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7月30日電(記者 陶維洲、裴文彬)“現在是有電送不過去啊!”記者從長三角地區相關電力部門了解到,今夏總的供電量比較寬裕,但讓人頭疼的是,由於部分區域電網建設的滯後,出現供電“卡脖子”現象,導致局部電力供需矛盾突出,影響到區域內的生産生活。
長三角今夏告別“電荒”
今年入夏以來,在旺盛用電需求和持續高溫天氣的共同作用下,上海、浙江、江蘇統調用電負荷分別突破2000萬千瓦、3000萬千瓦、4000萬千瓦,創出歷史新高。但這些數據對長三角地區的供電部門並沒有造成多大壓力。據上海電力公司的消息,上海本地供電能力為1300萬千瓦左右,最高可達1360萬千瓦,外來電最高可達850萬千瓦,從總量上來説,並沒有問題。
江蘇和浙江供電總量也比較樂觀。目前江蘇省的發電裝機容量4960萬千瓦,加上由外省輸送的350萬千瓦,總體電量仍然富餘。浙江今夏的統調電力供應能力接近3100萬千瓦,基本能滿足夏季用電需求。
“電網性缺電”問題凸顯
雖然總體供電量寬裕,但南京古平崗和常府街區域的居民們還是為用電提心吊膽。記者從南京市電力部門了解到,由於電力工程建設受阻,這兩片區域的變電站至今未開工建設,供電“卡脖子”現象嚴重。
供電“卡脖子”是電力部門對“電網性缺電”比較形象的説法。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因為變電設施、線路負載能力有限,導致局部區域用電緊張時,外電送不進來,從而出現局部性缺電。目前,為保障居民用電,南京市電力部門已經要求這兩片區域沿線用電單位統一安排用電。“如果這一措施還是無法緩解供電壓力,只能根據市政府的批復進行限電了。”南京市電力部門一位負責人説。
出現這種情況,南京並不是特例。在長三角地區,“電網性缺電”普遍存在。同樣是受到電網建設受阻的影響,上海浦東和春申地區供電矛盾也比較突出。據上海電力公司消息,這兩個區域從6月15日開始實施了高溫預案,對部分企業實行錯峰、讓電、輪休措施,並採取過對工業企業限電的應急措施。浙江台州、溫州部分地區由於電網線路建設不能如期推進,送電能力受到限制,拉限電問題一直存在,入夏后則更為嚴重。在告別“電荒”之後,供電“卡脖子”現象正困擾著長三角發展。
“開源”背後還須“節流”
供電專家分析指出,“電網性缺電”的發生源於我國總體電網建設投資的不足。據了解,我國電網投資只佔電力總投資的30%,低於發達國家50%的水平,輸配電建設滯後於電源建設的現象嚴重。而對於長三角地區來説,土地資源趨緊和環境壓力的增大成為電網建設的“攔路虎”。對此,江蘇省電力公司副總經理馬蘇龍表示,今後電網建設應更加注重存量電網的發展,加大技術改造力度,走“增容、升壓、換代、優化通道”的新路子。
通過改造電網進行“開源”,是解決“電網性缺電”的一條重要途徑,但也應該看到“缺電”的背後是電能的高度消耗。據統計,2006年我國萬元GDP能耗下降了1.33%,但萬元GDP的電耗卻上升了2.75%。浙江省經貿委有關負責人在評價今年的用電形勢時説,用電需求的持續上升,一方面説明了全省製造業發展勢頭良好,但另一方面也表明,浙江工業節能降耗工作仍然任重道遠。在“開源”的同時,加強“節流”,降低電能消耗,才能有效解決電力供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