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1月16日電(記者 姜帆、汪林義、蔡國兆)今年上半年,太湖發生藍藻危機。藍藻污水團退去後,江蘇省、無錫市立即出臺嚴厲措施進行污染治理。1月至8月,無錫市已關停496家化工企業;從2008年1月1日起,江蘇將實施被稱為“全國最嚴格”的環保標準《太湖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重點工業行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對太湖流域紡織、化工、冶金、造紙、電鍍、釀造等6大重點污染行業進行整頓,承諾在2008年底前淘汰2150家“小化工”。
江蘇省還決定太湖流域各市、縣將在新增財力中劃出10%-20%,專項用於太湖水污染治理。同時拓寬籌資渠道,力爭到2010年,太湖地區全社會環保投入佔GDP比重提高到3%以上。
《江蘇省區域環境補償辦法》即將出臺,對跨界水污染超標有了詳細的懲罰標準--上遊每超標1噸COD(化學需氧量),應向下游地區補償1.5萬元;每超標1噸氨、氮或磷,補償10萬元。若污染水體排放入太湖,補償費將統一上繳省財政,用於污染治理及生態修復。
事實證明,經濟發展不一定要付出慘重的環境成本。吸取發達國家和發達地區“先污染後治理”的教訓,江蘇一些城市正在探索一條環境友好型發展的新路。
被稱為蘇南“四小龍”之一的常熟市,就做到經濟高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並行不悖。2006年,常熟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同時也跨入了首批“國家生態市”行列。連續5年,常熟在保持GDP年均21.3%增長的情況下,做到主要污染物指標年均下降5%。按照規劃,到2020年,常熟將實現資源與能源消耗的“零增長”。
對生態建設的重視給常熟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近5年來全市生態建設累計投入80億元,而去年常熟旅遊收入也超過了80億元。常熟的事實證明,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並非“冤家對頭”,環境友好照樣能促進經濟發展。
不但是發達城市,“後起之秀”也開始繞開“先污染後治理”的陷阱。位於長江口北岸的新興城市南通,近年來GDP增速位列江蘇前茅,其主要污染物排放卻逐年下降。
南通市市長丁大衛告訴記者,南通近年來經濟增長規模上去了,能耗、排污總量和單位排污強度都下來了。去年,南通COD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降幅達到了3%和6%。
創造這樣的成績,南通靠的是實幹加創新。2001年,南通完成了我國首例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環保部門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無形之手”的作用,在排放指標總量範圍內為供需雙方牽線搭橋,成為實現保護環境與經濟發展雙贏的有效管理手段。
通過市場配置資源,吸引民間資金投入環保産業,也是南通的創舉。南通如皋市近年來大力推廣BOT項目籌措資金進行環保建設,即由民營企業投資公用設施,享受一段時間的經營收益後轉交給政府。據統計,從2002年開始,如皋市通過BOT渠道,已經成功吸納各類治理污染資金11.5億元,有力地支撐了當地的環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