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張毅)商務部11日公佈《商務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綱要》提出,“十一五”期間我國商務領域將實現六大發展目標,包括基本形成統一開放的大市場、外貿增長方式實現重大轉變等。
《綱要》是我國商務領域第一個中長期總體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十一五”期間,要按照建立大開放、大市場、大流通的商務發展新格局的總體目標,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加快發展國內流通業,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大力提升市場功能,積極培育經濟發展的自主動力。堅持對外開放,創新開放方式,建立和諧的對外經濟關係,全面提升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平,增強在擴大開放條件下促進自主發展的能力。
《綱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間商務領域的六大發展目標:一是基本形成統一開放的大市場。二是國內流通業實現快速發展。“十一五”期間,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實際增長11%以上,生産資料銷售額年均實際增長11%以上,批發零售貿易和餐飲業增加值年均實際增長9%。2010年,國內貿易就業人員將達到7100萬,年均增加180萬。現代流通方式在東部地區基本普及,現代流通體系初步形成。三是外貿增長方式實現重大轉變。2010年,進出口調控目標為23000億美元,年均增長10%左右,進出口實現基本平衡。出口結構和效益明顯改善,綜合競爭力明顯提高,自主增長能力明顯增強。四是服務貿易實現快速發展。2010年服務進出口預期目標為4000億美元,年均增長20%。出口結構明顯改善。五是外商投資效益明顯提高。吸收外商直接投資規模比“十五”期間有所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結構更加合理,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外商在基礎設施、農業、高新技術、服務業等重點領域投資的比重明顯提高,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吸收外資的比重有較大幅度上升。六是“走出去”戰略實現重大發展。5年累計對外直接投資達到600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營業額分別達到1300億美元和250億美元,新派境外勞務人員達到150萬人次。 (完)
“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從五方面調整利用外資戰略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張毅、蘇萬明)商務部有關負責人11日就《商務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答記者問時表示,為了在更高層次、更大範圍發揮外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效應,“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從五個方面對利用外資進行戰略上的調整。
這位負責人説,服務和服從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是利用外資的基本立足點。根據面臨的形勢、要求的發展變化,吸收外資要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自主創新為核心,在更高層次、更大範圍上發揮外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效應。
他説,“十一五”期間,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戰略上的調整:一是要轉變觀念。從行政引資、追求外資規模,向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引資轉變,地方政府要淡化引資規模的考核,通過引入技術含量、國內配套比例、資源消耗、環境保護、新增就業等綜合指標,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吸收外資考核評價體系。二是調整方向。從過去注重以外資投入拉動經濟總量增長,向著重引進技術、管理、人才促進自主産業升級轉變,注重對引進技術的吸收、消化、融合和創新,提高利用外資促進自主創新的能力。三是優化結構。鼓勵引入技術輻射能力強、吸收就業能力強、資源節約型的外資企業,鼓勵外資投向農業、高技術産業、基礎設施、環保和服務業等産業,引導外資投向中西部地區,優先鼓勵外資與國內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開展合資合作。四是完善政策。逐步形成內外資企業政策一致、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進一步優化投資軟環境。五是加強監管。規範引資秩序,建立以國家産業安全為基礎的外商投資監測系統,規範外資並購行為,強化外資企業的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保障外資企業員工的權益。(完)
“十一五”中國將採取三個舉措推動企業走出去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張毅、蘇萬明)商務部有關負責人11日就《商務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答記者問時表示,我國將採取三個新舉措,推動企業“走出去”。
這位負責人説,“走出去”戰略是新時期對外開放的重點戰略。推動企業“走出去”,有利於我國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開展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與“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相輔相成。與我國GDP佔全球4.4%、貿易佔6.5%相比,我國的對外投資(存量)僅佔全球的0.59%,我國“走出去”戰略還處於起步階段。
他説,“十一五”期間,我國將採取三個新舉措,推動企業“走出去”,實現跨越式發展。第一,加快發展對外直接投資,深度開拓國際市場。通過在境外投資建廠,形成若干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産業鏈較為完整、關聯程度高、帶動和輻射能力強的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鼓勵企業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對外投資合作,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第二,推動企業在境外科技資源密集的國家和地區,設立研發中心和研髮型投資企業,充分利用全球科技、智力資源,提高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第三,鼓勵服務業“走出去”,開展工程承包、勞務、電訊、交通、技術服務等領域的國際合作。(完)
