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5月8日電(記者姚玉潔、張道生)“要確保太湖地區飲用水安全,確保不發生藍藻大規模暴發而導致水質黑臭,確保治太工作每年取得實實在在新進展、新成效,努力使太湖這顆‘江南明珠’早日重現碧波美景。” 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日前表示。
日前在無錫召開的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員會全體會議上,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等太湖流域各城市主要負責人聚首共商“治藻”大計,採取各項措施保證今夏飲用水安全。江蘇省政府分別與蘇南五市和相關部門簽訂了“十一五”及2008年太湖水污染治理“軍令狀”。
今年3月底,南太湖部分區域開始出現零星藍藻,但由於2008年春季天氣濕冷,加上較高的水位,有利於抑制藍藻生長和水華的形成。
從今年1月10日起,太湖流域管理局正式啟動“引江濟太”調水,截至4月27日,通過望虞河常熟水利樞紐共調引長江水14億立方米,經望亭水利樞紐向太湖供水5.4億立方米,有效促進了太湖水體流動,為改善太湖水質創造了條件。
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湖泊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最新監測表明,目前在太湖西南岸出現了100多平方公里的藍藻水華,但水源地梅梁灣、貢湖灣一帶都沒有發現,各區域水體平均葉綠素濃度也處於正常範圍。
記者日前在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太湖沿岸走訪發現,除個別背風靜水區域漂浮著少量藍藻,並沒有出現藍藻水華大面積蔓延的情況。當地政府已啟動聯動應急預案,在太湖通往水源地河流設置土工布等設施攔截藍藻,保證取水口水質穩定。城區22口深井已經建成,在最壞情況下能保證城鎮居民日常用水。
4月2日,國務院第三次常務會議原則審議通過了《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根據會議精神,環太湖各城市已啟動了多層次應急機制,加強水質監測和預警,並採取圍欄阻隔、人工撈藻等措施。
為保障供水安全,無錫、蘇州和湖州等環太湖城市已建立應急機制。其中無錫長江40萬噸供水工程已投入運行,貢湖水廠則將向太湖湖中延伸3公里,“江湖並舉”的“雙水源”供水將保障市民飲水安全;蘇州正在建設西塘河(望虞河水源)應急取水工程,供水規模為60萬噸/日;湖州城北水廠已建成6萬噸備用水源,城鄉一體化供水聯網工程已經建成,供水規模達到10萬噸/日。
曾遭遇藍藻污染的無錫市痛定思痛推進最強有力的治污和保源工程,實施23條入湖河道154個排污口封堵,以及城區河道沿岸192家排污單位的截污工作,對全市所有新建、在建污水處理廠按照國家要求進行提標改造。立即開展人工撈藻,確保藍藻“日産日清”,同時強化自來水深度處理,確保飲用水安全穩定供應。
“治理太湖是推進科學發展的緊迫任務,是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的重大社會責任。在這樣一個重大問題面前,我們沒有任何退路,沒有任何餘地。” 江蘇省省長羅志軍説。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江蘇省鐵腕治污,清理太湖養殖減少農業面源污染,關閉了1000多家小化工,並大幅提高工業排污門檻。各市、縣主要領導擔任轄區入湖河道的“河長”,承擔限期改善水質的責任。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完成情況被納入各地小康建設指標考核內容,實行“一票否決”。
浙江省啟動了重大科技項目“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關鍵技術集成和工程示範”,組織浙江大學、清華大學、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等科研力量聯合攻關,全面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太湖流域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孔繁翔研究員表示,藍藻治理是個全球性難題,如日本的琵琶湖治理就經歷了30多年的時間。目前太湖營養狀態為輕度至中度富營養狀態,水體已形成“藻型生境條件”,這是污染長期積累形成的結果。儘管近年來各級政府在太湖污染治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但必須客觀地認識到太湖治理的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即使在採取嚴格治理措施的條件下,藍藻暴發仍會延續數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