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福州系統解決、整體推進民生 社會建設水平提升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2月0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福州2月8日電(記者 沈汝發、霍小光)

    民生問題始終是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非常關注的一件大事。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提出了“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建設目標。

    近日,記者在福建省福州市採訪,深切感受到,福州市在系統解決、整體推進民生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社會建設的綜合水平得到提升。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100%

    今年52歲的福州市福清三山鎮農民李成明(化名)1月14日在電視上看到胡錦濤總書記到安徽考察的新聞,聽到總書記告訴當地的鄉親們,中央已經決定,從2008年起,分兩年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國家補助的標準,把每人補助40元提高到80元,幫助農民群眾解決看病難的問題,這令他特別高興。

    李成明的兒子不幸患有精神疾病,他告訴記者:“以前一看到兒子發病,自己腦袋就大了,家裏錢不多,要給孩子看病,就得向別人借,要麼就在家裏拖著。”

    2006年9月,李成明全家加入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一家四口每年只交40元便可享受到農村醫保。他最近一筆醫療費是在福清市轄區以外醫院支出的,共計5679元,報銷了1170元。“如果在市內醫院看病,報銷得更多。”李成明指著報銷用的紅本本給記者看,前一筆在福清市三山衛生院看病花的1005.99元,就報銷回來519元。“過去看病,花多少都得自己掏,現在政府給報銷一部分,對我們農民來説,從來沒有想過還有這樣的好事。今年政府的補助更多了,我們自己掏得就更少了。”李成明感激地説。

    福州市衛生局局長關瑞祺表示,2007年,福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全部11個有農業人口的縣(市)區,覆蓋率達到100%,新農合的普及使越來越多的農民實現“病有所醫”。

    從2005年開始,福州市還將提升改造鄉鎮衛生院醫療條件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並新建了70多家村衛生所,大大方便了農民就近看病,受到農民歡迎。

    9萬多農民工子女進入公辦學校

    農民工子女入學難是許多進城務工農民的心病。而在福州,農民工的這一後顧之憂已基本解除。除了專辦的農民工子弟學校外,從2007年秋季起,福州市規定,所有公辦學校只要沒有滿員,都必須向農民工子女開放,免收借讀費。

    福州市晉安區新店初級中學由於地處城郊接合部,接納了大量農民工子女。“2007年一年級收了250多名新生,其中160多名是農民工子女。”學校副校長趙時斌説。

    趙時斌告訴記者,學校對農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評優評先、入隊入團等方面與當地學生一視同仁,有意識地淡化“農民工子女”與“非農民工子女”的區別,讓孩子們同在藍天下能夠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對那些學習吃力、家庭經濟困難、生活不便的農民工子女,學校還給予特別照顧,不僅讓他們進得來,還要讓他們留得住。

    據福州市教育局紀工委書記連仲愷介紹,2007年福州市城區和八縣(市)城關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共接納9.2萬名農民工子女入學。

    城區近半數居民住進社會保障性住房

    經濟適用房、限價商品房、廉租住房……福州市多層次的住房保障體系緩解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

    今年69歲的林天貴原來住在福州第一機床廠宿舍,一家5口擠在39平方米的房子裏。受益於福州社會保障性住房政策,2006年12月,他僅花了15萬多元就在金山橘園小區買到一套80多平方米的經濟適用房。

    “我的兩個孩子一個在打工,一個沒有工作,沒想到這輩子還能住上新房,真的好高興。”林天貴激動地説。

    福州市房管局副局長藍仰金介紹説,目前福州市區房改房、公有住房、安置房、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等社會保障性住房已佔存量住宅總建築面積的44.78%,城區近一半的居民居住在社會保障性住房中。

    政府買單還園、還廁於民

    2008年元旦,福州左海公園免費開放,當天接待遊客近10萬人。至此,福州40座公園中,已有33個免費開放;2007年6月起,福州市主要街區、繁華地段和人群密集處的公共廁所全部實行免費開放。

    還園於民、還廁於民意味著政府要加大更多的投入。福州市園林局調研員劉風舉例説,左海公園的門票過去是每人10元,現在由於免費開放,政府每年要投入經費550多萬元。西湖公園免費開放後,政府投入達600多萬元。福州市環衛處處長王解芳説,福州市公廁免費開放後,政府每年要增加投入900多萬元。

    公共設施免費開放並沒有降低服務的質量。市政府明確提出“免費不免責”的要求。環衛部門還制訂了《公廁衛生管理標準與要求》,記者隨機採訪看到,大多數公廁的水池、便池、墻壁、鏡子都很乾淨。

    公共財政保障民生的方方面面

    無論是解決醫療、教育、住房問題,還是公園、公廁免費開放,民生建設離不開一個“錢”字,這就給公共財政轉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7年,福州市政府下決心將全年新增的13億元本級財政預算超收財力幾乎全部用於解決群眾的民生問題:扶持困難群體、改善人民生活、社會保障及和諧社會建設、促進社會安定穩定方面安排2.88億元;統籌城鄉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方面安排5950萬元;發展社會事業方面安排1.43億元;加強城市建設管理、創造宜居環境方面安排4.29億元……

    福州市副市長朱華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説,2006年以來,福州市明確提出從嚴控制購買公車和幹部出差出訪等支出,推動一般性行政預算支出零增長,將節省下來的財政資金和新增財力集中用於公共服務領域。

    “過去,在財政安排上一要保吃飯,二要保建設,三要保法定支出,最後才是社會事業建設。現在不同了,社會事業在財政保障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解決影響民生的難點問題成為政府的頭等大事。”福州市財政局副局長劉炳生説。

    財政結構的轉型彰顯了福州市政府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 

 
 
 相關鏈結
· 福州西湖公園鬱金香花展開展
· 福州春節黃金周推出六大主題旅遊線路
· 三個班次停運 福州火車站全力為滯留旅客送溫暖
· 福州火車站春運"小高峰":風雨緊 返鄉急 秩序佳
· 全民健身─福州十萬老人健步行
· 福州廉租房戶:“我們是改善民生政策的受惠者”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