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再“造”半個東北。
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3年多,是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發展最快的時期之一。2004年至2006年,東北三省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速為12.6%,與實施振興戰略前的3年(2001—2003年)相比,增速提高2.6個百分點,經濟總量增長五成左右。
縱向比,東北在提速;橫向比,三省經濟總量佔全國的比重仍呈下降趨勢,與發達省份的差距還在拉大。“東北振興遭遇尷尬?”有人心存這樣的疑問。
“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為東北發展把脈,不僅要看總量,也要看質量;不僅要看規模,也要看結構;不僅要看現在,更要看不久的將來。
發展新思路:不再簡單地搞輸血型振興,要靠改革創新
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命名瀋陽市鐵西區為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暨裝備製造業發展示範區,鐵西由此成為我國首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雙“示範區”。
時光倒回幾年,曾有“東方魯爾”之稱的鐵西,還因國企效益差、下崗工人多,被稱為“全國最大的工人度假村”。
雖然爭取到200多億元國家改造資金,但單純的“輸血”並沒能重振鐵西,無法擺脫“搞技術改造找死、不搞技術改造等死”的怪圈再現。
“鐵西的新轉機,來自2002年鐵西區與當時的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合署辦公。”遼寧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梁啟東説,2002年開始,鐵西啟動大規模搬遷重組,將200多家老國有企業從市區遷到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由此産生的大筆級差地租收益用於企業轉制和更新改造;騰出的地方發展第三産業,安置下崗工人。解決了債務、冗員、企業辦社會等遺留問題,更新了廠房設備,轉活了運行機制,一度沉寂的鐵西工業煥發生機:2006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産值840億元,相當於2002年瀋陽市的工業總量。
鐵西的經驗表明,振興東北不能走“給錢、給項目、給優惠政策”而不觸動體制的老路,要用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新路子。
從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到加大對國有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産的支持,從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到豁免企業歷史欠稅,人們發現,國家這幾年相繼實施的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政策,著力點是卸掉歷史包袱,推進體制改革。
跳出“等、靠、要”的框子,東北三省確立主要靠改革開放、靠市場機制、靠自力更生振興老工業基地的思想,奮力進行“第二次創業”。
“老工業基地調整和改造,不是簡單的‘填平補齊’,也不是僅僅調整幾個産品、上幾個大項目、救活幾戶企業”,吉林提出以改革開放促調整改造,著力推進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産業創新和科技創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高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先改制,後改造;先調整,後改造;先招商,後改造”,黑龍江振興老工業基地的“線路圖”是:從改革國有企業産權制度起步,實現機制創新和體制創新;調整産業結構,調整和重組省內的優勢産業,搞好東北區域內資源整合;從招商起步,吸引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把招商引資與引進技術、人才和資金結合起來,從而實現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
“遼寧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振興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性戰略任務,必須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繼“九五”期間基本完成以實現國企改革脫困階段性目標為主題的“上篇”文章,“十五”期間完成以調整改造為主題的“中篇”文章,“十一五”期間,遼寧人正努力做好以全面振興為主題的“下篇”文章。
《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規劃》、《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規劃綱要》、《黑龍江省老工業基地振興總體規劃》,按照新思路描繪出的新藍圖正在穩步實施。
改革新突破:動真碰硬,國企改制攻堅告捷
吉林天景食品公司是家國有企業,前些年經歷三番改革,都因為改得不徹底,産權不清晰,企業始終未能高效運轉。2005年,通過改制實行全員持股,企業與員工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上下心齊氣順,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10萬噸鮮玉米綜合開發項目建成投産,9000多公頃原料生産基地當年建成。
從國企改革實踐中,人們理解了改革的深層含義。一場以産權制度改革為重點的大規模國企改革攻堅戰,在白山黑水、遼河兩岸打響。
黑龍江省于2004年提出,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地方國有企業的産權制度改革。吉林省在2005年決定,用一年多的時間完成國有工業企業改制任務。遼寧省把2005年確定為“改革年”。
