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3日電(記者王欲鳴)盛夏7月,記者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採訪時看到,過去“黃沙漫天飛,養畜沒草喂”的荒漠草原,由於近幾年實行禁牧封育、牲畜圈養和“集中發展、收縮轉移”戰略,已經奇跡般地恢復了綠色植被。
據鄂爾多斯市市長杜梓介紹,全市牧業年度牲畜總頭數由2000年的614萬頭(只)增加到2006年的1500萬頭(只),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2000年的2453元提高到2006年的5308元,出現了生態恢復、生産發展的雙贏局面。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廳長陶克告訴記者,近年來內蒙古堅持把生態建設與農牧業結構調整、扶貧開發、生態移民等結合起來,努力走出一條生産發展、生態良好、生活富裕的路子。
積極推動農牧業生産經營方式轉變。根據各地生態現狀,將農村牧區劃分為禁止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優化開發區,因地制宜選擇符合實際的生産經營方式,引導農牧民由數量型農牧業向質量效益型農牧業轉變。2006年底,全區全面實行禁牧和舍飼圈養;牧區草場全面推行禁牧、季節性休牧和輪牧,並嚴格實行草畜平衡制度。積極推進農區耕作制度變革,全區有10個盟市的48個旗縣開展保護性耕作試驗示範。經過近年來的結構調整,全區畜牧業佔第一産業的比重已達到44.9%,農區畜牧業佔畜牧業的比重達到70%。
大力實施生態移民。對自然條件和生産條件惡劣、已不具備生存條件的地區,採取就近開髮式搬遷、移民擴鎮、插花式搬遷等多種方式,大力實施“圍封轉移”戰略,將農牧民轉移到生産條件較好的地方,發展集約型農牧業,或從事二三産業,減少人口對草原生態的壓力,依靠自然恢復草原植被。到2006年底,全區風沙源項目區移民9.1萬人,遷出區植被覆蓋度明顯提高,部分遷出區植被覆蓋度由1999年的30%提高到70%。
積極發展生態産業。編制了《林業産業規劃》,引導廣大農牧民和社會各界參與生態建設,努力實現大地增綠、企業增效、農牧民增收。大力發展沙産業、草産業。目前,全區從事沙産業的企業達30多家,年創産值10多億元,解決了20多萬人的就業問題,調動了農牧民參與生態建設的積極性,形成了生態建設與産業發展良性互動的局面。
綠色的回歸與經濟的發展和諧並進,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內蒙古城鄉廣大居民。2006年,自治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358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342元。
在擁有“中國最美的草原”和最大原始森林的呼倫貝爾市,市委書記曹徵海説:“影響呼倫貝爾發展的最大障礙是生態問題,不符合環境要求的項目我們堅決禁止。”這個地區為自己提出這樣的發展準則:“美麗和發展雙贏。”這個準則也是內蒙古自治區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縮影。
內蒙古建設中國北方重要生態屏障
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3日電(記者王欲鳴)“以前這裡全部是流動沙丘,根本看不到綠色植物。”皮膚黝黑、身材瘦小的牧民蘇拴海站在內蒙古高原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嘎魯圖鎮承包的1.2萬畝沙漠上説:“從2000年開始種的羊柴、沙柳、檸條等現在都已經活了,流動沙丘固定住了。”
蘇拴海所在的烏審旗地處毛烏素沙地腹地,在當地政府的強力支持下,目前全旗像他這樣承包治理5000畝以上荒沙地的農牧戶已達240戶。記者看到過去的流沙上佈滿了固沙的草方格,雜草叢生、樹木蔥蘢,偶爾有野雞、野兔、沙雞穿梭其間。
長期以來,內蒙古大草原上的人們只把草原當作牲畜的“糧食”地,忽略草原在陸地生態系統中兼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等功能。草原生態環境的日趨惡化,不但使牲畜失去“糧食”,還導致水土嚴重流失、江河湖泊斷流乾涸、蟲鼠災害頻繁、沙塵暴愈演愈烈。內蒙古現有草原面積比20世紀50年代的8800萬公頃減少10%以上,而牲畜量卻增加幾倍;1個羊單位擁有的草場面積由20世紀50年代的3.4公頃下降到目前的0.6公頃。草原沙化退化嚴重。
據了解,中國荒漠化土地總面積佔國土總面積的三分之一,而全國八大沙漠的一半,四大沙地的全部都在內蒙古境內,內蒙古沙漠化面積達42萬平方公里,佔全區國土總面積的35.5%,是中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為集中、危害最為嚴重的省區之一。內蒙古又地處祖國北部邊疆,橫跨東北、華北和西北,其生態環境惡化,不僅制約著當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對中國北方地區的生態安全也構成了嚴重威脅。
為改變內蒙古生態環境惡化的局面,中國從1998年開始,先後在內蒙古實施了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水土保持、退耕還林、退牧還草試點和天然林資源保護等八大生態建設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200多億元。
內蒙古自治區也確立了建設中國北方最重要生態防線的戰略目標,建立官員防沙治沙的政績考核制度、一票否決和末位誡勉制度等,實施圍封轉移、舍飼禁牧措施,牧區草場推行禁牧、季節性休牧和輪牧,並嚴格實行草畜平衡制度,實行“誰投資、誰治理、誰開發、誰受益以及允許繼承、轉讓和長期不變”的政策,鼓勵農牧民和社會力量以家庭承包、聯戶承包、集體開發、租賃、股份合作和拍賣使用權等多種方式,加快沙區的治理開發。産權的明晰,充分調動了廣大農牧民防沙治沙的積極性,也吸引了企業和各種社會力量的參與,實現了治沙投資主體的多元化,産業拉動成為防沙治沙的突破口。
“經過多年的不斷治理,目前,內蒙古自治區防治荒漠化呈現出‘整體遏制、局部好轉’的良好態勢。”內蒙古防沙、治沙協會名譽會長夏日説。
據介紹,內蒙古自治區森林覆蓋率由“九五”初期的13.8%提高到目前的17.57%,8700萬畝水土流失面積得到初步治理,6000萬畝農田得到有效保護,1億多畝草牧場恢復了往日生機,2.5億畝沙化、荒漠化面積得到有效治理。科爾沁和毛烏素兩大沙地森林覆蓋率分別達到了20%和15%以上,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沙化勢頭有所控制,阿拉善和鄂爾多斯兩大荒漠化草原已出現片片新綠。全國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結果顯示,荒漠化面積比1999年減少2400萬畝,沙化土地面積比1999年減少730萬畝。
預計到2010年,全區森林覆蓋率將達到20%,可利用草原植被覆蓋率將提高到36.1%,重點治理區生態狀況將明顯改善;到本世紀中葉,形成以大草原、大森林和幾大流域為主體的良性生態環境系統,建成橫跨“三北”的綠色生態屏障,基本實現再造祖國北疆秀美山川宏偉目標。
中國北方生態屏障的建設,帶動了農牧民收入的增加,每年人均直接和間接增加收入400元左右,工程區已有20萬貧困農牧民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