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巡禮:“綠色崛起”看江西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0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南昌12月3日電(記者 徐金鵬 劉菁)種糧多、山水好,這是長久以來外界對江西的大致印象。近年來,江西更是堅定不移地走在“綠色崛起”的道路上,一個傾力於生態文明建設和民生工程的中部省份的形象更加生動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從就地産糧到造地增糧:一字之差看統籌觀

    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西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從未間斷過糧食凈調出的省份,在糧食保障方面為國家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然而,長期以來的工業短腿狀況,極大地制約了江西經濟的快速發展,加速工業化勢在必行,而農業投入産出比較低又使得農村許多青壯勞力外出打工。

    面對新一輪糧食生産波動,怎麼辦?2003年夏收之後,江西以胸懷全國的大局觀和促進三大産業協調發展的統籌觀,果斷提出了通過一年努力實現江西“糧食種植面積、糧食總産和農民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10%”的目標。國家在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中,對中部地區作出了四大基地的定位,其中第一條就是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産基地。確保糧食産量只增不減,既是發展江西農業的需要,更是保障全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山上建綠色銀行(造林)、山下建優質糧倉(種糧)”,近幾年來,江西以實際行動證明了抓糧食生産不動搖的決心。2004年,江西糧食生産“三個10%增長”的目標翻番實現。今年,江西糧食總産預計達到160.4億公斤,是自2004年以來連續第四年創下年糧食總産新高。

    就地抓産糧已見成果,造地促增糧更是江西在統籌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創新。隨著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加快,一些耕地被佔用。而與之相對,江西還有一批宜耕閒置地。2007年初,一項“造地增糧富民工程”在贛鄱平原拉開。以“不影響行洪泄洪、不造成水土流失、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原則,江西決定用5年時間開發宜耕未利用地30萬畝,整理耕地350萬畝,“無中生有”新增有效耕地面積約40.5萬畝。沒有圍湖造田、沒有開山造田、沒有砍樹填塘,到今年11月底,江西已開工造地9萬畝,新增耕地近8萬畝。

    江西省國土資源廳介紹説,“造地增糧富民工程”將實現江西耕地面積、糧食總産、對國家糧食安全的貢獻、農民收入、森林覆蓋率、發展後勁“六個增加”,農民是最主要的受益群體。位於鄱陽湖平原的余幹縣烏泥鎮,農民吳姚根和村民們踴躍參加了整地工程。他興奮地告訴記者,如今他家的10多畝田可以改種兩季稻了,一些過去無法利用的地勢過高或太低的小塊地,現在也可以種水稻了。

    鞏固農業發展地位,根本途徑就是要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産力,解除落後的生産關係對生産力的束縛。自2003年起,江西、福建等省在全國率先啟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將山林分權到戶,展開了繼聯産承包責任制之後又一場深刻的農村體制改革。截至11月底,江西94%的山林分到641萬多戶林農手中。林改前,江西農民人均年林業純收入只有278元,而去年就已達到490元。銅鼓縣排埠鎮永豐村村民林兆仁説:“山上那一百多畝分給我的林,就是我家的綠色銀行。”

    從“承接長珠閩”到“對接長珠閩”:方式之差見發展觀

    江西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明顯,是唯一一個與長珠閩這三個經濟活躍區域相連的省份。江西的銅、鎢等33種礦産儲量居全國前3位,水、電等資源和礦産一樣豐富,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江西越來越為沿海投資商所青睞。融入長珠閩,爭取做沿海産業梯度轉移的最佳落點,成為江西謀求快速發展的路徑。然而,隨著産業轉移的推進,一些“五小”企業和環境污染型、資源消耗型企業意欲進入江西,一些追求眼前利益的基層政府也樂意對它們敞開大門。在這種背景下,江西迅速將對外開放主戰略從“承接長珠閩”改為了“對接長珠閩”。

    動一字而牽全局。承接是被動接受,來者不拒,撿到籃裏都是菜,其結果是影響可持續發展,消耗了資源能源,破壞了生態;而對接則是相互配套,不是簡單地招商引資而是精心地招商選資,從對資金、項目的選擇開始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山清水秀的江西,在加快中部崛起步伐的過程中,堅定不移地選擇了一條“綠色崛起”之路。從2001年推出招商引資“三不原則”——堅決不準引進破壞生態環境的項目、危害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項目、涉及“黃賭黑”的項目,到2003年叫響“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江西的金山銀山”,再到2005年明確“建設創新創業江西、綠色生態江西、和諧平安江西”的“十一五”規劃目標,而後又在今年大力推進綠色生態江西十大工程建設和七大環境專項整治行動,江西進入新世紀以來一條清晰的謀求“綠色崛起”的主線躍然眼前。

