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記者吳晶、周雷)作為民生之基,教育一直是中國政府傾注心力的關鍵領域。我國教育事業在確立了國家戰略優先發展的地位後,在內容、結構、投入等方面不斷獲得較大發展,循序破解制約發展的難題。
近年來,“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理念和目標。讓人民滿意,就必須將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讓人民享有優質的教育資源。
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在擴大高等教育規模的同時提高質量……這一項項逐步推進的教育發展方針,正在構建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體系,滿足人民對各級各類教育的要求。
讓人民滿意,就必須直面民眾對教育的訴求,攻克教育事業發展的瓶頸。為了破解“上學難、上學貴”,國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注重向農村教育、向困難學生、向職業教育傾斜。據統計,我國目前財政收入增長量的70%用於義務教育。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從1991年的617.83億元,增長到2005年的5161.08億元,增長7倍多。
我國于2006年在西部地區率先實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以公共財政支持農村義務教育。統計顯示,西部地區以及中部試點地區自2006年實施改革以來,約5200萬名農村中小學生免除了學雜費,平均每個小學生每年減負140元,每個初中生每年減負180元;約3400萬名貧困家庭學生領到了免費教科書;780萬名家庭貧困寄宿學生領到生活補助。西部地區有近20萬名農村輟學學生返回學校,佔在校學生總數的0.4%。
2007年,這項改革在全國推開。種糧不交稅,上學不繳費,這句在我國農村廣為流傳的口號,既表達了農民對黨和國家著力解決三農問題的樸素的感激,也記錄著我國義務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事件。2006年至2010年期間,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將為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累計新增經費2182億元。
讓人民滿意,就要讓困難群體沐浴公共財政的陽光,兌現教育公平的承諾。
漫畫:罷免
2007年,全國財政安排農村義務教育經費2235億元,比去年增加395億元。在2006年國家免除西部地區和部分中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的基礎上,今年將在全國農村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使農村1.5億中小學生家庭減輕經濟負擔。 新華社發
自今年秋季開學起,我國實施新的國家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政策體系,中央財政支出由上年的18億元,增加到2007年下半年的95億元,加上地方財政的投入,達到154億元。2008年全年將達到308億元。隨著新的資助政策體系全部落實到位,每年國家用於助學的財政投入、助學貸款和學校安排的助學經費將達500億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公共財政安排助學經費數量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全國每年將有大約400萬名大學生和1600萬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獲得各種形式的資助。
此外,為解決教育資源不平衡的根本問題,教育人才培養計劃也在全國全面鋪開。由中央財政支持的高校畢業生西部農村支教計劃成效顯著。2006年招聘特崗教師16325名,覆蓋13個省份、260個縣區、2850所農村中小學。2007年計劃招聘18000人。各地普遍反映這項計劃是一項創新農村教師補充機制的示範舉措。
自2004年啟動實施的面向中西部的“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也已初見成效,規模正在逐步擴大。這一計劃通過推薦免試教育碩士、在職培養和農村支教相結合的途徑為貧困地區學校培養骨幹教師,三年來共招收2325名優秀本科生到中西部19個省份291個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學校任教,不僅為農村學校輸送高學歷優秀人才,也為農村培養補充高素質骨幹教師探索有效途徑。
中國政府在發展教育時,還在教育結構優化方面傾注了更多的資源和精力。清華大學原副校長張慕津認為,中國已設定構建創新型國家的目標,在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地位的同時,正在大力調整和優化教育結構,擴大教育改革開放,深化素質教育,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的人才培養的成長環境和教育模式。
教育部部長周濟指出,十六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教育系統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各項教育改革不斷深化,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條件更加堅實。
2006年度中國教育滿意度調查顯示,公眾對教育公平滿意或基本滿意者比例超過了五成,比上年度提高了十幾個百分點。專家指出,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出臺,農村免費義務教育進程啟動,使城鄉教育差距有所緩解,提高了公眾對教育公平的滿意度。
然而,我國教育事業仍面臨著人口基數大、地區發展不平衡、優質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等問題。《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了國家將在“十一五”期間實現政府對義務教育“負全責”,還將在教育經費保障、高等教育質量與數量、教師管理、公辦學校貸款等多個方面力求解決當前面臨的現實問題。
周濟説,“十一五”期間,我國將逐步使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達到4%。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已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胡錦濤在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講話引起強烈反響
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在全國教育系統引起強烈反響,令廣大師生倍感溫暖,倍受鼓舞。廣大教育工作者認為,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人民教師的高尚精神和巨大貢獻,深刻闡述了教育事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對廣大教師寄予了殷切期望,提出了明確要求,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9月4日,吳起縣受表彰的優秀教師喜笑顏開。當日,陜西省吳起縣舉行慶祝教師節大會,對全縣教育戰線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近年來,吳起縣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了快車道,人均財力居陜西省第一,當地政府始終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了全社會尊師重教氛圍的形成。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周濟:站在新歷史起點上推動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8月28日舉行了2007年秋季開學典禮,第31期全國高校領導幹部進修班及第28期高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同日開班。教育部部長周濟出席開學典禮並講話。
周濟指出,十六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教育系統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各項教育改革不斷深化,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條件更加堅實。不斷提高普及義務教育的水平,農村教育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在改革中加快發展職業教育;高等教育質量不斷提高,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能力不斷增強;切實加強改進德育,素質教育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一系列教育“新政”實施 新學年校園充滿新氣象
9月1日,安徽省懷遠縣淝河鄉南海村中南小學的孩子在由民房臨時改建的教室內上課。 當日,南海村中南小學開學。2007年7月淮河流域發生僅次於1954年的特大洪災,重災區懷遠縣有243所學校受災,2000多間校舍倒塌或成危房。為了保證新學期如期開學,當地政府騰出民房和村委會辦公室作為學生教室。同時,縣政府撥出專款抓緊維修、新建校舍。 新華社記者 葛如江 攝
9月1日,各地大中小學陸續開學。國家新資助政策全面施行、免費師範生走進大學校園、高中新課程改革範圍再次擴大、集體舞將舞進中小學校園……隨著一系列教育“新政”的實施,新學年的各地校園充滿了新氣象。
國家新資助政策全面施行。今年5月,國務院公佈了《關於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此後一個多月,財政部、教育部等有關部委的多個配套實施辦法一一齣臺。據了解,開學後,新資助政策體系將全部落實到位,其中包括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和勤工助學等。國家每年用於助學的財政投入、助學貸款和學校安排的助學經費將達到500億元,每年將有約400萬名大學生和1600萬名中職學生獲得各種形式的資助,平均每100名大學生中,就有20多人可以獲得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