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大與小、分與合、快與慢"折射長三角發展新跡象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8日   來源:解放日報

    2007年的春天,長三角不冷不熱。然而,變化總是在不經意間悄然發生。

    此刻,集400多位專家兩年多心血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綱要》,剛剛完成包括徵求意見在內的各項工作,並正式呈報國務院。值得注意的是,這將是我國第一個由國家批准、跨行政區的區域性規劃。

    此前數日,由安徽做東的“‘大長三角’區域統籌協調發展研討會”在蕪湖市召開,來自安徽、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的學者與官員共商構建“大長三角”經濟區。會議氣氛熱烈而輕鬆,“大長三角”似已悄然浮出水面。

    長三角在表面平靜背後,或許隱含著某些深層變化的跡象。

    大與小:一座城市的另類選擇

    天微明,寒意未消。

    年過6旬的趙德貴老兩口忙開了。剛蓋了6間房,便開了家小餐館,房子花了老趙近10萬元,這是幾年前他不敢想的事。“多虧3年前小兒子去上海打工了,現在每月能掙1500元。”

    離老趙家不遠處,錢永升也早早地上班了。伴著淡淡的茶葉香,這位臺商已在此工作3年了。台資立宇食品有限公司之所以看中這裡,就是因為相對低廉的成本和便捷的交通。現在,這家企業生産的茶飲料,已經打進長三角的超市。

    這只是安徽宣城郎溪縣的平常一天。東去打工與西進投資,在這個毗鄰南京的縣城裏,已是每天都能遇到的平常事。眼下,當“大長三角”成為熱點話題時,這座小城並不發言,只是平靜地享受著與長三角交融的生活。

    長三角該不該擴容,是這兩年的爭議焦點。而話題的再度挑起,則緣于日前的“蕪湖會議”。會議提出,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長三角地區産業轉移加速,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得到進一步提升,構建“大長三角”經濟區時機日益成熟。

    相關建議是,下一步應該從建立長江流域經濟體系的角度來構建“大長三角經濟區”,範圍向西可延伸至黃山、天柱山、大別山山脈,包括合肥在內的江淮、皖江和蘇北地區。其實, 從2003年起,馬鞍山、鹽城等7個城市,不斷提出加盟長三角的熱切要求。他們不僅期待由此真正進入國家戰略層面,也渴望拿到“長三角城市”這張招商“金名片”。

    而專家們總喜歡潑點冷水。長期研究區域經濟的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羅祖德表示,長三角的經濟一體化其實才剛剛起步,成功的經驗和案例還不多,如果這時候就貿然擴容,也許只會泛化長三角。眼下的關鍵,還是要著眼于16個城市的“小長三角”,共同提升區域國際競爭力。

    “大”與“小”的爭執之下,郎溪所在的宣城的態度,似乎顯得有些另類。6年前,同樣是一個初春,宣城市委通過決定,在安徽率先提出要儘快“全面融入蘇浙滬經濟圈”。一個城市,以市委決定的形式投身一個區劃外的經濟圈,當時是不多見的。

    但此後,宣城除了積極參加長三角的活動外,並未像其他長三角外圍城市那樣,正式遞交入會申請。宣城選擇的背後,到底蘊藏著什麼呢?

    宣城市委書記方寧表示:“實踐證明,當初融入長三角的思路完全正確。對於我們這樣內陸城市,如果不主動融入蘇浙滬,就會拉大與發達地區的差距。現在,我們已經把自己作為長三角的一員來思考了。”

    或許,方寧的言下之意是,不求名分,但求實質。近年來,這個原本在安徽不太起眼的城市,當地人六成左右的日用品來自浙江,每天最早看到的報紙是南京的幾份早報。招商引資的增速更是躍居全省前茅,其中90%以上來自長三角。今年已經和即將啟動的5條高速公路,全部通往長三角。用當地人的話説:“只有進一步做好基礎工作,融入才能水到渠成。”

    從某種意義上説,長三角長大是大勢所趨。因為建設“大長三角”經濟區,有利於拓寬腹地資源,帶動整個長江流域經濟的發展,對相對落後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有推動作用。而眼下的問題,只是時機與範圍的把握與界定。

    超越“大”“小”之爭,對長三角及其周邊區域而言,合作共贏才是根本。而宣城的務實做法,或許具有一些借鑒價值。

    分與合:一份規劃的深遠影響

    早春三月,似乎並非收穫時節。而在徐長樂看來,一份“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成果即將瓜熟蒂落。

    作為長三角問題專家,兩年多來,徐教授一直在做《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目前,規劃草案已完成包括徵求意見在內的各項工作,並正式呈報國務院,只待與京津冀區域規劃一起審議通過,應該就在眼前了。”

    去年11月,該規劃草案向相關省市徵求意見時,便引起了各界廣泛關注。因為這是一次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嘗試,力圖以市場經濟的方式,解決市場本身不能解決的問題,解決單個行政主體解決不了的問題,其核心是推動長三角由“分”到“合”,加速區域一體化進程。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我國第一個由國家批准、跨行政區的區域性規劃,這份長三角規劃綱要是首次用區域規劃的形式來調整經濟格局。為了編制這個規劃,動用了近400人。同時,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國家發改委領導和各有關省市領導都是領導小組的成員,並成立了由3位院士參與的專家顧問組,動員了有關部門和社會有關方面以及規劃區域內的精幹力量參與。

