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任芳 劉兵)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18日表示,國資委已明確國有經濟和中央企業必須控制的具體行業和領域,並明確到2010年,中央企業調整重組到80至100戶,其中30至50戶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
李榮融就《關於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的出臺和國資委下一步工作部署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作出上述表示。
李榮融説,根據國資委的最新部署,國有經濟應對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保持絕對控制力,包括軍工、電網電力、石油石化、電信、煤炭、民航、航運等七大行業。這一領域國有資本總量增加、結構優化,一些重要骨幹企業發展成為世界一流企業。
其中,對於軍工、石油和天然氣等重要資源開發及電網、電信等基礎設施領域的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應保持獨資或絕對控股;對以上領域的重要子企業和民航、航運等領域的中央企業,國有資本保持絕對控股;對於石化下游産品經營、電信增值服務等領域的中央企業,應加大改革重組力度,引入非公經濟和外資,推進投資主體和産權多元化。
李榮融説,國有經濟對基礎性和支柱産業領域的重要骨幹企業保持較強控制力,包括裝備製造、汽車、電子信息、建築、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勘察設計、科技等九大行業。
其中,機械裝備、汽車、電子信息、建築、鋼鐵、有色金屬行業的中央企業要成為重要骨幹企業和行業排頭兵企業,國有資本在其中保持絕對控股或有條件的相對控股;承擔行業共性技術和科研成果轉化等重要任務的科研、設計型中央企業,國有資本保持控股。
李榮融説,到2010年,以上領域要擁有一批對行業發展有較強影響力和帶動力的重要骨幹企業,其中石油石化、電信、電力、冶金、航運、建築等行業的重要骨幹企業發展成為世界一流企業,汽車、機械、電子行業的重要骨幹企業為成為世界一流企業打下堅實基礎。
國資委明確161戶央企國資調整路線圖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任芳 劉兵)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18日就《關於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後幾年161戶中央企業國有資本的調整路線已經明確。
他指出,到2010年,中央企業佈局將更加合理、實力明顯提高、控制力進一步增強,通過戰略性重組,企業戶數要調整至80戶到100戶,其中30戶到50戶將發展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
“四個集中”明確國有資本總體流向
國資委組建3年來,中央企業分佈趨於合理,調整重組取得積極進展。中央企業戶數由2003年的196戶減少到目前的161戶,其中137戶已確定主業範圍。中央企業及其下屬子企業公司制企業戶數比重由2002年的30%提高到目前的64%。
不過,中央企業佈局和結構方面依然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行業分佈面過寬,在國民經濟95個大類行業中涉足86個行業;企業資源配置不盡合理,在同一行業或領域業務趨同、交叉重疊;企業産權結構單一,活力不強,90%以上的集團母公司為國有獨資企業;缺少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企業歷史遺留問題較多,負擔過重。
李榮融説,下一步要通過“四個集中”增強中央企業的控制力:推動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國有經濟具有競爭優勢的行業和未來可能形成主導産業的領域集中,向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集中,向企業主業集中。
同時,要合理收縮中央企業的分佈範圍,將國有資本重點投向特定産業鏈中的基礎産業、基礎服務、基礎設施以及基礎原材料、基礎元器件和關鍵技術領域,使國有資本在跨區域、跨流域的基礎設施建設、重要礦産資源、能源開發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三大領域國有經濟控制力強弱有別
李榮融説,中央企業根據業務範圍大體分佈在三個領域: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基礎性和支柱産業領域,其他行業和領域。
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主要包括軍工、電網電力、石油石化、電信、煤炭、航空運輸、航運等行業。這一領域目前有40多戶中央企業,資産總額佔全部中央企業的75%,國有資産佔82%,利潤佔79%。
國有經濟在這一領域要保持絕對控制力,國有資本總量增加、結構優化,其中重要骨幹企業發展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由國有資本保持獨資或絕對控股。
基礎性和支柱産業領域包括裝備製造、汽車、電子信息、建築、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勘察設計、科技等行業。這一領域目前有70戶左右中央企業,資産總額佔全部中央企業的17%,國有資産佔12%,利潤佔15%。
國有經濟要對這一領域的重要骨幹企業保持較強控制力,國有資本比重適度下降,國有經濟影響力和帶動力增強,行業內有較強影響力和帶動力的重要骨幹企業由國有資本絕對控股或有條件地相對控股,同時汽車、機械、電子行業的重要骨幹企業要為成為世界一流企業打下堅實基礎。
其他行業和領域主要包括商貿流通、投資、醫藥、建材、農業、地質勘察等行業。這一領域目前有50多戶中央企業,資産總額佔全部中央企業的8%,國有資産佔6%,利潤佔6%。
國有經濟要在這一領域保持必要影響力,表現為國有資本對一些影響較大的行業排頭兵企業,以及具有特殊功能的醫藥、農業、地質勘察企業保持控股,其他中央企業在市場公平競爭中優勝劣汰,數量明顯減少。
