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7月11日電(記者林嵬)記者從黃河水利委員會了解到,黃河第六次調水調沙于7月7日結束,河道中5240萬噸泥沙被衝入大海。目前,黃河下游主河槽過流能力達3630立方米每秒,較調水調沙前的2002年提高一倍,黃河“血脈漸通”。
近20多年來,隨著黃河下游來水劇減,黃河主河槽淤積加重,迅速萎縮,到2002年,黃河下游過流能力一度衰減到1800立方米每秒,上世紀五十年代曾過流2.3萬多立方米每秒的黃河嚴重“梗阻”,河道形態一度處於歷史上最危險階段。
在這種局面下,即使發生中小洪水,主槽也難以容納,必然造成重大河勢變化,易出現橫河、斜河,增大了“衝決”和“潰決”的危險。
為了改變黃河下游“血脈不通”的局面,2002年起,黃河水利委員會開始實施調水調沙,通過人工手段調度水庫蓄水,製造洪峰,改變天然不平衡的水沙關係,沖刷清洗下游河道。經過連續6年調水調沙,下游河道得以全線沖刷,4.3億多噸淤沙被衝入大海。
黃河水利委員會負責人指出,在黃河下游主河槽過流能力恢復到3500立方米每秒至4000立方米每秒階段後,通過“人造洪水”繼續擴大下游主河槽過流能力難度加大,但黃河水利委員會將通過科學調度,力爭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將黃河下游主槽過流能力恢復到4000立方米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