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挺起跨越式發展的鋼鐵脊梁——青藏鐵路通車週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04日   來源:人民日報

    “是中國共産黨領導我們創造了西藏‘天塹變通途’的人間奇跡,架起了西藏各族群眾致富奔小康的‘金橋’,架起了‘世界屋脊’通向世界的‘金橋’。”談起青藏鐵路,西藏自治區第一個工程院院士多吉感慨萬分。

    青藏鐵路通車一年來的變化,印證著多吉院士的話。

    天塹變通途:交通互補促發展

    2006年6月18日 青藏鐵路“世界之最” 工人們在青藏鐵路最高點海拔5072米處工作(2005年6月6日攝)。青藏鐵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鐵路,鐵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達960公里。歷經長達五年的艱苦奮戰,十萬築路大軍在“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挑戰生命極限,揮灑萬丈豪情,攻克多年凍土,保護生態環境,創造出一個個雪域奇跡,寫下中國乃至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精彩一筆:青藏鐵路建設者憑藉超人的吃苦精神、堅強毅力和現代科技打造出九大“世界之最”。 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亂石縱橫,人馬路絕,艱險萬狀”,這是舊時代西藏交通的真實寫照。1954年12月25日,全長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同時通車到拉薩,結束了西藏沒有公路的歷史。隨著1956年第一架飛機在青藏高原上空的試飛成功,西藏與祖國內地聯絡更加緊密。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正式運營。西藏這個全國唯一不通鐵路的省(區),挺起了支撐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鋼鐵脊梁。

    “西藏人民吃夠了過去交通不便的苦,特別珍惜交通便捷特別是青藏鐵路通車的甜。”西藏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何本雲介紹説,青藏鐵路的通車運營,大大縮短了西藏與外界的距離,極大地降低了運輸成本,打破了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交通瓶頸制約,進出藏貨物量大幅度提升。自去年7月1日到今年5月30日,青藏鐵路就完成貨運量59.1萬噸。青藏鐵路運價噸公里0.12元,遠低於公路噸公里0.27元的市場運價。從西寧到拉薩,每噸貨物節約運輸成本293.4元,僅此一項,一年來全區就節約運輸成本達1.73億元。

    西藏自治區緊緊抓住青藏鐵路通車的歷史機遇,以全新的思路謀發展,昔日因封閉而造成的基礎脆弱、經濟規模小、市場狹小、結構性矛盾突出的經濟格局正在破冰,取而代之的是優勢互補、協調發展、良性互動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聯合陜西、甘肅、青海,共建“陜甘青藏經濟圈”,整合鐵路沿線的西安、蘭州、西寧、格爾木、拉薩等中心城市的資源優勢,實現共同發展;

    與四川、雲南共同打造“中國大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進一步加強與西南各省區的經濟協作,促進藏東南積極融入成渝經濟區;

    強化南亞陸路大通道建設,積極發展與南亞國家的貿易往來……

    談起這些變化,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感慨地説,一年來,我們牢記胡錦濤總書記“最大限度地挖掘青藏鐵路的巨大發展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青藏鐵路的強大輻射作用”的重要指示,圍繞青藏鐵路做好促進西藏發展穩定這篇大文章,去年全區生産總值達290.05億元,同比增長13.4%,連續6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長速度。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生産總值64.1億元,同比增長17%,創下10年來同期最快增長速度。目前,西藏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邊防穩固、人民安居樂業,實踐充分證明,青藏鐵路已真正成為各族人民的經濟線、團結線、生態線、幸福線。

    旅遊經濟:掀起你的蓋頭來

    一列進藏列車駛經崑崙山凍土區(6月13日攝)。青藏鐵路通車以來,實現了線路基礎穩定、設備質量可靠、列車運行平穩。青藏鐵路安然度過了全線開通運營以來的第一個夏、秋、冬、春。 新華社記者 侯德強 攝

    連日來,堆龍德慶縣柳悟鎮旺堆老人家開辦的家庭旅館忙得不亦樂乎,樓上樓下6間房住滿了來自北京、江蘇、山東的客人,旅行社導遊還一個勁打電話,催促老人什麼時候再能騰出幾間房。

    “青藏鐵路修到我家鄉,火車從我家門口過,這條幸福線讓我家的生活越過越幸福!”旺堆老人樂呵呵地説,僅在拉薩火車站附近,農牧民家庭旅館就有好幾十家。

    到西藏旅遊是很多人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這裡藍天白雲如畫、雪山冰峰相連、戈壁廣袤無垠、湖泊碧綠如鏡……但由於交通等原因,這樣的神奇美景長期是“鎖在深閨人難知”。

    青藏鐵路的開通,給西藏旅遊業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自治區旅遊局副局長扎諾介紹,2006年,全區累計接待國內外旅遊者25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成;實現旅遊總收入27.7億元,同比增長43%。今年頭5個月,全區累計接待國內外旅遊者67萬人次,同比增長82%,旅遊總收入同比增長近8成,旅遊産業作為興藏富民的龍頭産業的地位日益凸現。

