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不能幹“有增長無發展”的傻事
——“生態文明”向中國發展提出新要求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 董峻)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將“建設生態文明”作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之一,這是黨中央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最新闡述。
在中國大步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之路邁進之時,無論是産業結構、增長方式還是消費模式,無論是單位、企業還是個人,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正在成為共同要求。
“生態文明”凸顯以人為本
十七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産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這是為廣大人民群眾謀福祉理念的重要體現。
“過去許多地方單純將GDP增長等同於經濟發展,將重化工業過度發展作為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唯一途徑。這樣的想法現在也不鮮見。”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日前表示,科學發展觀絕不僅僅是單純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踐行科學發展觀要義之一是推進建設生態文明。這充分體現了生態文明對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看來,建設生態文明有另一層涵義--“生態文明是指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的關係,建設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取得的物質、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總和。”賈治邦説,建設生態文明要著力建設和保護好森林、濕地、沙漠等生態系統,構建結構合理、功能協調的生態體系。
“生態文明是‘以人為本’思想的突出體現。”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東亞學院東亞政治研究所所長辜學武認為:“以經濟為主軸的發展觀現在又增加了兩個翅膀,一個是‘社會和諧’翅膀,一個是‘生態文明’翅膀。這有助於避免市場經濟發展的盲目性,把市場經濟發展人文化,是很好的想法。”
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顧海良,則從文化角度對“生態文明”有獨到看法--生態文明不僅要從産業結構、經濟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等經濟學、社會學方面來思考,更要從人文關懷的視角來看。“生態文明不僅是長遠的民生問題,更是一種文化觀念體系。”
“生態文明”之路雖艱必行
僅是今年,環境事件就頻頻出現——4月以來,太湖藍藻持續暴發,貢湖飲用水源一度出現污染,巢湖、滇池、三峽庫區支流等流域也不同程度地出現藍藻水華;7月初,江蘇沭陽飲用水源地遭受污染,城區供水被迫關閉,城區20萬人口飲水用水受到影響……
還有環境“慢性病”——全國沙化土地面積達174.3萬平方公里,涉及全國30個省(區、市)的841個縣(旗),近4億人口的生存與發展受到威脅;北方地區水資源量明顯減少,以黃河、淮河、海河和遼河地區最為顯著,部分流域週期性水資源短缺加劇。正常年份全國缺水近400億立方米……
從2003年起,中國經濟始終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長速度。但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的現狀尚未得到遏制。數據顯示,去年中國GDP總量佔世界總量的5.5%左右,但是為此消耗的標準煤、鋼材和水泥,分別約佔全世界消耗量的15%、30%和54%。 上半年,全國除北京以外的其他地區都沒有完成單位GDP能耗降低率的目標任務。
“這種增長格局,不僅使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的危險進一步增大,而且使節能減排工作面臨更大的壓力。”發展改革委主任馬凱不久前表示,經濟快速增長消耗大量能源資源,一些地方過度開發、不計代價發展的惡果不斷暴露,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遠遠超過環境容量,環境污染正在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重要制約因素。
環境違法行為普遍存在,成為環保工作的一大挑戰。環保總局對淮河、海河、黃河、長江及重點湖泊進行的專項檢查情況表明,違法排污問題十分突出。在11個省區的126個工業園區中,有110個存在違規審批、越權審批、降低環評等級等環境違法問題;在75家城鎮污水處理廠中,有38家存在運轉不正常、處理不達標或停運的現象;在529家企業中,有234家企業存在環境違法行為。
“不計成本的快速發展,違背了正常的發展規律,破壞了生産力,就會遭受高污染等後果懲罰!”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主任費雲良認為,科學發展觀是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最新認識,只有靠科學發展,才能推動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生態文明”引領中國踏上綠色大道
洞庭湖區曾一度出現嚴重的造紙污染,局部水質因此一度下降到地表水劣五類標準。在實施污染整治和結構調整後,洞庭湖水質由五類、劣五類變成現在的三類,絕跡多年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江豚最近又重現洞庭湖。
洞庭湖治污效果初現,是各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一個縮影。
“十一五”規劃已確定,到2010年單位國民生産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森林覆蓋面達到20%等指標,要求通過五年的努力,改善重點地區和城市的環境質量,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基本遏制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為此,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發佈了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從生産、流通、消費、分配等各個環節提出了45條政策措施。各地也紛紛出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
黑龍江制定了節能減排綜合性目標方案,與各地市和主要用能單位簽訂節能減排目標責任書,制定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內的項目建設時間表,並納入各級領導幹部目標考核體系。
老工業基地遼寧推進建設“生態省”,計劃到2025年重點建設6大生態區。整體投資規劃總額為2400多億元,是遼寧重要的戰略工程。今年起投資73億元,先行實施為期3年的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污染整治行動。
貴州將“環境立省”戰略放在五大發展戰略首位,明確要求“樹立保住綠水青山也是政績的理念”。全省目前已有300多家黃磷、鐵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企業被關閉。
農業大省山東最近實施了“兩減三保”農業污染控制計劃,即減少農藥、減少化肥,保産量、保質量、保環境,並提出到2010年全省杜絕高毒、高殘留農藥使用,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煤炭大省山西明確提出“不要污染的GDP,不要帶血的煤”,打響了生態保衛戰。上半年山西減排二氧化碳幅度位居全國第一。一批煤炭企業實現了煤電一體化,煤化工蓬勃發展,還涉足新材料和新能源領域。
