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和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2月2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記者陳菲、賈楠)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8日發表的《中國的法治建設》第一次把法治建設與科學發展觀聯絡起來,提出“堅持科學發展觀,從完善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自覺守法等方面紮實推進,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

    白皮書説,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的法治建設仍面臨一些問題:民主法治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法律體系呈現一定的階段性特點,有待進一步完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依然存在;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和執行難的問題時有發生;有的公職人員貪贓枉法、執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對社會主義法治造成損害;加強法治教育,提高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仍是一項艱巨任務。

    白皮書指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偉大實踐使中國人民深刻認識到,全面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保證中國共産黨在法治建設中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保障廣大人民群眾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實現當家作主的權利,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堅持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治,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不斷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使法治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服務;堅持把法治建設植根于中國社會的實際,既注意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又立足於中國國情,不照搬別國的法律制度和政治體制;堅持把法治建設的基礎放在制度建設和增強全社會的法治觀念上,不斷提高全社會法治文明水平。

    中國重視對公民生命權的法律保障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記者陳菲)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8日發表的《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指出,中國重視對公民生命權的保障。《憲法》《刑法》《民法通則》等法律對保障公民生命權作了基本規定。《安全生産法》《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對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出規定。

    白皮書指出,根據本國情況,中國在法律上保留了死刑,但堅持“少殺、慎殺”的政策,嚴格控制和慎重適用死刑,確保死刑僅適用於極少數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白皮書指出,中國《刑法》還規定了有利於嚴格控制死刑適用的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制度,以減少實際執行死刑的人數。

    中國增強立法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記者陳菲、隋笑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8日發表的《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指出,在立法過程中,堅持發揚民主,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在提出法律草案和行政法規草案、地方性法規草案時,通過召開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增強立法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

    白皮書説,關係公眾切身利益或者涉及需要設立普遍的公民義務的法律、法規草案,還要在新聞媒體上全文公佈,徵求全體人民的意見。法律、法規通過後,及時在各級人大及政府公報、政府網站、公眾媒體上公開刊登。

    白皮書指出,近年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分別將物權法、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物業管理條例等多部法律草案和行政法規草案向社會公佈,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還就修改文物保護法、個人所得稅法等,召開論證會和聽證會。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已制定229件現行有傚法律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記者陳菲、隋笑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8日發表的《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指出,目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已經制定了229件現行有效的法律,涵蓋了全部七個法律部門;各法律部門中,對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起支架作用的基本的法律,以及改革、發展、穩定急需的法律,大多已經制定出來。

    白皮書説,有法可依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部門齊全、層次分明、結構協調、體例科學,主要由七個法律部門和三個不同層級的法律規範構成。

    七個法律部門是: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三個不同層級的法律規範是: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白皮書指出,與法律相配套,國務院制定了近600件現行有效的行政法規,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了7000多件現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600多件現行有效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國務院有關部門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還制定了大量規章。

    中國80%縣級以上政府和政府部門建立了門戶網站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記者隋笑飛、賈楠)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8日發表的《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指出,中國80%縣級以上政府和政府部門建立了門戶網站,中央政府門戶網站于2006年正式開通。

    近年來,中國政府通過切實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轉變職能,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步伐。白皮書指出,這主要為:

    ——加快建立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公共危機的能力,努力建設服務政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了《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務院發佈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有關部門制定了25件專項預案、80件部門預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了本地區的總體預案,初步形成了全國應急預案體系。

    ——進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努力建設“陽光”政府。國務院公佈了《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于2006年正式開通。74個國務院部門和單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立了新聞發佈和發言人制度。

    ——加大行政問責力度,努力建設責任政府。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逐步推行行政問責制,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對超越權限、違反程序決策造成重大損失的,嚴肅追究決策者責任。

    中國積極推動在全體公民中樹立法治觀念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記者隋笑飛、璩靜)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8日發表的《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指出,中國積極推動在全體公民中樹立法治觀念。

    多年來,中國堅持不懈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加強公民意識教育,努力使全社會形成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風尚。

    從1985年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先後通過了五個在全民中普及法律知識的決定,並已連續實施了四個五年的普法規劃。目前,“五五”普法正在蓬勃開展。

    白皮書説,普及法律知識的對像是全體公民,重點是國家公務人員。對普通公民,普及法律知識的目的不僅是要讓每個公民知法守法,更重要的是讓廣大公民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國家公務人員,則是要求他們牢固樹立法治觀念,更加自覺地依法辦事。

    白皮書指出,中國始終強調普及法律知識與依法治理相結合,廣泛開展“依法治省”、“依法治市”等活動,使法治建設融入各地方、各部門、各單位的日常工作和公民的生産生活之中,努力提高全社會的法治水平,實現學法和用法的結合。

    當今中國,普及法律知識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行動。白皮書指出,各級黨組織和國家機關集體學習法律知識已形成制度。國家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每年的12月4日即現行憲法頒布日被確定為中國的法制宣傳日。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6月5日世界環境日、6月26日國際禁毒日,以及重要法律頒布實施紀念日等,都把法治作為宣傳教育的重要內容。各級各類學校把法治教育納入必修課程,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加強了法治宣傳。

    國家高度重視發展法學教育。白皮書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法學教育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截至2006年底,設立法學本科專業的高等院校已達603所,在校的法律專業本科生接近30萬人。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鏈結
· 中國政府28日發表首部《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