    旅遊業的興起,刺激了酒店服務、餐飲服務、民間旅遊用品零售、批發、導遊服務等行業的發展,也帶動了農牧區農牧民家庭旅遊業的發展,家庭旅館、特色帳篷、藏式餐館、茶園、民俗村、民族歌舞表演等形式的“農家樂”、“牧家樂”不斷涌現。2006年,全區農牧民直接參與旅遊服務的人數達到29101人,人均收入達到5318元,同比增長153%。

    特色産業:富民興藏寫華章

    這是建設中的大型公寓樓(4月10日攝)。 青藏鐵路通車後的去年下半年,西藏全區招商引資達40億元,資金到位率也從33%提高到45%。到2010年前,中央政府將投資778億元用於包括青藏鐵路拉薩至日喀則段在內的180個重大項目的建設和農牧民生活條件的改善。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自去年8月10日,西藏首批特色農産品——貨值414萬元的野生核桃油和調和油,從拉薩站啟運,抵達上海後,包括拉薩啤酒、聖鹿牌保健食用油、牦牛奶産品等一大批西藏特色農産品通過青藏鐵路,紛紛搶灘內地。據統計,去年全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2435元,比2005年增長17.2%,創造了10年來的最高增幅。

    特色産業的發展特別是特色農産品走進內地首先得益於青藏鐵路的開通。西藏曲登尼瑪礦泉水公司副總經理普窮説,公司1992年就開發出名為“西藏神水”的礦泉水,水源地處於高海拔地區,水體污染少,有益礦物質含量多,因為運輸成本高,10多年來産品都沒有規模化地進入內地市場,只是零星地通過汽車和飛機運輸進內地。鐵路開通後,運輸成本降了一多半,今年“西藏神水”預期産量30萬箱,其中10萬箱將通過鐵路運送到北京、成都等市場。

    自治區積極謀劃,在鐵路沿線建設特色農牧業産業帶,僅2006年就投資4997.7萬元實施牦牛産業帶建設,投資1630萬元,實施絨山羊産業帶建設。按照“優勢資源、優勢區域、優勢産業、優先發展”的農牧業特色産業發展總體思路,3年來,自治區財政共整合資金近5億元,投入農牧業特色産業項目建設大力推進農牧業特色産業發展,支持具有西藏特色、優勢明顯、前景看好的農牧業産業發展項目,帶動農牧民增收。截止到2006年,已實施奶牛飼養基地、優質青稞油菜基地、綿羊牦牛育肥基地、優質白絨山羊基地、藏豬藏雞生産基地、優質大蒜生産基地、藏藥材培育生産基地、蔬菜生産基地等181個具有西藏特色的農牧業産業項目。項目區群眾受益人口達到36.45萬人,項目區群眾年人均實現增收660元。

    青藏鐵路已成為西藏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融入中華文化的橋梁和紐帶。一年來,僅自治區歌舞團、藏戲團、話劇團就先後赴內地參加文化交流演出活動8次,計500余人次。(記者 鄭少忠 徐錦庚)

    一群藏羚羊從青藏鐵路五北大橋下經過(資料照片)。 朵朵白雲仍舊飄過湛藍的“神湖”,成群牛羊依然在寧靜的雪山下游蕩,然而古老的青藏高原卻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青藏鐵路通車整整一年了,一年間,記者見證了許多故事,雖然小,卻動人;雖然只是參天大樹的一枝一葉,卻預示著繁茂的未來。 新華社發

    青藏鐵路通車使得新亞歐大陸橋輻射青藏高原腹地

    青藏鐵路的通車,把昔日的“唐蕃古道”與“絲綢之路”連成了一體,使貫通我國連雲港與荷蘭鹿特丹的新亞歐大陸橋的輻射作用開始深入青藏高原腹地。

    “天路”改變“世界屋脊”把西藏融入全國大市場

    “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岡,看那鐵路修到我家鄉,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這首飽含藏族人民幸福之情的《天路》之歌,伴隨著火車穿梭“世界屋脊”而傳遍四方。然而,在這人所熟知的歌聲背後,“天路”到底給西藏自治區帶來了什麼?在青藏鐵路全線通車一週年的今天,讓我們看看“鋼鐵大動脈”對西藏的效應──

    青藏鐵路通車一年 "神奇天路"的第一個春夏秋冬

    朵朵白雲仍舊飄過湛藍的“神湖”,成群牛羊依然在寧靜的雪山下游蕩,然而古老的青藏高原卻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青藏鐵路通車整整一年了,一年間,記者見證了許多故事,雖然小,卻動人;雖然只是參天大樹的一枝一葉,卻預示著繁茂的未來。

 
 
 相關鏈結
· 西藏自治區社會各界共同慶祝青藏鐵路通車一週年
· 青藏鐵路開通1週年:建設功臣暢言"青藏鐵路精神"
· 青藏鐵路開通以來鐵路為西藏節約上億元運輸成本
· 鐵道部:青藏鐵路通車一年共發送旅客約202萬人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