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能源消耗 減少污染排放
——農村沼氣構築我國農業節能減排重要平臺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電(記者姚潤豐)瓷磚琉璃瓦砌成的兩層樓房、組合櫃裝飾的廚房、整潔的農家小院,這就是貴州省遵義市遵義縣龍坑鎮謝家壩村農民周少輝像城市人一樣乾淨的家。
她將記者帶到屋後面的牲畜欄旁,三個豬圈裏養著的16頭豬正在搶食吃,記者在這個並不很大的小院裏並沒有看到糞便橫流的景象。周少輝指著兩口沼氣池自豪地説:“過去農村臟亂差,2002年我家在村裏建了第一口沼氣池,豬糞全流進沼氣池,院子裏幾乎看不到蚊蠅。做飯又省事又乾淨,再也不愁煙熏火燎了。現在養豬多了糞便處理不了,家里正在建第二口沼氣池。”
小小沼氣池帶給周少輝家的變化還不止這些。“沼氣池上連種植業、下接養殖業,用沼氣確實划算。”她的丈夫陳再紅是個“明白人”:沼氣灶的使用,每年可節約蜂窩煤近3噸,按現在的價錢能省出1800元。用沼渣、沼液代替化肥每畝可節約大約85元的化肥、農藥開支。特別是用沼渣追肥、沼液噴施的葡萄産量高、形好看、口感好,特別好賣。
記者近日隨全國人大環資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部以及全國人大代表組成的全國農業節能減排專題調研組在四川、貴州採訪時發現,農村沼氣在解決農民生活用能、清潔農村衛生、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正在構築農業節能減排的重要平臺,成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循環農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坐落在沱江邊的四川省簡陽市楊森萬古奶源示範場和資陽七環良種豬繁育中心兩個規模化養殖場從建設初期就把糞便沼氣技術處理系統與主體工程同時規劃、設計、施工,分別投資40萬元和20萬元建起了1000立方米和300立方米的沼氣工程。
楊森萬古奶源示範場目前存欄奶牛800頭。記者採訪中看到,糞便進行乾濕分離後幹糞用於蚯蚓養殖,生産高蛋白飼料;尿液和沖洗水進入沼氣池發酵,處理後的沼液用於牧場的澆灌。場長楊森説,沼氣發酵技術的應用,使企業每年節約灌溉用水近4萬噸,減少牧草氮肥施用量51.2噸,磷肥17.52噸,鉀肥51.2噸,降低生産成本18.8萬元,還為養殖場周圍的80家農戶提供了清潔能源。
一口沼氣池能給節能減排帶來多大的效益?農業部科教司副司長楊雄年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從節能效益看,據測算,建造一個8立方米的沼氣池,一年可産沼氣370至440立方米,能解決3至5口人的農戶一年的生活燃料,每年可節約薪柴1.5噸或節煤1噸,節電100千瓦時左右,節約燃料費300元左右。
從經濟效益看,一個8立方米的沼氣池每年可為20畝耕地提供肥料,每畝節約農藥、化肥支出100多元,施用沼肥後的農産品産量增加,品質也能提升。在南方推廣的“豬—沼—果”能源生態模式,戶均年增收3000元;北方推廣“四位一體”能源生態模式,戶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從減排效益看,一口沼氣池平均能省出1.5噸薪柴,相當於封育了3.5畝山林,保護了森林植被的同時還可減少15公斤二氧化硫和2.7噸二氧化碳排放。
楊雄年説,截至2006年底,全國農村戶用沼氣已發展到2260萬戶,佔總農戶的9.2%,佔適宜農戶的15.3%,年産沼氣87億立方米,使7500多萬農民受益,直接為農民增收約180億元。每戶沼氣池可處理人畜糞便4.5噸左右,替代薪柴相當於3.5畝林地的蓄積量,2260萬戶沼氣年生産優質有機肥料約10170萬噸,替代薪柴相當於保護林地7910萬畝。
根據農業部的規劃,到2010年,全國農村戶用沼氣將達到4000萬戶,適宜農戶普及率達到30%,到2020年力爭使適宜農戶普及率達到70%,基本普及農村沼氣。與此同時,將在集約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在把沼氣建成一個大産業的同時,充分發揮沼氣在緩解能源壓力、減少污染和排放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實現國家節能減排目標做出貢獻。”楊雄年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