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月21日電(記者 傅丕毅)浙江省台州市率先建立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兩大考核指標體系,以促進科學發展觀得以真正落實。
台州市地處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早在2004年3月,市裏就提出力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中走在全省前列的奮鬥目標。為此,從2005年開始,台州市委市政府對考核指標體系進行改革。
台州市委書記蔡奇説:“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建設目標不能停留在一般號召上,必須落到實處,這就要求必須建立相應的、能夠量化的目標管理體系及考核辦法。這既是工作的‘指標棒’,也有利於‘兩個社會’建設任務的具體實施。”
記者從“台州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指標體系”中看到,小康社會指標體系共分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人民生活、社會和諧、生態環境五大類;和諧社會指標體系分民主法治、誠信友愛、社會公平、社會活力、安定有序、生態環境等六大類,還包括一個公眾滿意指數。
台州市委秘書長馬世宙告訴記者:“新的考核辦法在注重經濟量的擴張的同時,更關注經濟發展的水平、結構和質量。”
在新的考核體系中,經濟發展和産業升級方面的指標共有19項,其中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第三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萬元GDP主要資源消耗(佔用)量等反映經濟增長質量的9項指標,佔到經濟方面考核分值的三分之一。
同時,考核辦法強化了對生態環境和資源可持續利用方面的考核。考核指標體系中環境質量綜合指數、工業“三廢”治理率、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率、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等5項指標,涵蓋了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方方面面。
社會事業發展是台州的“短腿”,但在新的考核辦法中,反映教育、衛生、科技等社會發展方面的指標共有7項,包括15年教育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每萬人執業醫生數、每千人人才資源數等等。
蔡奇説:“新的考核指標體系克服了過去單純追求GDP增長的傾向,更加注重發展質量,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由於‘兩個社會’考核是一項開創性、探索性的工作,剛開始推出時難度相當大。”參與考核指標制定的台州市統計局副局長曹桂芝説,“當時,不少縣(市、區)和部門都接受不了,原先有些指標縣(市、區)可以向鄉鎮一分了之,現在則不同,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標,不能再向下分解,大家普遍認為難操作。”
新的考核方法是對以往考核的重大改革,首先改變的是各級領導幹部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模式。
台州市路橋區委督察室副主任張華培介紹説,路橋區目前已逐步建立起一整套考核工作運行體系,每年年初有部署,年中有督查,年底有考核。市裏“兩個社會”考核指標下來後,路橋區結合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對考核指標及時進行分解落實,並加強對指標的動態分析。從6月份起,區裏每月一次通報“兩個社會”考核項目完成情況。
“考核結果運用也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張華培告訴記者,“區級機關單位年度工作目標考核結果與單位‘評先’相結合,考核等次與機關工作人員考核獎金挂鉤,這對於指標落實起到了激勵作用。”
據了解,由於台州市“兩個社會”考核辦法首次引進了公眾滿意指數這一項,因此,新的考核體系也受到了群眾的歡迎。
據介紹,公眾滿意指數由公眾安全感滿意度、公眾服務滿意度、廉政建設滿意度三個部分組成。為了採集到公正客觀的公眾滿意指數,2005年8月,台州市專門在市統計局裏設立了“社情民意調查中心”,採用國際通行的計算機輔助電話調查系統,按縣(市、區)人口比例,隨機抽樣調查,年中、年末各調查一次公眾滿意度,期間穿插進行一些專題調查。到目前為止,“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已印發了22期社情民意通報。
調查中心負責人施華興説:“評價黨委政府工作好壞,就是看人民群眾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記者在最新一期的2006年公眾滿意度調查報告上看到,去年全市公眾滿意指數穩步提高,城鄉公眾滿意水平均各有提高,農村滿意指數繼續高於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