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印度尼西亞巴厘島12月9日電(記者齊紫劍 林小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正在進行中。歐盟代表團發言人梅茨格説,中國宣佈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方案,對於氣候變化問題的態度是認真的。他的這一見解在會議期間得到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自然基金會、德國觀察組織、美國氣候行動網絡官員等方面的積極回應。
“不能要求中國承擔和我們同樣的義務”
國際輿論一度比較關注中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但一個基本事實目前已很清楚:中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不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為改善人民生活質量,中國的“發展排放”在一定時期難免會有所增加。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中國生産的商品為世界多國享用,但卻承受著“轉移排放”帶來的越來越大的壓力。
德意志銀行環境專家埃裏克·海曼意味深長地説:“作為一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5倍于中國的國家的居民,我沒有資格對中國指手畫腳。在德國,沒有人挨餓,我們大家都開汽車,都乘飛機去外國度假,我們的生活水平遠遠高於普通的中國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不能對中國的環境措施評頭論足。”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一份由英國政府出資進行的研究報告指出了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一個不易為人知曉的事實:在中國排放的溫室氣體中有四分之一來自發達國家從中國進口的産品的生産過程,這相當於西方國家把廢氣排放變相“出口”到中國。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最近指出,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中國與歐盟有著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我們不能要求中國和印度這樣的國家承擔和我們同樣的義務”。
中國“向世界展示了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行動”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博埃爾在巴厘島説,《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內容,中國“向世界展示了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行動”。
德博埃爾的看法得到學者們的回應。西班牙馬德里孔普盧棟大學教授巴勃羅·布斯特洛撰文説,中國發佈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這一文件對全世界來説都至關重要。中國將不會選擇建立在能源和其他自然資源高消費基礎上的發展道路,中國將繼續沿著“能源低消費、低排放量、高效和高生産力”的道路發展。
他認為,雖然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它拒絕盲目、無視環境破壞的工業化發展道路。方案明確了中國對於一個發展中國家首要任務所持的立場,以及全球各國在應對氣候變暖問題上應承擔的責任,方案明確表示中國將以負責任的態度處理這一問題。
中國將在對抗全球變暖運動中作出重大貢獻
法新社在最近的一篇報道中講述了北京延慶一家農戶使用太陽能吸熱板、新型環保爐灶的故事。報道説,這家農戶生活的地方碧空如洗,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向生産這款新型爐灶的公司頒發了艾希頓獎,這個知名的英國獎項是為表彰全球尖端的可持續發展技術而設立的。報道指出:“中國有可能成為在對抗全球變暖運動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國家之一。”
在巴厘島會議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説,中國太陽能産業規模位居世界第一;“21世紀可再生能源政策網絡”説,中國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發展迅速,小型可再生能源項目正融入中國農村能源體系。
前不久,位於華盛頓的獨立機構世界觀察研究所發表的報告説,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行業正迅猛發展,很可能達到甚至超過其預定目標;中國在太陽能和風能方面的投入很大,這兩種能源在中國發展迅猛,這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該機構高級研究員埃裏克·馬丁諾特指出,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國政府有相關的政策,企業有相應的技能,中國可能會成為該行業的領導者。他的一位同事這樣描述道:“中國正朝著更清潔和可持續的能源來源前進,這個趨勢還有可能加速。”
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世界在注視中國,中國必將以自己的行動影響世界。
32國貿易官員就氣候變化問題進行非正式對話
新華社印度尼西亞巴厘島12月9日電(記者張小軍 高寒青)32個國家的高級貿易官員8日到9日在此間就氣候變化問題展開非正式對話,各方就氣候變化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係等問題展開討論。
印度尼西亞貿易部長馮慧蘭9日在閉幕發言中説,這是各國的高級貿易官員們第一次開會討論氣候變化問題。
與會代表的發言主要涉及三個方面:貿易和氣候變化所面臨的課題;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中的機制和政策;貿易和氣候變化的共同目標。
與會代表達成了五項共識:在多哈發展議程中增加環境內容;繼續深入研究國際貿易發展與氣候變化之間的關係;在國際貿易和氣候變化問題上,增加高層交流和互動;鼓勵未來的氣候變化大會主辦國倣照印度尼西亞的做法,就國際貿易與氣候變化問題提供不同國家間的對話平臺;加強貿易部門與氣候變化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換機制。
代表中國參加此次非正式對話的商務部國際經貿關係司副司長張克寧説:“這次非正式對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有助於提高各國對貿易與氣候變化之間關係的重視,並加強研究。我們希望通過各國努力,能夠找到既促進貿易又有利於遏制氣候變化的方法。”
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拉米在會上發言説,要調整貿易規則,從而有助於遏制溫室氣體排放,但必須在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協議的框架內採取相關措施。
借200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舉辦之機,來自32個國家的高級貿易官員和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的代表,8日到9日就氣候變化問題展開非正式對話,以交流各方在國際貿易和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看法。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頒布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5月3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決定頒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規定,以及中國國情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按照國務院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有關部門和幾十名專家,歷時兩年,編制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國家方案》回顧了我國氣候變化的狀況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不懈努力,分析了氣候變化對我國的影響與挑戰,提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指導思想、原則、目標以及相關政策和措施,闡明了我國對氣候變化若干問題的基本立場及國際合作需求。我國的《國家方案》是發展中國家頒布的第一部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中國代表呼籲各國真誠合作 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新華社突尼斯11月18日電(記者劉順)中國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于慶泰18日在突尼斯呼籲各國真誠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于慶泰在突尼斯舉行的非洲和地中海地區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國際合作研討會開幕發言中指出,氣候變化關係到各國發展、人類生存和地球未來,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挑戰。本次會議表明非洲和地中海地區國家正為應對挑戰作出努力。
12月5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博埃爾(右)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 新華社記者 段卓力 攝
聯合國官員:北京"綠色奧運"戰略將産生積極影響
新華社印度尼西亞巴厘島12月5日電(記者齊紫劍 高麗)《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博埃爾5日説,北京舉辦“綠色奧運”的戰略將為許多國家作出榜樣。
正在此間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德博埃爾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北京以環境友好的“綠色方式”舉辦2008年奧運會在中國以外也將産生積極影響。如果中國成功實施了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那將是許多國家“可以效倣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