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安徽省召開了全省農村綜合改革工作會議,決定今年在全省全面推開農村綜合改革試點。這標誌著繼“大包乾”、農村稅費改革之後,安徽加快我國第三次農村改革探索的步伐。
為增強鄉鎮政府服務職能,尋求新形勢下的農村工作新機制,從2005年起,安徽省選擇18個縣(市、區)開展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將農村改革重點從“增收減負”轉向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縣之一的廬江縣由原來28個鄉鎮調減為17個,“鄉官”由409人減為153人。以鄉村精機構、減“官員”,轉變鄉鎮政府職能,增加為民服務,探索農村基層工作新機制等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讓18個試點縣(市、區)氣象一新。據統計,試點縣的鄉鎮減少27%,機構減少38.6%,鄉幹部減少48%,減員16.2%,鄉鎮事業單位減員30%。
如今試點縣(市、區)的鄉鎮職能發生了深刻變化,由以前的“管、收、批”轉變為現在的“幫、扶、助”。鄉鎮富餘人員和原來用於徵收農業稅的人員,轉移到了為經濟發展服務上。據統計,2006年試點縣生産總值平均增長17.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好于試點之前和非試點地區。通過改革,農民説“如今鄉下村子變大了,鄉里牌子減少了,帽子不多了,事情好辦了,增收有路了,百姓動動嘴,幹部就跑腿”。
在總結試點縣經驗的基礎上,安徽今年全面推行“一轉變三建立一改進”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即轉變鄉鎮政府職能,建立農村基層行政管理新體制,建立農村公共産品供給新機制,建立“三農”社會化服務新體系,改進農村工作考核評價辦法。
通過綜合改革,重點在“管人、管錢、管事”上下功夫。在“管人”上,安徽將全面擴鄉並村,所有鄉鎮10多個內設機構,縮減到4個以內,鄉鎮領導職數減少為5到9名。在“管錢”上,全面實行“省直管縣”和“鄉財縣管鄉用”財政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實現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在“管事”上,整合鄉鎮事業站所,實行公益性職能和經營性職能分開,逐步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和市場引導相結合、多元化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記者劉傑、何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