三方面舉措保障國有資本流動順暢
李榮融指出,下一步要從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國有資産監督管理體制和妥善解決企業歷史遺留問題三個方面進行努力,為國有資本的合理流動創造條件,為實現國有經濟佈局調整的目標提供保障。
在深化國企改革方面,主要是加快中央企業股份制改革步伐和建立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實現股權多元化的主要途徑是企業重組、引入戰略投資者、境內外上市。上半年,中央企業在香港股票市場募集資金總額67.7億港元,在境內股票市場募集資金4.4億元。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最重要的舉措是為國有獨資公司引入外部董事,建立和完善董事會。目前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試點企業已擴展到19戶,外部董事的人數已達到64人。指導意見提出,今後除自主決策事項較少的企業外,國有獨資公司都要建立規範的董事會。
在完善國有資産監管體制方面,主要是加快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加快建立資産經營公司。今年9月和11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均就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提出要求。目前國資委已提出初步工作方案,國資收益將主要用於支付國企改革成本、促進國有經濟佈局調整和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方面。
以專業資産經營公司為平臺加快中央企業重組,是國資委探索困難企業市場化、專業化重組的新路子。去年6月和12月,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先後成為首批試點的“探路者”。今後將按照分類管理原則,一方面將具有相關職能和經驗的中央企業改造成資産經營公司,另一方面根據企業重組、資源整合及分類管理的需要組建資産經營公司。
在解決企業歷史遺留問題方面,將繼續推進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推進企業主輔分離、改制分流工作。下一步將重點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抓住輔業實現産權多元化等環節,放開搞活輔業;逐步在全國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推進困難企業關閉破産工作。
央企老總眼裏的國有經濟控制力、帶動力、影響力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任芳 劉兵)《關於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帶動力、影響力。那麼,不同領域的中央企業該如何發揮、又將怎樣增強國有經濟的“三力”?三位央企老總18日以各自的行業為例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
國有經濟對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保持絕對控制力
部署:國有經濟對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保持絕對控制力,包括軍工、電網電力、石油石化、電信、煤炭、民航、航運等七大行業。
中央電信基礎運營企業國有資本保持絕對控股,提高中央企業在電信增值業務領域的影響力和帶動力。推動國有電信運營企業的調整重組,實現全業務經營,避免同業惡性競爭。
解讀:中國電信總裁冷榮泉:從電信行業看,目前我國四家主要電信運營商均已在海外上市,國有資本保持了絕對控股。資本市場的嚴格監管使企業的經營管理更加規範,投入産出得到保證,國有股東權益實現了保值增值,目前電信業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中國移動與中國電信連續入選世界500強企業。
從業務創新與發展看,電信企業充分發揮産業鏈的核心位置作用,帶動了增值業務乃至整個信息産業的快速發展。中國電信聯合上下游企業發起成立了“中小企業信息化聯盟”,一年多來,為黨政軍、公安等重要行業提供信息化支撐服務,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冷榮泉同時指出電信行業存在的問題:我國電信業實行分業經營,與目前固網、移動乃至互聯網業務融合的趨勢及市場需求不相適應;固網進入的門檻與成本較高,但是牌照偏多;移動是可以開展相對充分競爭的領域,但牌照較少;目前移動業務在新增市場佔有絕對優勢,造成市場有效競爭格局的逐漸失衡。
他説,進一步增強電信行業國有經濟控制力,需要在適當的時候進行電信業必要的調整重組,有利於行業保持持續健康的發展。
國有經濟增強在基礎和支柱性産業的帶動力
部署:在裝備製造、有色等基礎和支柱性産業領域,國有經濟帶動力增強,對本領域重要骨幹企業保持較強控制力。中央有色金屬企業應積極推進調整重組,形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
解讀:中國鋁業公司副總經理呂友清:中鋁公司研發成功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氧化鋁生産技術,目前氧化鋁産能佔全國的75%以上。
公司通過不與不合規的電解鋁企業簽訂供應合同,有效遏制了電解鋁企業盲目重復建設;也不向污染較大的自焙槽企業供應氧化鋁,加快了其淘汰進程;優先、優惠向規模大、效益好的電解鋁企業供應氧化鋁,促進電解鋁企業向大槽型、強電流、規模化方向發展。此外,中鋁公司重點發展高精鋁材加工,保證了國防、軍工、航天、航空等領域對特殊材料的需求。
呂友清同時指出,鋁行業無論是原材料還是産品市場都面臨著激烈的國際競爭,在全球範圍內中鋁公司“前有大軍,後有追兵”。與銷售收入排名全球前兩位的美鋁和加鋁相比,公司不僅存在規模與管理水平的差距,在加工技術等領域的研發水平也至少落後10年,全球優質鋁礦也基本被國際巨頭佔有。同時,俄羅斯、挪威等國鋁業公司的蓬勃發展,進一步加大了中鋁公司面臨的競爭壓力。
