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記者 周瑋 沈翀)昆劇《公孫子都》展現“古不陳舊、新不離本”的國之精粹,舞蹈《一把酸棗》呈現國家舞臺藝術最新成果,《黃土謠》等話劇大放異彩,川劇《易膽大》等地方戲曲爭妍鬥奇……在湖北舉行的第八屆中國藝術節上,一批創新劇目贏得觀眾青睞。
文化創新為文化發展注入了活力。聚首中國藝術節的文化界人士表示,十七大報告提出,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必將大大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産力,促進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深化體制改革 激發創新活力
紀念中國話劇百年之際的掌聲猶在耳畔,武漢人民藝術劇院編排的話劇《張之洞》又將在八藝節上亮相。院長劉復信心十足:“這齣戲一定會再次受到觀眾歡迎!”
劉復的信心來自武漢人藝的改革。股份制、製作人負責制、項目負責制等多種改革模式,將武漢人藝推向了市場。新機制激發了演職員工創造活力,一批優秀劇目不斷推出。《春夏秋冬》《三峽魂》獲“五個一工程”獎、《情係母親河》獲中國話劇“金獅獎”、《母親》獲中國戲劇“梅花獎”。劉復説:“創新帶來活力,創新開拓了市場。”
武漢人藝是文化體制改革的受益者。近年來,我國文化建設能贏得新的進步、開創新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文化體制改革的紮實推進。對此,廣大文藝工作者有著切身體會。
條件成熟的,進行轉制改革;重復設置、資源分散的,實行資源整合重組;對轉制條件還不夠成熟的一般藝術表演團體,積極創造條件,分步實施——近年來,各地對藝術表演團體改革進行的多種探索,理順了藝術院團內部機制,激發了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藝術創作和生産邁上了新臺階。
文化部直屬的國家藝術院團,廣開人才之路,夯實精品之基,在實現人才、精品“兩個多出”的同時,經濟效益大幅增長。2006年,當年演出收入達到1.2億元。
引導和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演藝業,民營劇團近年來發展迅猛,促進了演藝領域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局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民營文藝表演團體超過7000家,涵蓋戲劇、曲藝、歌舞、雜技、魔術、馬戲、木偶、皮影等眾多藝術門類。
“我國文化體制改革與創新進入了深化發展階段,各項制度改革都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新型的文化體制正在不斷形成之中。只要繼續堅定不移推進文化體制創新,就一定能消除原有計劃性文化體制的弊端,建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文化管理體制。”華中師範大學國家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傅才武説。
推進內容形式創新 增強吸引力感染力
“具有新世紀中國話劇里程碑式的意義”——這是專家學者對話劇《立秋》的評價。在八藝節舞臺,這樣的好作品並不鮮見。
“以反思精神審視歷史,在重現傳統的同時加入現代闡釋,藝術作品就有了鮮明的現實指向性。”十七大代表、《立秋》主演張治中説,觀眾給這些作品發自內心的掌聲,不僅是為演員的精彩表演叫好,更為戲中震撼心靈的細節而鼓掌,為一個個在人生長河中追求至善至美的靈魂而鼓掌。
近年來中國舞臺帶給我們的一連串驚喜,凝聚著編演人員對創新的執著。湖北省地方戲曲藝術劇院副院長楊建港説,創新,不僅體現在劇本的選材、立意上,體現在表演、音樂、舞美等二度創作中,不同藝術品種間相互借鑒、交融營造出的舞臺效果,更是令觀眾耳目一新。
舞劇《風中少林》巧妙地將中國武術與舞蹈相融合,少林武僧的精湛功夫、舞臺劇中難得一見的恢弘戰事場面與柔美的舞蹈、如歌如泣的愛情故事呼應,動靜結合、剛柔並濟;雜技劇《天鵝湖》將特技、魔術、雜技、雜耍等多種表演形式與舞蹈有機結合;舞劇《紅河谷》運用電影、芭蕾、多媒體等多種表現手法,演繹藏漢人民團結一心誓死捍衛國土家園的英雄氣概……
發展是最好的保存,創新是繁榮的保證。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以崑曲和京劇為代表的中國戲曲藝術,在一系列搶救、保護、扶持工程中,還形態于生態,轉危機為生機,讓老樹綻新葩,促幼芽續虬枝。文化部藝術司司長于平如數家珍:“在京劇《貞觀盛事》《廉吏于成龍》《宰相劉羅鍋》以及川劇《變臉》、呂劇《補天》、閩劇《貶官記》、桂劇《大儒還鄉》、豫劇《鍘刀下的紅梅》、眉戶劇《遲開的玫瑰》等精品劇目中,我們看到了傳統文化的滔滔活力和勃勃生機。”
著眼增強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必須推進內容形式創新。傅才武説,“在文化産業高速發展的時期,文化觀念的創新必須先於文化實踐,促進文化實踐的發展。面對新形勢,我們要敢於擺脫束縛我們的傳統文化觀念,樹立新的文化發展時代觀。”
“一種文化不可能憑空産生。本民族、外民族已經和正在創造的燦爛文化,都是我們進行文化創新的基礎。”中國對外演出公司總經理張宇説。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文化的創新,需要這種開闊胸懷與謙虛精神。
加大扶持力度 營造創新環境
因被冠以“國家舞臺藝術精品”的頭銜,現身八藝節的舞蹈《紅河谷》《風中少林》《一把酸棗》等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的精品劇目,吸引了更多關注。
藝術貴在創新,精品更是創新之作。由文化部和財政部聯合開展的“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進入第5個年度。自2002年起,國家投入2億元資金,分5年對舞臺藝術各門類的佳作予以資助,力爭使其通過進一步的打造、提高,成為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舞臺藝術精品。
