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7日電(記者李麗 徐徵 鄭道錦)2008年奧運會之後中國體育是否會出現體制大改和戰略調整是大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但專家認為,中國體育戰略調整實際上已經開始,並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並非像有人設想的以北京奧運會為分水嶺。
調整不以2008年為界
北京體育大學副校長鐘秉樞指出,體育體制和戰略調整是漸進式的。“從中國社會各行各業的改革來看,都沒有突發性和劇烈的變革,都是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逐漸調整變化。體育體制改革同樣如此,它不是從2008年才開始,也不會在2008年之後大變臉。有人寄望奧運會後會有根本性變化,有人擔心沒飯碗,這些都沒有必要。”
鐘秉樞説,在近日公佈的體育“十一五規劃”之前的《2001-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中,已經提出中國體育未來發展要走社會化、産業化、市場化、職業化道路,“事實上,在進入2000年後已經慢慢在變化。比如國家體育總局,由原來的司局對運動項目管理過渡到項目管理中心管理”。
鐘秉樞認為,完全以2008年為界,有重大調整變化的可能性不大,“但人們會感覺到,北京奧運會後,政府在管理體育時,不會像現在這樣把競技體育看得這麼重,尤其會淡化從政策、舉國的高度去關注競技體育發展,而會更多關注全民健康素質的提高”。
高層關注點有所變化
鐘秉樞説:“從中央的‘十一五規劃’裏就可以看出這個趨勢,競技體育提得並不多,只是將奧運會和世博會並列,提到要辦好這兩個大型活動。”
他注意到,高層講話和文件在談到體育時,更多強調要增進全民身體素質,提高健康水平。
談及國家體育總局剛出臺的體育“十一五規劃”,鐘秉樞和中國體育界人士魏紀中不約而同地認為,無論從中央精神來看,還是從國民需要來説,“十一五”期間中國體育事業的主導思想都該是“協調發展”、“和諧發展”,而不單單是一個北京奧運會。鐘秉樞認為,體育“十一五規劃”應著重解決“和諧體育的構建”課題,即競技體育、群眾體育、體育産業的相互協調發展。
魏紀中則表示,根據今年“兩會”上傳出的信息,國人對體育事業的期望可歸納為:“從運動競賽方面看,自然是要辦好2008年奧運會。從體育方面看,我注意到從今年開始,領導同志在談到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的時候,加上了提高國民的健康素質;我還注意到在談到體育産業時,突出了健身産業。綜合起來,體育運動的均衡發展應構成體育‘十一五規劃’的主導思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