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11月26日電(記者楊步月、褚曉亮)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強調,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體系,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努力使全體人民病有所醫。
近日,記者在我國農業大省吉林省採訪發現,隨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廣泛實施,農民看病也可以像城裏人一樣報銷了,“小病拖、大病扛”現象正在農村成為歷史。
農民:一年繳10元最高報銷3萬元
“沒有新農合,我活不到現在。”吉林省九台市西營城鎮石人溝村農民杜海江告訴記者,他是全村“新農合的最大受益者”。作為全國首批4個新農合試點省份之一,吉林省于2003年9月起在九台市等6個縣(市、區)正式啟動新農合試點工作。“我們村有900多戶、3500多人,當年有81%的人參合。年底,我突發急性胰腺炎,治療花掉兩萬多元。沒想到,給我報銷了5000元。”杜海江説,第二年他看病花了3萬多元,報銷7000元;第三年花了近3萬元,報銷1.1萬元。這3次住院都是按照當年的大病封頂線標準報銷的。
“我家5口人,地裏一年收入也就幾千元,哪兒看得起大病!有我現身説法,今年全村參合率超過92%。”45歲的杜海江説。
九台市西營城鎮榛秸泡村農民李貴臣告訴記者,他和老伴參合3年了。今年老伴做白內障手術花了4000多元,報銷了六七百元。“雖然錢不多,感動人心啊!”
四平市梨樹縣白山鄉大泉眼村農民馬國慶因為其母的心臟搭橋手術用去10萬元,家裏一下子從“富翁”變成了“負翁”。按照吉林省今年新農合大病報銷封頂線標準,馬國慶拿到了3萬元補償,他激動地表示:“胡總書記説要讓老百姓病有所醫,我看這話兒一點不假。”
鄉鎮衛生院:重現生機
推開西營城鎮衛生院的大門,“九台市西營城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繳費支出情況一覽表(2007年)”赫然在目。只見上面寫著--全鎮總人口數21979人,參合人數19132人,參合率87%,繳費總金額179970元。
在這張表格斜對面的墻上,挂著“2007年參合農民報銷公示(10月份)”。記者摘抄如下:“榆樹崗村五社王繼民腦瘤手術,住長春市二院,花12668.69元,報3882.20元……”該院院長李顯魁説,他們對全鎮參合農民報銷情況一個月公示一次,目的有兩個:一是增加新農合基金使用透明度;二是通過個案宣傳讓農民真正看到參合的好處。
“農民參合積極性高漲,給我們這個瀕臨倒閉的衛生院帶來了生機。”李顯魁説,2003年9月該院成為新農合定點醫院,此前全院12個科室每天接診患者20人次左右,每年總收入約為50萬元,人均月工資僅有400元左右;今年預計總收入達100萬元,人均月工資達900元。“此外,政府無償給我們添置了X光機、搶救床、半自動生化分析儀等設備,使得過去做不了的診療項目現在能做了,方便了當地群眾。”
據九台市衛生局局長李顯峰介紹,全市確定了27家鄉鎮衛生院為新農合定點醫院。實施新農合前,受財政投入不足、專業技術人才匱乏、農民健康意識差等因素影響,多數醫院處於癱瘓狀態。如今,這些醫院的門診量和病床使用率均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
吉林農民一年看病少花數億元
吉林省人口2700萬,其中農民佔到1400多萬。為了有效遏制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吉林省將建立新農合製度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一件大事來抓。截至目前,全省新農合製度覆蓋面已達100%。
來自吉林省衛生廳的最新數字顯示,今年1月-9月,全省共有1162.46萬名農民參合,佔農業人口總數的82.04%。其中,有220.86萬名參合農民受益,佔參合農民總數的19%。全省共支付補償資金32489.51萬元,佔年度籌資總額的55.79%。也就是説,今年前9個月,全省有超過220萬名農民看病少花了3.2億多元錢。
吉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主任葉成華説,為方便參合農民就醫,吉林省出臺了免掛號費、減20%的檢查費等優惠政策;設立了門診家庭賬戶,農民一年可從門診取得價值8元錢的藥品;提高住院醫藥費用補償比例,封頂線增加到每人每年3萬元,在年終有結余時,對大病患者實施二次補助;在全國率先探索“一站式辦公”“即時結算報銷”等服務新模式,力爭做到“在哪兒住院、在哪兒報銷”“當天出院、當天報銷”。
同時,制定了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定點醫療機構管理辦法(試行)》《藥品目錄(試行)》《診療項目目錄(試行)》《醫療機構違規處理辦法(試行)》等條例,加強新農合管理,提高了廣大參合農民的受益水平。
新農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讓農民看得上病,就是要求便捷;看得起病,就是要求價廉;看得好病,就是要求健康有保障。”吉林省衛生廳廳長李殿富這樣解釋説。
李殿富説,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一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並強調這項制度要覆蓋城鄉全體居民。“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有責任把保障農民兄弟的健康當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關係千家萬戶幸福。李殿富認為,醫療衛生事業是破解“三農”問題的一把鑰匙,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施新農合是符合中國國情、以人為本、解決9億農民健康問題的最佳選擇。
“當然,落實、完善新農合製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李殿富指出,首先,要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機制,加大新農合補償標準,因為相對於迅速增長的醫藥費用,農民每人每年幾十元的籌資水平實在是杯水車薪。其次,增加財政投入,改善農村基層醫療機構辦醫條件,加快人才培養力度,提高農村基層醫療機構診療水平,使農民真正實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
針對個別地方農民參合積極性不高的問題,長春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主任王彥會等人建議:通過深入宣傳,呼籲農民增強與他人共濟的意識;簡化報銷手續;加強定點醫療機構管理,杜絕過度診療、虛假報賬等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