為此,下一步中鋁公司將重點建立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內部管理和成本控制。
國有經濟在其他行業和領域保持必要影響力
部署:在商貿流通等其他行業和領域,國有經濟保持必要影響力,國有資本對一些影響較大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行業排頭兵企業保持控股。中央企業要通過資産重組,在市場公平競爭中優勝劣汰。
解讀:中國工藝美術集團黨委副書記馬佩:中央企業在工藝美術行業存在的最大價值,在於現階段它是唯一有能力整合行業資源和市場,打造行業品牌的企業。
近年來,國內工藝品生産呈現産業化傾向,例如匯安石雕、萊州草編等,但整個行業尚處於自發、無序的發展狀態,有信譽、有影響力的企業尚未形成。目前,一方面一些生産工藝品的原材料,如揚子玉、紅木、紫砂壺泥等瀕於枯竭;另一方面中國工藝品在國外主要以極低廉的價格在地攤銷售,一些向外國遊客出售的旅遊紀念品甚至影響了國家形象。
由行業監管者轉型而來的中央工藝企業擁有很好的行業信譽和行業內最豐富的産業資源和人力資源。行業內兩家中央企業即將重組,這將使産業鏈更加完整,國內外市場將得到統一規劃。
為了保持對行業的影響力,下一步新組建的中國工藝集團可以通過引入外資、民資等,在國有資本控股的情況下放大國有資本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同時,積極與來自法國等地的全球知名工藝品生産商合作,打造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工藝品品牌。
新聞背景:國企改革四大步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任芳 劉兵)1978年以來,隨著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企改革作為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也不斷向前邁進,大體經歷了放權讓利、兩權分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國有經濟佈局戰略調整四個階段。
1979年至1984年,國企改革邁出了“放權讓利”的第一步。這一階段主要是通過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實行利潤留成、利潤包乾等措施,調動企業完成計劃和增産增收的積極性。但是,由於缺少有效的産權約束、市場競爭和市場化的價格體系,企業産值的增加往往靠大量資金的投入來實現。
1985年至1993年,國企改革邁出了“兩權分離”的第二步。這一階段的改革主要是通過推行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等措施,實行政企職責分開、國有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國營企業從此成為國有企業。承包制使國有大中型企業活力增強,但在國家所有權未到位的背景下,不能真正做到政企分開,因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活力問題。
同期,在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適當分開的精神指導下,股份制試點也正式展開。到1991年底,全國共有各類股份制試點企業3200多戶,其中89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試點企業的經驗證明,股份制有利於根本轉變企業經營機制,使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但試點也面臨一些問題,包括政府對股份制企業、股票市場的組織、運作尚缺乏規範化、法制化監管等。
1994年起,國企改革邁出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第三步。1994年《公司法》的正式實施,標誌著企業改革進入了建立“産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的新階段。1995年,全國確立了100戶試點企業按《公司法》進行制度創新。
通過試點,初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框架,變國家對企業的無限責任為有限責任,形成了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然而,由於國有資産産權所有者的缺位,試點企業在政企分離、理順産權關係等方面依然存在問題。
同期,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到1997年8月,全國由國有企業改造為股份公司的達9000戶左右。
1999年《中共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出臺,標誌國企改革全面進入了“國有經濟佈局戰略調整”的新階段。這一階段以提高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為目標,在佈局上將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領域集中,在結構上通過股份制改造、引入戰略投資者、重組上市等方式實現國有企業産權多元化。
2003年,國務院國資委成立,作為國有資産的出資人代表直接監管196戶中央企業。國資委的成立使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調整進入由出資人統一規劃、市場化運作的新階段。出資人代表的逐步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有大型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
2006年12月,國資委首次明確了國有經濟發揮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的具體行業和領域。根據部署,到2008年扭虧無望的國企基本退出,到2010年中央企業調整重組至80戶到100戶,其中30戶至50戶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