人們有理由相信,建設生態文明,既是為中國人民謀福祉,也對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必將對中國和全球的生態文明建設産生積極而重大的作用。
制度建設加力 夯實資本市場和諧發展基礎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趙曉輝、李文川)“開弓沒有回頭箭。”這是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2005年推出股權分置改革政策時面對證券市場劇烈震蕩時反復強調的一句話。目前,這場中國資本市場歷史上最大的制度變革已順利進入尾聲。
而隨著中國證監會稽查總隊近日宣告成立,經歷重大改革之後的中國證券執法新體制也初步形成。
分析人士稱,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解決了長期影響中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重大歷史遺留問題。與此相適應,今年以來,隨著包括“新型執法模式”在內中國資本市場的各項制度、法律法規建設的全方位跟進,制約資本市場發展的一些制度性問題正逐步解決,我國資本市場和諧發展基礎漸漸得以夯實。
市場活力大大激發
去年以來,中國資本市場通過制度性變革的努力與經濟增長催化出了高成長業績。2006年,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值從年初的3.06萬億元左右,發展為年底的9.5萬億元,從原來的全球新興市場第四位變成了新興市場第一位。
2007年以來,市場穩步發展,滬深證券交易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15日,滬深兩市總市值超過31萬億元,短短的兩年時間市值增長了10倍。按照2006年我國的GDP總額21.087萬億元來測算,目前股票市場的總市值超過GDP總額約10萬億元。A股市場不僅在極短時間內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新興市場,也是全球最活躍的市場之一。
資本市場的活力喚醒了投資者的熱情。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數據顯示,目前,滬深兩市總賬戶已經超過1.3億戶,A股賬戶超過1億戶。這其中,機構投資者的比例在增加,持股佔流通市值近半壁江山。
隨著各項制度的完善,我國股票市場的融資功能也進一步發揮。去年以來,境內市場累計籌資超過7000億元,而此前5年的累計籌資也只有3986億元。同時,上市公司通過並購、重組等市場化運作,存量資産質量逐步提高,資源配置作用顯著增強。
“目前中國股市的市場規模、結構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市場功能不斷健全,直接融資功能得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能力明顯提高。中國股市正呈現經濟‘晴雨錶’的作用。”監管層這樣定義股權分置等系列制度改革後中國股市的新變化。
制度日趨規範完善
自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破冰以來,以股改為核心的一系列資本市場制度性改革取得重大成功。在堅持法治先行的原則基礎上,我國資本市場逐步探索出了一條符合“新興加轉軌”市場特色的立法道路,以2006年1月1日新公司法、證券法的實施為契機,資本市場法律規則體系得到了全方位的梳理和重構,形成了以證券法、公司法、證券投資基金法為主體,證券期貨類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範性文件和自律規則相配套的、比較完備的、多層次的法律規範體系。
與此同時,中國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也出現了巨大改觀:
——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解決了長期影響中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重大歷史遺留問題。市場基礎制度層面與國際市場不再有本質差別。
——發行體制的市場化改革進展順利,中行和工行等藍籌股的成功發行,已經證明了更加市場化的發行體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上市公司清欠的順利推進和激勵機制的引入,將進一步完善中國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今年,證監部門開展了加強上市公司治理的專項活動,以增強上市公司的獨立性,規範日常運作,提高透明度。
——證券公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今年9月,歷時3年的券商綜合治理結束。104家正常經營的證券公司各項風險控制指標均已達到規定標準。在綜合治理期間,共31家高風險公司得到平穩處置,清理賬戶1153萬個。與此同時,指導、支持有關方面對27家風險公司實施了重組,使其達到持續經營的標準。
——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在中國資本市場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全社會對資本市場重要性的認識逐步提高,資本市場從此真正走入中國的千家萬戶,成為中國越來越多家庭理財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完善各項制度的同時,證券期貨一線監管職能進一步強化,協同監管效果顯著增強。證監會稽查總隊近日宣佈成立,隨之而進行的是中國證券執法體系的重大改革。
按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的話説,儘管中國的資本市場還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在政府和市場的共同推動下,中國在法律制度、交易規則、監管體系等各個方面,都建立起了一個基本上與國際標準相符合的資本市場。
法制建設任務繁重
迄今為止,資本市場被證明是人類經濟社會資源配置最為有效的一種制度安排,也是市場經濟的最高形式。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想像空間,但對管理層而言,在當前資本市場的市值、交易量、開戶賬戶和融資量等不斷增長以及影響資本市場的外部因素更為多樣化和複雜化的挑戰面前,強有力的制度建設將會比過去任何時期都顯得迫切。
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近日在為《中國資本市場法制發展報告(2006)》作序時也坦言,中國資本市場法制建設任務非常繁重。
尚福林指出,隨著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的加強,市場發生了轉折性變化,但是影響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內外部制約因素沒有發生根本改變,資本市場建設不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基礎性制度薄弱的問題仍然突出,“新興加轉軌”的基本階段性特徵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我國資本市場總體上還處在繼續夯實發展基礎的階段。他強調,資本市場法制建設也需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不斷注入新的內涵與活力。
分析人士指出,與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相比,現階段我國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建設有五方面有待完善:市場産品不夠豐富,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比例不合理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市場結構比較單一,多樣化的投資融資需求還沒有得到有效滿足;面對市場的迅速發展,進一步提升市場運行安全和效率的任務依然艱巨;隨著市場發展,違法違規和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行為呈現新特點;新入市個人投資者增長較快,對市場風險缺乏足夠認識。
來自證監會提供的信息表明,今後將圍繞加強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進一步提高市場監管水平、進一步加強投資者風險教育工作三個方面夯實資本市場和諧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