    在南昌城東有個天香園,不知從何時起,上萬隻鳥兒棲息於此,形成獨特的“城市鳥島”。南昌市因此專門辟出一條“鳥道”,規定在鳥兒的遷徙路線上不準建高樓、不準建工礦企業,並劃出黃金寶地將天香園面積從150畝擴大到1260畝。優良的生態贏得了自然生靈的垂愛,生靈們的光臨又為市民帶來了身心的愉悅。

    從被動保護生態到主動構建生態文明,江西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在一步步深化,實踐又好又快發展的探索在一步步推進。2007年8月,江西省建設廳、林業廳等部門分別與省政府簽訂了一份目標責任書,他們將分別負責創建生態工業園區等十大綠色生態工程。工程的目標是經過若干年努力實現“五個零排放”: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水零排放,主要河流幹流源頭保護區污水零排放,工業園區不達標污水零排放,十一個設區市城區不達標污水零排放,城市中心區有毒有害氣體零排放。圍繞生態建設,考核機制也在改變。江西省政府對各設區市政府設定了600分的年度考核總分,其中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項目各佔110分,在考核各項中所佔比例最高。

    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鎢業是個例證。被譽為“世界鎢都”的江西贛州一度對鎢礦實行“有水快流”政策,造成亂採濫挖,不僅金飯碗變成了泥飯碗,而且影響了環境。近幾年來,贛州一邊實行鎢精礦的保護性開採,一邊推動精深加工促進産業升級。如今,贛州鎢精礦産量從7年前佔全國一半下降為30%,但規模以上鎢企業的銷售收入比7年前增長了14.5倍,佔全國鎢工業銷售收入的35%以上。

    新增財力從投項目到向困難群體傾斜:方向之差見民生觀

    2007年1月25日,時任江西省代省長的吳新雄正面對省人大代表作政府工作報告。當説到今年政府將拿出44億元新增省級財政資金辦好52件民生工程實事時,台下有一些代表曾捏著一把汗:過去新增財力大都投向工程項目,現在拿去辦這麼多實事,能不能兌現?

    就在半個月後的2月10日晚,在南昌電視臺演播大廳的直播現場,人們親眼見證了200位中低收入家庭經公開搖號成為首批經濟適用房住戶,第一個中簽的陳春艷連聲説“感謝政府”。透過年終盤點,人們更是看到52件實事樣樣兌現,僅今年前9個月就有超過4000萬人次的群眾從52件實事中受益,民生工程實際投入47億多元。

    2007年,江西安置“零就業家庭”就業18572戶,實現了“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

    2007年前9個月,江西發放就業小額貸款扶持了8.79萬人創業,帶動26萬多人就業,使得江西自2005年開始實施的“全民創業”工程進一步推進;

    2007年,江西對城鄉義務教育實行“兩免一補”,成為全國少數幾個對城市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進行改革的省份之一;

    2007年,江西有4385戶中低收入家庭獲得經濟適用房購買資格,符合條件的低保家庭全部享受到廉租住房。

    ……

    新增財力向困難群眾傾斜、向農村傾斜、向基層傾斜、向社會事業傾斜,成為江西一以貫之的財政政策。今年江西財政收入有望較上年增加120多億元,在部署來年工作時,江西再次堅定承諾:“項目建設交給市場,民生工程政府辦”,新增財力不搞高樓大廈、豪華賓館等項目建設,而要用其中的100億元推進新一輪民生工程,讓城鄉困難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

    江西省財政廳介紹説,明年直接用於民生特別是解決困難群眾生活的新增財力約為70億元。2008年,江西將把農村低保人數由現在的100萬擴大至150萬;將把全省農民全部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範圍;將把新增農村低保對象全部納入農村醫療救助範圍;將把全省城鎮居民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範圍……

    經濟發展了,老百姓逐漸富裕了,而山還是那麼蒼翠,水還是那麼清澈,空氣還是那麼清新,這就是追求“綠色崛起”的江西美好的願望。

 
 
 相關鏈結
· 江西出口通道拓寬 打通江西—東盟快速物流通道
· 江西全力支持汽車産業發展:強化服務 加大信貸
· 吳新雄23日宣佈中國江西首屆農業博覽會開幕
· 吳新雄考察武吉高速公路和大萬一級公路建設情況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