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12月7日電(記者 高欣 孫英威)昔日因資源富饒而令人驕傲的“北大荒”,如今在老工業基地走向振興之年更因生態優良、經濟繁榮而令人羨慕。踏上這片黑土地的人們會發現,裝備工業、能源工業、生態旅遊等“亮點”現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北大荒”經濟生態和諧發展的新藍圖。
據統計,今年黑龍江省糧食總産突破360億公斤,比去年增加46.5億公斤,再創歷史新高;綠色食品産品認證、檢測面積以及生産總量等主要指標居全國首位;工業調整改造成效明顯,前3個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其中六大産業基地對工業生産貢獻率達95%以上;旅遊業保持良好增長勢頭,成為全國冬夏兩季生態旅遊勝地。
調整改造不忘資源環境
作為我國老工業基地,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重是一些企業和城市的“頑疾”。今年以來,黑龍江省結合産業調整和國企改革,強力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和企業污染治理,謀求經濟富足、生活舒適的良好人居環境。
振興老工業基地首先要用科學發展觀統一全省上下的思想。今年,黑龍江省建立了機關領導幹部學習報告會制度,邀請中央國家機關領導、專家學者、國際知名企業高管人員做報告22場。舉辦地廳級領導幹部“構建和諧龍江”研討班,在全省開展了“增強和諧發展意識,樹立良好精神狀態”大討論,增強了幹部群眾轉變思想觀念、促進和諧發展的緊迫感。
深化國企改革是和諧發展的內在動力。黑龍江省堅持以産權多元化為重點,加快混合所有制發展步伐,為企業集約經營、減少資源環境破壞奠定了基礎。今年推進改革的106戶國有大中型企業,目前已有15戶完成改制,32戶取得實質性進展,大中型企業的主輔分離進展順利。哈藥集團引進中信資本、華平投資等國內外戰略投資22億元成功改制,哈量集團成功並購具有世界一流技術的德國凱獅公司,黑化集團與中國化工集團重組進入了實質性操作階段。
區域協調發展成為經濟生態和諧共進的增長點。黑龍江省今年研究出臺了哈大齊工業走廊産業佈局總體規劃和扶持政策;同步推進東部煤電能源基地建設,支持沿邊市縣開放帶和大興安嶺、伊春生態功能區建設;優化和諧發展環境,建設“誠信龍江”,使全省大項目建設一路前行。今年前3個季度,全省開復工億元以上建設項目370個,同比增加84個,完成投資397.6億元,佔全部投資的45.1%。
資源型城市轉型是和諧發展的“助推器”。大慶市搶佔産業、科技、環境等戰略制高點,主動改變油經濟“一柱擎天”的局面。如今,大慶非油經濟佔全市經濟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22.9%升至35%以上,並成為全國內陸第一個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在因煤而興的鶴崗市,採煤等初級産業曾佔國民經濟的70%。近年來,這個市跳出傳統思維構築起新經濟格局,同時加快採煤沉陷區治理,使首批7000多戶居民今年告別沉陷區喜遷新居。
經濟振興農業先行
與提供眾多木材、石油、機械裝備一樣,黑龍江作為産出商品糧最多的省份,其農業和生態在全國舉足輕重。今年,這個省抓住國家“高含金量”政策支持的機遇,以書寫“天下糧倉”的振興輝煌,顯示了經濟和生態的雙重效應。
去年以來,國家率先在黑龍江省實行了免徵農業稅試點改革,並加大了投入力度。今年,黑龍江省僅免徵農業稅、糧食直補、良種補貼等直接投入就達50多億元。此外,全省今年還投入1.37億元,新組建農機合作社190個,佔全省農機合作社總數近四分之三,進一步提高了全省農業機械化水平。
穩定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的重點是保護農民的積極性。全省以農民增收為核心,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化經營,增加科技、資金投入,加快農村基礎設施“軟肋”建設。在去年向10個“弱縣”派出科技副縣長的基礎上,今年又選派10名幹部到農業主産區的10個縣挂職為期3年的農機副縣長,為實施農業科技合作共建的25個縣選派中青年科技副縣長,保護和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産能力。
為使農民增産增收,全省各級政府未雨綢繆,運用市場手段多渠道幫助農民銷糧。去年以來,哈爾濱市通過組織與農民簽訂單、開展産銷對接等方式,共幫助農民銷糧32億公斤,使全市商品糧都找到了買家。今年,這個省繼續與南方主銷區密切糧食産銷合作,通過搞活糧食市場流通,拓寬農民銷糧渠道,保證了糧農種植效益的如期兌現。
一系列扶持政策點燃了廣大農民的生産熱情。耕作在黑土地上的千萬農民,又迎來了豐産增收年。據統計,今年全省糧食産量和肉類産量增幅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農民年人均收入將首次超過3200元。
發展經濟決不犧牲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是黑龍江省的優勢所在。面對“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裏”這一原始生態日漸遠離,黑龍江省下定決心,為保證長遠發展和良好的人居環境,必須用良好的生態營造社會的和諧。
今年以來,黑龍江強化“生態省”建設,在經濟發展不減速的情況下,嚴肅查處毀林毀草開荒、佔用濕地等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事件,並通過退耕還林、治理水土流失等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全省今年預計實現國內生産總值5900億元,同比增長10.6%,進入改革開放以來的最高增長期。
保護生態要有犧牲局部利益的精神。地處小興安嶺林區的伊春市素有“中國紅松故鄉”的美譽,面對天然紅松林因大量採伐而瀕臨絕跡的現狀,市政府果斷作出全面禁伐天然紅松林的決定。市長許兆君説,伊春市提出“三個決不”原則,即再困難也決不向林子伸手,再困難也決不以拼資源換取暫時利益,再困難也決不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短期增長,全市上下形成了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是林區城市未來發展最大優勢的共識。
良好生態成為經濟增長“新亮點”。在“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的發展戰略引導下,這個省的生態農業、綠色有機食品開發、生態旅遊等産業已經成為牽動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今年,全省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達到3490萬畝,比去年增長46.6%;旅遊業初步形成了以冰雪、森林、濕地、草原等生態旅遊為主導,邊境遊、城市風光遊、少數民族文化風情遊共同發展的格局,出現了滑雪遊樂、狩獵探險、漂流觀光、療養休閒、避暑保健等一批特色旅遊項目。
目前,黑龍江國際滑雪節、哈爾濱國際冰雪節、伊春森林生態旅遊節、五大連池火山旅遊節等享譽國內外。今年前10個月,全省接待國內外遊客3592萬人次,其中外國遊客66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了11.8%和14.7%,實現旅遊總收入219億元,同比增長13.5%。(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