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時評:穩定糧食自給率須破狹隘的地方利益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0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南京7月4日電(記者 包永輝)7月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了《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和《吉林省增産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總體規劃》。會議特別強調,要使糧食自給率穩定在95%以上,2010年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2020年達到10800億斤以上。

    在當前國際糧價持續大漲的背景之下,國務院出臺的這個綱要和規劃,非常及時,意義非凡,又一次表明中央對糧食生産的高度重視。可以預見,這個綱要和規劃的出臺,對糧食生産的穩定和加強,對全國人民的福祉乃至國家的長治久安,勢必産生深遠的重大影響。

    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與中央的鮮明態度相比,當前地方上的某些幹部還沒有將糧食生産擺到應有的位置上來,錯誤地認為,“糧食安全是國家的事,財政收入、本地發展才是地方政府考慮的事”。在他們的眼中,政績和財富才是他們重點追逐的目標。於是,無論是在他們的腦子裏還是口頭上,只有招商引資,只有工業化、城市化才是重中之重,而效益較低的農業只有為其讓路的份。

    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儘管中央三令五申要實行最嚴格的土地保護政策,但伴隨著推土機轟隆隆的聲響,大片大片的糧田湮滅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據統計,最近5年間我國耕地減少近1億畝,導致13億多人口的大國目前逼近18億畝的紅線。

    誠然,工業化與城市化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但這並不意味著農業就可以被忽略。農業與工業、城市的關係,是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關係,不是農業可以不講代價、無限度地為工業讓路、服務的關係。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解決吃飯問題只能立足於自給,不可能寄希望於外採,因此,農業自身的現代化,與工業化、城市化有著同樣異乎尋常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不少幹部對農業生産特別是糧食生産表現出一種盲目的樂觀情緒,認為中國的糧食問題早已過關,糧荒是很久遠的事,是別人的事,與我們很遠。然而,最近糧荒在世界一些地方的漫延,無疑給了這些幹部當頭一棒,叫人警醒。

    其實,發展好現代農業,也是廣大農民實現小康、構築和諧社會的需要。對相當多農民而言,目前的主要收入還是來源於農業,可以説農業既關乎國家的糧食安全,又關乎農民的飯碗,忽視不得。

    要把農業真正擺到“基礎”的位置,最根本的是要讓每個官員克服狹隘的地方思維,從國家利益的角度,認真思量糧食安全的問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像會議指出的那樣,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糧食安全分級責任制,形成有效的糧食安全監督檢查和績效考核體系,全面落實糧食省長負責制。

 
 
 相關鏈結
· 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
· 惠農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 地震不會影響中國糧食安全保障—訪農業部部長
· 中國代表呼籲世界各國應對糧食漲價確保糧食安全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