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國家財政稅收配套政策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19日   來源:經濟日報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我國新時期一項重大戰略任務,需要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為了營造激勵自主創新的環境,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國務院發佈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及其實施的若干配套政策。

    2月9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發佈。《規劃綱要》站在歷史的新高度,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以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奮鬥目標,對我國未來15年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全面規劃和部署,是未來15年指導我國科技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有數據表明,2004年我國全社會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達歷史最高水平,為1966.3億元,佔GDP1.23%,但科技投入總量仍顯不足,投入結構不夠合理。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把關注的目光投入到國家財政稅收政策上,期待通過財政稅收方面的配套政策,進一步推動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和發展。

    為支持自主創新提供財力保障

    在支持創新型國家發展中,財政投入政策至關重要。根據預算安排,2006年,中央財政科技支出716億元,比上年增加115億元,增長19.2%,這個增幅明顯高於中央本級的財政收入和支出的增幅。“十一五”期間,財政科技投入的增幅也將明顯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幅;同時,通過稅收政策體系促進和鼓勵企業加大投入,使“十一五”期間我國的研究實驗經費(R&D)投入達到GDP的2%。

    相對投入數額在增長,其意義還在於發出了一個明確的政策信號,就是國家鼓勵和引導全社會更加重視科技自主創新,更加重視科技投入。在增加投入的同時要注重優化投入結構,合理配置財政資源,要重點確保對基礎研究、社會公益研究、前沿技術研究以及對科技基礎條件的建設和科學技術普及的投入等等。

    稅收政策營造激勵創新環境

    相對財政投入,稅收政策體現的是一種激勵。其要點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大企業對企業研發投入的所得稅稅前的抵扣力度。二是允許企業將用於研究開發的設備儀器加速折舊。三是完善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政策,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內新創辦的高新技術企業,經嚴格認定後,自獲利年度起,兩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兩年後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四是完善進出口稅收政策。進口稅收政策的優惠要從對企業進口整機設備,逐漸轉變到鼓勵國內企業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産品和裝備所需要的重要原材料和關鍵零部件上。

    實施促進自主創新的政府採購政策

    利用政府採購政策推進技術創新、産品創新和産業結構升級,是發達國家的普遍做法。而我們目前推行政府採購的著眼點過多地落在以節約資金上,對促進自主創新作用並不明顯。從現實看,政府採購的“本國”或“國産”商品多限于較為低端的日常用品,還缺少針對高技術企業的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産品制定相應的採購政策。

    在《規劃綱要》的配套政策中,已經明確了建立自主創新産品認證制度;建立財政性資金採購自主創新産品制度;確定政府採購自主創新産品目錄;在國家和地方政府投資的重點工程中,國産設備採購比例一般不得低於總價值的60%;建立激勵自主創新的政府首購和訂購制度;建立本國貨物認定制度和購買外國産品審核制度;國防採購應立足於國內自主創新産品和技術。

    在政府採購評審方法中,須考慮自主創新因素。以價格為主的招標項目評標,在滿足採購需求的條件下,優先採購自主創新産品。

    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隨著科技投入的增加,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與加大財政投入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

    在當前,首先要改革和強化科研項目的經費管理,建立對科研課題及其經費的申報、評審、立項、執行和結果全過程的監督制度,提高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其次,調整和完善科研經費管理的制度體系,進一步規範科研經費的開支範圍、支出標準和具體的管理辦法。第三,要建立財政科技經費的績效評價體系,實現以結果為導向的追蹤問效機制,探索建立符合科研活動規律,資金使用安全、便捷、有效的管理模式。

    同樣重要的是,財政在加大科技投入支持自主創新的時候,科技投入管理也需要創新。比如強化投入成果的資源共享,加強政府科技投入成果管理;積極發展健全政策性融資體系,使投入由財政直接投入為主型向財政引導投入為主型轉變。(記者 孫勇)

 
 
 相關鏈結
· 科技部國資委共商六項措施推動骨幹國企自主創新
· 中國激勵自主創新躋身專利合作條約用戶世界十強
· 我國兩成以上大中型工業企業開展自主創新活動
· 財政部五大財稅政策力促企業走上創新前臺
· 我國出臺五大政策加大創造和保護知識産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