"十一五"我國商務領域將從五方面推進新農村建設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張毅、蘇萬明)商務部有關負責人11日就《商務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答記者問時表示,我國商務領域將重點圍繞“四個網絡”“一個機制”建設,加快推進農村市場體系的建設。
這位負責人説,長期以來,農村流通設施不足、流通方式落後、消費環境差的問題非常突出,既影響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也抑制了農村消費的啟動。構建符合我國農村實際的流通模式,形成城鄉之間消費品、農業生産資料和農産品雙向流通、高效順暢的流通網絡,從市場入手帶動農業生産和農民增收,是商務領域促進新農村建設的中心工作。
他説,商務領域將重點開展“四個網絡”“一個機制”建設。一是構建農村消費品流通網絡。重點是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即到“十一五”末期,力爭在全國85%以上的鄉鎮和65%以上的行政村,改造和建立標準化的“農家店”,基本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幹、村級店為基礎的農村消費經營網絡。二是構建農産品流通網絡。在100個城市建立100個農産品直銷網絡,在每個省、區、市重點支持5到10個大型農産品流通企業集團。推進重點農産品批發市場的標準化改造,培育100個全國性和跨區域的大型標準化批發市場、2000個區域和地方性標準化批發市場,建設100家大型農産品物流配送中心,使其成為農産品流通的主渠道。三是構建農資流通網絡。發展農資連鎖經營,提高農資經營的組織化水平。四是構建農業國際市場網絡。發展外向型農業,擴大農産品出口,引導外資投向農業生産和農産品加工,利用我國種植技術優勢,開展境外農業經濟技術合作開發。與此同時,建立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的長效機制。建設新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推動農村流通發展。建立4萬個農民流通合作組織,實施“農商對接”行動計劃,在農村培養現代商業人力資源。(完)
"十一五"我國將從四個環節推進外貿增長方式轉變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張毅、蘇萬明)商務部有關負責人11日就《商務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答記者問時表示,我國將著力從四個環節推進外貿增長方式轉變。
這位負責人説,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貿易大國,貿易規模位居全球第三位。但是,外貿粗放型的增長方式還沒有得到根本轉變,必須創新發展思路。總體思路是,在繼續保持外貿適度增長的基礎上,著力提高我國對外貿易的競爭力和綜合效益,加快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在增長目標上,從規模速度型增長向質量效益型增長轉變。在競爭方式上,從低成本、低價格優勢向綜合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優勢轉變。在結構導向上,從重視出口創匯向進出口均衡發展、實現貿易平衡轉變。
他説,我國將重點從四個環節推進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第一,以自主創新為核心,以品牌、技術和營銷為重點,打造新的核心競爭力。傳統勞動密集型産品重點依託品牌戰略。企業要加快建立自主性國際營銷網絡。大力扶持民營企業自主開拓國際市場,力爭到2010年,民營企業出口占總出口的比重由2005年的20%上升到35%以上。第二,全面提升貿易的綜合效益,既包括經濟效益,也包括社會效益。增強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産品的貿易比較利益。合理反映出口商品的勞動成本、環保成本和資源成本。第三,調整加工貿易的發展模式。推動加工貿易産業鏈向上遊研發設計、中游集約發展、下游營銷服務延伸,鼓勵和引導加工貿易企業逐步從代加工向代設計和自創品牌發展,引導加工貿易逐步向土地承載能力較強、勞動力充裕的中部地區轉移,引導加工貿易企業逐步向實行封閉管理的特殊區域轉移。第四,建立與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相適應的外貿調控機制。構建質量效益導向的外貿考核體系和調控體系,增強對外貿發展的自主調控能力。(完)
“十一五”我國將構建“三海三陸”開放新格局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張毅、蘇萬明)商務部有關負責人11日就《商務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答記者問時表示,在對外開放的區域佈局上,中國將構建“三海三陸”開放新格局。
這位負責人説,按照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以及區域協調發展的要求,我國將形成東中西互動、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協調合作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具體來説,就是要構建“三海三陸”開放新格局。
他説,“三海”是指珠三角、長三角地區,以及以天津濱海新區為中心的環渤海地區等三個沿海開放帶。“三陸”是指東北、西南和西北等三個地區的沿邊、沿陸開放。
同沿海開放相比,“三陸”開放將具有不同的模式和定位。第一,“三海”借助的是其港口優勢、産業優勢和信息優勢,開放的通道是海路。“三陸”開放更多借靠我國與周邊國家的區域經濟合作平臺和沿邊區位優勢,開放的通道是陸路。西南開放主要以中國-東盟自貿區為平臺,西北地區的開放主要以上海合作組織為平臺,東北地區開放主要以我國與俄、朝、韓、日等國家經濟合作為平臺。第二,“三海”地區主要以吸收海外資金、承接國際産業轉移、發展外向型加工製造業為主。“三陸”開放主要是與周邊國家開展貿易、對外投資、資源開發、基礎設施、物流、信息資源和技術合作。第三,“三陸”開放與國家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緊密結合,還承擔富邊、安邊、睦鄰、富鄰的任務,要與周邊國家一起形成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國際走廊和國際經濟合作帶。我國將研究探索切合“三陸”開放實際的新的政策措施。包括稅收政策、邊境貿易政策、邊境自由貿易區、經濟合作區、國際物流合作區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