改革就要動真碰硬。因體制慣性、改革風險等阻力,只要企業尚能生存,一些經營者往往難下決心。針對造成大中型企業改革滯後的這一原因,黑龍江在新一輪國企改制攻堅中,變由經營者主導改革為出資人主導,“逼”著企業改。
採取土地使用權轉讓、國有資産變現、國有股權轉讓、減免稅費等辦法,吉林省共籌措支付改革成本223億元,安置近100萬職工,成功解決“錢從哪來,人往哪去”這一國企轉制中的難題。
改革攻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截至2006年底,遼寧省85%以上的國有大型工業企業實現了股份制改造,國有中小工業企業産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吉林省已有3228戶國企完成改制,改制面達98%;黑龍江省已完成改制企業3302戶,佔應改制企業的96%。
隨著國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制約東北發展的體制性、結構性堅冰開始消融:
——國有企業實現産權與投資主體多元化。據對吉林改制後已完成註冊登記的483戶企業統計,國有資本佔註冊總資本的25.9%,比改制前下降54.2%。通過改制,黑龍江省國有企業長期以來“一股獨大”、所有制結構單一的狀況發生了本質性變化。
——國有經濟比重偏高局面得以改善。2006年,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增加值佔全省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比2002年下降11.5個、15個和2個百分點。
——國有企業煥發生機與活力。2007年前5個月,吉林省國資委出資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加值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48.9%、35.3%,實現利潤增長2.2倍。黑龍江省地方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由2003年的負28.5億元,提升到2006年92.6億元,扭虧增盈121.1億元。
——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2006年,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非公有制經濟完成增加值分別增長17.0%、25.5%和20.1%,佔全省GDP的比重為51.8%、37.0%和37.6%。
因國企過多、體制陳舊、競爭力下降等因素而産生的“東北現象”,正逐步淡出歷史。
結構新變化:調優調高調特,優勢産業發展迅速
大力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是振興老工業基地的主要任務。堅持改造傳統産業與發展新興産業並舉,調優、調高、調特,東北三省正在加快建設技術先進、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顯、機制靈活、競爭力強的新型産業基地。
“重”,是東北老工業基地産業結構的一個特點;重化工業化和高加工度化,是工業結構演進規律。東北地區産業結構調整的方向不在於減少重化工業,而在於優化重化工業的産品結構,增強競爭力。立足現有産業基礎和優勢,東北三省圍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産業競爭力,加強培育優勢産業和支柱産業。
遼寧全力建設裝備製造業、原材料工業“兩大基地”,工業投資向“兩大基地”集中:裝備製造業、原材料工業佔工業投資的比重分別由2002年的15.5%、38%上升到2006年的24.6%、44%。如今,遼寧工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裝備製造業躍居全省工業第一大支柱産業;石化行業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保持全國第一;鋼材板管帶比例達到64.4%,高於全國近18個百分點。
圍繞裝備、石化、能源等六大基地,黑龍江省以95個國家工業調整改造國債項目為重點,建設了一大批項目:2006年六大基地投資增長25.8%,佔全部工業投資的89.2%。如今,六大基地的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2006年實現利稅1703.5億元,增長17.6%,佔規模以上工業的98.3%。
汽車、石化是吉林經濟兩大龍頭。加大産業整合、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力度,吉林省著力推進支柱産業的集聚和發展,汽車、石化整體競爭力明顯增強。目前,吉林省已形成110萬輛汽車、85萬噸乙烯的生産能力。
隨著傳統優勢産業重振雄風,東北依然是我國最重要的裝備製造業、能源、原材料基地。據初步統計,2006年東北三省裝備製造業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30%以上,超過全國4個百分點,利潤增速也遠高於同期全國裝備製造業利潤增速。
振興老工業基地,既要發揮老優勢,也要增創新優勢。蓬勃發展的新興産業,正在改變著“東北製造”昔日“傻大黑粗”的形象。
重新審視“中國糧倉”這一巨大優勢,吉林省把農産品加工業發展成為繼汽車、石化之後的第三大支柱産業,黑龍江省則把綠色食品生産總量和基地面積“全國第一”的金牌收入囊中。
發揮科技力量雄厚優勢,東北正力爭把高新技術産業培育成為振興老工業基地的新引擎。從應用軟體到工業機器人,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的一批高新技術和産品,使一向以重化工業聞名的遼寧省又有了高新技術這個新支柱産業。
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裝備製造業基地、國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和農牧業生産基地、國家重要的技術研發與創新基地……從國務院日前正式批復的《東北地區振興規劃》中,人們可以看到,一個綜合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重要經濟增長區域正在黑土地上“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