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2月19日電(記者邊巴次仁 劉英茹)在西藏,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並且正在成為當地環保部門的工作重點和中心。
西藏自治區環保局局長張永澤説:“建設生態文明,保護西藏高原的碧水藍天,將是我們所有工作的重點,因為西藏高原生態非常脆弱,但它又關係到全國乃至亞洲的氣候變化,為此,在西藏建設生態文明顯得尤為重要。”
這位獲得水污染治理方面博士學位的局長向記者介紹了西藏環保部門下一步將如何建設生態文明的思路,即加強一大建設、實施兩大戰略。
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極”之稱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獨特的生態環境地域單元。西藏作為青藏高原的主體,其特殊的生態戰略地位決定了西藏高原是我國和亞洲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為此,建設西藏高原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是建設西藏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
這項預計投資將超過100億元的重大工程涉及2006年至2030年期間包括天然草地的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及保護區建設、人工種草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礦山跡地修復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以及生態監測與監管能力和科技支撐項目等共3大類14項工程。
張永澤説,國家長期以來非常重視西藏的環境保護工作。在“十五”期間,國家投入近1.2億元,實施了拉薩拉魯濕地、納木錯自然保護區管護工程和那曲中部草地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建設工程;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2677萬元,自治區財政安排專項資金1172.1萬元,全面加強西藏環保基礎工作和能力建設;2006年,國家又投入3504萬元,自治區財政投入專項資金388.4萬元,加強污染治理、自然保護區管護、輻射環境管理和環保能力建設。
科學發展促進戰略和生態安全保障戰略,是西藏環保部門為建設生態文明將要實施的兩大戰略。
張永澤説,實施科學發展促進戰略,就是要把生態文明的理念貫穿于發展規劃和開發建設各個環節。為此,環保部門下一步將實施《西藏自治區生態功能區劃》,確定不同區域生態功能定位,科學劃定西藏的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區域,形成富有特色的發展格局。
以此為依據,對礦産、水利、土地、旅遊等資源開發規劃和重要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合理規範利用資源;嚴格環境準入制度和淘汰制度,嚴格項目建設環境審批關口,從源頭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由此促進西藏經濟發展方式,引導和制約一些産業的發展。
從2008年1月1日起,西藏已經在全區範圍內全面禁止開採砂鐵(含其他重砂礦物)資源,這是繼全面禁止開採砂金資源後的又一項保護高原碧水藍天的重要舉措。而早在2005年,西藏自治區政府便發出公告,宣佈自2006年1月1日起在西藏自治區內全面禁止開採砂金礦。
張永澤認為,這些措施不僅對保護西藏的環境起到了積極的影響,同時也是實施生態安全保障戰略的重要舉措。
“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生態安全是實現生態文明的基礎和前提。”張永澤表示,為此,在西藏實施生態安全保障戰略的首要任務,就是構建西藏高原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整體推進西藏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同時加強輻射管理、城鎮和農村環境的整治、環境監測預警體系的建立等。
2007年,為解決自然保護區面積過大、功能區劃不合理等問題,西藏環保部門進行了調研,並完成了拉魯濕地和珠穆朗瑪峰兩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後4年的建設規劃;完成了污染企業和全區七地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核算與分解,確定了30家重點監控企業,並且幫助拉薩啤酒廠、自治區藏藥廠開展了污染治理和清潔生産工作。
西藏今年將在全區範圍內首次開展大規模的污染源普查工作。這項根據國務院通知精神將要開展的工作,將為經濟正在快速發展,人口增長、開發項目逐年增多,城市面積不斷擴大中的西藏制定污染防治規劃、産業發展規劃、城市規劃和加強污染源的監督等提供重要的依據。
張永澤説:“今年,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污染防治和輻射環境管理,加大新增污染物控制力度,加強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嚴格輻射環境管理,不斷改善群眾的生産生活環境;重視農村環境保護,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使農牧民的生活方式向文明衛生的方式轉變;加強環保能力建設,建立完備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和環境執法監督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