    然而,在被寄予厚望的同時,在長三角“促合”上,該規劃是否真有一蹴而就的效果,不少專家持謹慎態度。目前而言,阻礙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關鍵,還是行政區與經濟區之間的矛盾。而規劃綱要是從總體上指明長三角未來發展方向,包括空間佈局、産業佈局以及城鎮佈局等。但是,各城市之間怎樣打破行政壁壘、加強合作,似乎一下子還看不出來。

    顯然,眼下的長三角,正由以行政區為主的管理經濟的模式,逐步向行政區和經濟區並重的管理經濟的模式轉變過程中,最需要改變的是“行政區經濟”思維。更明確地説,長三角大融合不僅需要新規劃、新政策,更要用新體製作保證。

    近日,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隨著長三角區域新的協調機制確立和運行,地方市場分割對區域協調發展的阻礙作用已經下降了近50%。目前,長三角區域合作不同層次的制度設計也逐漸成形。第一個層次是蘇浙滬兩省一市主要領導的不定期會晤,目前已確定能源、環保、大交通、科技等合作專題;第二個層次是每年一次的蘇浙滬經濟合作與發展座談會,這個常務副省長級別的座談會以“項目推進”的形式,下設一系列專題組推進具體工作;第三個層次是16個會員城市的市長聯席會議制度。

    顯然,長三角區域協作已經從務虛走向務實,從溝通走向協作,現已進入以專題合作為抓手,推進制度銜接的階段。換言之,長三角正從“分割”走向融合,制度合力正在形成中。而同時,也要辯證看待“分”與“合”的關係,“合”是目標與方向,但還要各個城市分頭去實施與落實。

    有了規劃,關鍵是要有人執行,規劃才能生效。對於長三角城市而言,不能僅僅眼光向上,不能一味寄希望於“上面”來協調區域發展。應該看到,區域規劃編制主體是長三角16城市,實施主體也是這些城市。而區域協調與否,得益與受害的首先均是自身。

    快與慢:一種理念的根本確立

    3月14日夜,最後一個航班抵達虹橋機場,又一個刷新流量紀錄的繁忙春運落下帷幕。不過對於這個歷史悠長的機場而言,長年超負荷運行狀態已有了改變的可能。

    此前數日,國家發改委批准上海虹橋機場擴建工程項目建議書。未來,虹橋機場將擁有2條平行跑道,2座航站樓,並具有年吞吐4000萬旅客的設計能力。

    其實,擴建工程只是虹橋綜合交通建設的組成部分。為更好地服務長三角、服務全國,上海市與鐵道部、民航總局經過共同研究,已決定在虹橋機場西側興建一座城市綜合性換乘中心———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工程,該工程將京滬高速鐵路站、城際軌道交通站、虹橋機場新航站樓等多種交通方式匯集一身。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虹橋樞紐所在及周邊區域,都在積極做好對接的綜合規劃,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長寧區提出,再過5年左右,要使區內的服務業總量佔到區GDP的45%。而與虹橋樞紐一路之隔的青浦區,也將改變其核心區域的功能定位,確立服務業的優先發展地位。

    虹橋樞紐只是縮影。這既體現上海更好服務長三角的思路,也折射出這座城市加快調整優化産業結構的發展戰略。而這兩者之間,又有著深刻的內在關聯。

    毫無疑問,這兩年來,長三角協調發展的進程正不斷提速。但在很多人看來,進度與預期還有差距,有進一步提速的迫切。在這背後,關鍵要看到“快”與“慢”之間的辯證關係。

    眼下,阻礙長三角融為一體的因素還不少,而行政區劃分割只是表象,其根本在於發展模式的不科學。長期以來,長三角走的是一條資源與投資驅動型發展道路。在這種發展模式下,必然面臨能源、土地等各種資源短缺,區域內各行政主體為招商引資等展開激烈競爭,就會使區域一體化困難重重。

    最新統計顯示,上海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市生産總值比重達到50.6%。這意味著,上海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旅遊會展等現代服務業呈加快發展態勢,正著力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

    歸根結底,就像上海只有加快産業結構優化進程,才能提升城市輻射力,更好地服務長三角一樣,長三角協調發展進程要真正進入“快車道”,就必須加快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發展模式的變革。而這,需要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從投資驅動到創新驅動,長三角正面臨一次增長方式的根本變革,今後的發展態勢是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社會結構的轉型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快速增強。對於這個區域而言,如果依靠行政力量簡單“撮合”,或許快,但難以持續。而只有在發展觀念和模式上“突圍”,才可能厚積薄發,找到一體化的真正動力。

    如果把目光放長遠些,其實長三角的發展,已不僅僅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問題,而是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的繁華地帶所面臨的又一次歷史性變革。(記者 高淵)

 
 
 相關鏈結
· 長三角經濟轉型顯現"同構"趨勢:園區"千人一面"
· 長三角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萬多元
· 長三角地區加快“錯位”發展 避免“同城效應”
· 長三角區域通關改革全面推廣 六關區企業獲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