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水利部獲悉,水資源評價的最新成果表明,近年來,中國南方地區河川徑流和水資源總量有所增加,增幅接近5%,而北方地區水資源量明顯減少,其中以黃河、淮河、海河和遼河地區最為顯著,資源總量減少了12%。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全國缺水近400億立方米。
那麼,中國的基本水情如何,水資源綜合調控能力怎樣?記者就此採訪了水利部部長陳雷。
水資源與水環境保護面臨挑戰
記者:據悉,水利部日前發佈了水資源評價的最新成果。請問部長,中國的基本水情如何?
陳雷: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水土資源與生産力佈局不匹配,這是中國的基本水情。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中國水資源條件發生明顯變化,極端水旱災害事件呈頻發與併發趨勢。由於長期粗放的增長方式,正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階段的中國,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水資源與水環境保護面臨嚴峻的挑戰。
一是淡水資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全國缺水近400億立方米。
二是飲用水安全形勢嚴峻。全國廢污水排放總量不斷增長,大量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未經處理就排入水體,農業生産中化肥和農藥過量使用,污染了水環境。監測評價的湖泊中有一半處於富營養化狀態。全國還有2.8億農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標準的飲用水,一些城市的飲用水問題比較突出。
三是局部水生態系統失衡。部分地區用水量已遠遠超過水資源可利用量,一些河流發生間歇性斷流或常年斷流,河流功能衰減,部分河段功能甚至基本消失;全國已形成164個地下水超採區,總面積達到19萬平方公里,年均地下水超採量超過100億立方米,部分地區已發生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現象。
水資源綜合調控能力提高
記者:面對這樣嚴峻的形勢,中國的水資源綜合調控能力又如何?
陳雷:目前,我國水資源綜合調控能力已得到提高, 全國水利工程實際供水能力達到6591億立方米,到2010年, 將新增年供水能力400億立方米左右,基本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
中國在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和節能減排方面也已取得顯著成效。正在規劃和建設的南水北調工程,將從根本上緩解北京、天津等華北地區和西北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和生態環境惡化狀況。區域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進程加快,水資源區域分佈嚴重不均勻狀況將逐步得到改善。
中國政府還把建設節水防污型社會作為解決中國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問題的根本出路,在100多個城市開展試點,全國用水效率和效益得到明顯提高,按2000年不變價計算,2006年全國萬元GDP用水量比2000年下降了41.8%,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00年下降了39.2%,用水增長速度得到有效控制,全國總用水量年均增長不到1%。
通過加強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黃河已實現了連續8年不斷流;對黑河流域、塔裏木河流域實施的綜合治理和水資源統一調度,使流域下游地區生態得到了修復;扎龍濕地補水等生態補水工程,拯救了生態和珍稀動物。
重點從四個方面積極推進
記者:圍繞中國“十一五”期間的水資源目標,水利部將重點推進哪幾方面的工作?
陳雷:中國水資源節約保護的目標是:到2010年單位GDP的用水量比2005年降低20%以上,重點地區河段的水污染以及地下水嚴重超採區的超採趨勢得到有效控制。“十一五”期間,中國將每年解決3200萬人、5年共解決1.6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重點解決205個水量不足或水質尚未達標城市和350個問題突出的縣級政府所在地城鎮飲用水安全問題。為此,水利部將重點推進四個方面的工作:全力保障民眾飲水安全;大力推進節水防污型社會建設;有效約束水資源的過度無序開發;切實加強水資源保護和生態治理。
——今後將多渠道落實建設資金,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長受益,加快解決高氟水、高砷水、苦鹹水、污染水,讓廣大農民群眾早日喝上“放心水”。與此同時,落實《全國城市飲用水安全保障規劃》,加強城市飲用水水源的保護,建立水源地保護監管的長效機制和飲用水水源區管理制度,完善重大水污染事件快速反應機制,保障城市居民飲水安全。
——抓緊制定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推進水權轉換,建立國家水權制度。健全取水許可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繼續完善以水功能區管理為重點的水資源保護制度,完善水價形成機制,健全節水配套法規體系。
——制定流域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控制性指標,對水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保證重點缺水地區、生態脆弱地區的用水需求,探索建立生態用水保障和補償機制。
——進一步完善水功能區管理制度和水功能區劃,提出分階段控制方案。加強水功能區監測和信息管理,加強南水北調工程水源區和輸水沿線及承擔供水任務的大中型水庫的水資源保護,繼續實施首都水資源保護和塔裏木河流域、黑河流域生態綜合治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