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05年長三角地方財政收入增長 居民收支快速上升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11日   來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

    2005年長三角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190.0億元

    最新的長三角地區統計表明:2005年,長三角地區16城市全年共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190.0億元,比上年增長31.8%。

    上海為1433.9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20.7%。 絕對額排名前5位的其他四城市分別是蘇州(316.8億元)、杭州(250.5億元)、寧波(212.4億元)、南京(211.1億元)。

    增幅列前5位的分別是泰州(34.3%)、常州(27.4%)、南通(26.7%)、蘇州(26.4%)和鎮江(26.4%)。

    2005年上海等長三角地區居民收支水平繼續快速上升

    最新的統計顯示:2005年,長三角地區居民收支水平繼續快速上升。

    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突破萬元大關,達15255元,比上年增長13.3%。其中上海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最高,人均達到18645元,比上年增長11.8%;泰州居民收入水平最低,人均為11122元。

    16城市居民消費支出平均為10815元,增長12.7%,除鎮江、南通、揚州、泰州4市外,其餘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均超過萬元,消費水平最高的是台州市,人均達到14423元。上海為13773元,比上年增長9%。

    從居民收支的增長速度來看,江蘇地區明顯快於浙江和上海。江蘇8市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長15.2%,增幅分別比上海(11.8%)和浙江7市高出3.4個、3.9個百分點;消費支出平均增長15.1%,增幅分別比上海(9%)、浙江7市高出6.1個和4.5個百分點。

    上海等長三角城市居民消費新特點:服務性消費比重上升

    隨著長三角16城市城市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家庭消費結構也發生明顯變化,服務性消費在總消費中的比重逐年上升。

    江浙滬統計局的最新資料表明,2005年長三角16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達2977元,比上年增長16.5%,增幅高於同期實物性消費支出4.1個百分點,在家庭消費性支出中所佔比重達27.2%,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16城市中,上海的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最高,佔消費性支出的比重也最大,分別為4447元和32.3%;增速最快的是泰州市,達到41.1%。常州市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為2843元,比上年增長6.1%,佔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6.5%。

    食品消費支出仍是16城市居民家庭消費的重點。上海居民的食品消費支出在16城市中最高,人均達4940元;揚州居民的食品支出最少,人均為3014元。食品支出佔消費支出比重即恩格爾系數最低的是台州,僅為32.6%;比重最高的是鎮江,達到44.2%;其餘城市中,除揚州和泰州外,恩格爾系數均低於40%。另外,娛樂教育文化服務和交通通信也是長三角居民消費支出重要部分,所佔比重分別為14.8%和12.7%,其中人均娛樂教育文化服務支出居前三位的城市依次是台州(2298元)、上海(2273元)和紹興(2089元);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居前三位的城市依次是台州(2807元)、杭州(2234元)和上海(1984元)。

    2005年長三角地區物價呈現溫和上漲態勢

    2005年,長三角地區物價呈現溫和上漲態勢。

    江浙滬三省市的統計顯示:16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全部到達或超過100。物價漲幅最高的是常州市,價格指數達到102.8,其餘依次是紹興(102.4)、蘇州(102.4)、鎮江(102.2)、南京(102.1)、無錫(102.0)、寧波(102.0)、揚州(101.9)、杭州(101.7)、舟山(101.7)、泰州(101.6)、嘉興(101.5)、湖州(101.2)、南通(101.2)、上海(101.0)、台州(100.0)。

    2005年長三角地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38.9億元

    最新的江浙滬地區的統計顯示:2005年,長三角地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38.9億元。

    從總量看,上海獨佔鰲頭,完成零售額2973.0億元,佔整個長三角地區的27.7%;南京、杭州、蘇州也達到或接近千億元水平,分別實現零售額1005.0億元、975.4億元和905.1億元。

    從增速來看,蘇州獨領風騷,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6.5%;南京、無錫並列第2位,均比上年增長16.3%。上海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11.9%。

    2005年長三角地區外貿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2005年,長三角地區16城市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共完成自營出口額2760.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2.5%。

    統計表明:16城市中,上海、蘇州出口總量均超過700億美元,分別達到907.4億美元和728.2億美元;寧波、杭州、無錫、南京自營出口超過100億美元,分別為222.2億美元、198.0億美元、155.5億美元和142.5億美元。

    從出口增幅來看,有4個城市的出口增速超過40%,分別是蘇州(43.4%)、揚州(41.1%)、無錫(41.0%)、泰州(40.6%)。上海比上年增長23.4%。

    2005年長三角地區製造業在地區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

    江浙滬三省市統計局的統計顯示:長三角地區的製造業水平較高,工業經濟所佔比重超過50%,在地區經濟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2005年,16城市共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62710.4億元,增長13.2%。其中,上海和蘇州的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已突破或接近萬億元大關,分別達到15806.8億元和9907.1億元;無錫超過5000億元,達到5720.3億元。

    從各城市的工業增長速度來看,除鎮江、湖州比上年有所加快外,其餘城市均有不同程度地回落,其中回落幅度最高的是南通,達到16.3個百分點;最低的是南京和台州,均為0.4個百分點。16城市中,有11個城市的工業産值增幅在25%以上,居前五位的分別是湖州(32.7%)、揚州(31.2%)、南京(29.9%)、泰州(28.4%)、鎮江(28.1%)。上海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比上年增長13.9%。

    2005年上海等長三角16城市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有所回落

    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2005年長三角地區絕大部分城市的投資增速有所回落。

    最新統計顯示:16城市全年共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額16321.0億元,增長19.7%,增幅比上年回落4.6個百分點。其中,投資總量超過1000億元的城市有6個,分別是上海(3542.6億元)、蘇州(1870.1億元)、南京(1402.7億元)、杭州(1386.7億元)和寧波(1370.4億元);增幅列前3位的分別是南通(34.7%)、泰州(31.6%)和揚州(30.9%)。上海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額比上年增長14.8%,增幅比上年回落11個百分點。

    2005年上海等長三角地區16城市經濟發展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江浙滬三省市統計局的最新統計表明:2005年,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繼續保持了健康、快速的發展態勢,雖然部分經濟指標增幅比上年有所回落,但經濟總體上仍在高位平穩運行,GDP均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   

    經濟總量

    上海、浙江7市和江蘇8市分別實現GDP9144.0億元、10121.1億元和14593.8億元,分別佔長三角地區經濟總量的27.0%、29.9%和43.1%。16城市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的五個經濟實力層次,第一層次是GDP超9000億元的上海,第二層次是GDP超4000億元的蘇州,第三層次是GDP超過2000億元的杭州、無錫、寧波和南京,第四層次是GDP超過1000億元的南通、紹興、常州、台州和嘉興,第五層次是GDP低於1000億元的揚州、鎮江、泰州、湖州和舟山。   

    經濟增長速度

    江蘇各市增長幅度相對均衡,最高的南通為15.4%,在長三角地區列第1位,最低的揚州、鎮江、泰州增幅均為15.0%,在長三角中均列第6位。浙江各市增幅差距相對較大,最高的舟山增速達15.0%,居長三角第6位,最低的杭州增速為12.2%,居長三角第15位。上海GDP增長11.1%,在長三角中列第16位。

 
 
 相關鏈結
· 長三角投資體系變革 創新成為投資市場關鍵詞
· “十一五”長三角把自主創新作為發展“新引擎”
· 長三角經濟增長轉向製造業與服務業雙輪驅動
· 400多家500強企業落戶 長三角成總部經濟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