西安話劇院排演的《郭雙印連他的鄉黨》作為30個劇目之一,初選入圍了本年度精品工程。“這對我們來説簡直是對藝術創作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目前精品工程獎勵的100萬元資金已經到位,我們將這筆錢用來購置一批演出設備,將其打造為名副其實的藝術精品。”西安話劇院院長翟衛國説,“此外,獲選後,我們還將獲得200萬元的政府獎勵,這些錢我們將會用來作巡演和下鄉演出的經費,將好劇帶到老百姓中間去。”
精品工程的意義,並不僅止于打造幾十個精品劇目。雲南省文化廳廳長黃峻説,它對我國文化建設和文化積累還有著更加深遠的影響。比如,其選拔機制不僅全面推動了舞臺藝術産品的生産,而且推動了這些産品的營銷;不僅促進了當下舞臺藝術的日益繁榮,而且實現著藝術精品的不斷積累。在精品工程的帶動下,藝術生産更加體現時代性、生活性,反映現實的生活,追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加大文化創新的獎勵扶持力度,是推動文化創新的一個有效手段。為此,第二屆文化部創新獎特意選在八藝節期間頒獎。
文化部創新獎得主、張家港市文廣局局長鄭國祥説:“這個獎項是對我們工作的一種激勵。儘管創新獎的評審,反映的只是文化工作者大力推動文化創新、爭取文化建設取得跨越式發展的某些片段,但從中可以看出,立志創新已經成為包括文化工作者在內的廣大文化建設者的普遍追求。”
“現在的文化寬容度越來越大,我們實踐藝術理想、進行藝術創新的舞臺很大。”福建歌仔戲《邵江海》編劇曾學文説,沒有沉下心貼近生活,感受生活,創新就會顯得很做作,無法感動自己更不可能感動觀眾。創新的主體是人,藝術工作者需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政府要把為文化創新營造良好的環境作為基本職責,努力使全社會的文化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讓各種創造能量充分涌動。”文化部副部長陳曉光表示。
這是一個推進文化創新的時代,它所展現的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璀璨前景。
(八藝節·新華時評)軟實力需要“硬功夫”
新華社武漢11月9日電(記者 田建軍) 在中國舞臺藝術精品薈萃的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期間,幾臺海外節目大受觀眾追捧,一時成為頗有喧賓奪主之勢的亮點。它們何以如此有觀眾緣,成為此間評論界人士的話題。但僅從這個現象來看,就可以看出從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高度來認識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在本屆中國藝術節上展示的作品,集中體現了近年來我國舞臺藝術的創作成就,一批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精品力作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是,也不難發現,有的作品主題陳舊、手法老套、內容拖遝、形式華而不實。由此聯想到,一些地方的文化建設只是作為地方和政府工作的點綴和陪襯,重視不夠,辦法不多,甚至違背文化發展的規律,要麼揠苗助長,要麼辣手摧花,再加上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風盛行,文藝作品難以讓觀眾滿意,也就不足為奇。
中央領導同志突出強調了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極端重要性,把如何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為一個重大而緊迫的課題,擺在了我們面前。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在世界各種文明中獨樹一幟,這成為發展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巨大優勢,但要把這種優勢真正轉化為在國家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勝勢,還需要再下一番“硬功夫”。
提高文化軟實力,思想要“硬”。過去在兩個文明建設中“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經常受到批評。這軟的一手,其實主要就是思想上的軟。觀念上不真正重視,也就容易把發展文化做成表面文章,文化發展就缺少後勁。這種不重視,在當前一些地方的文化建設工作中並不鮮見,不突破這種思想認識的局限,文化發展很難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要求。
提高文化軟實力,措施上也要“硬”。改革是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産力的根本途徑。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文化建設取得新的進步、開創新的局面,得益於文化體制改革的紮實推進。當前,還有不少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在制約著文化發展,改革還需要加大力度、加快進度、擴大廣度、增進深度,同時要不斷建立完善法律法規等配套措施,形成有利於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體制機制,讓文化的活力充分釋放。
物質生活日益富足的群眾對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産品充滿了期待。湖北省博物館從本月6日起免費向公眾開放,開館三天來,每天人流如潮。為了保障實現免費開放,湖北省政府撥出了3000萬元資金。這説明,只要抓文化建設的手“硬”起來,就能促進形成良好的人文環境。
“更加自覺、更加主動”,黨的十七大對文化建設提出的要求具有深刻的現實針對意義。按照這一要求,順應時代和實踐的發展,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以更深刻的認識、更開闊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大力加強文化建設,一定會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