋、玉米,養牛養羊,就害怕病蟲害,能不能給我們多指導”、“還是缺乏技術知識,希望能多給大家一些培訓”、“我們這裡搞雲杉的育苗很好,但是成本高,不知道能不能得到支持?”……
村民們把心裏最真實的想法一股腦兒都講給省長聽,其實,他們提得越多,恰恰反映出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強烈渴望。
“大家説的這些事情,我都帶回去,認真考慮,幫大家想辦法。相信通過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隨著雙聯工作的不斷推進和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實,華川村的變化會越來越大,大家致富的門路會越來越寬,生活會越來越美好。”劉偉平説。
話音未落,村委會小小的會議室裏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劉偉平對同行的省政府辦公廳負責人説:“省直各聯絡單位也要充分發揮好組織協調、指導服務和督促落實工作,盡可能的幫助村民們早致富、快致富,落實好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和惠民措施。”
雙聯,不是一次,也不是一時,而是要長期持續下去。
華川村的嬗變,還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