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10.4% CPI同比漲7.9%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17日   來源:新華社

    7月17日上午,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舉行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李曉超介紹有關情況。圖為新聞發佈會現場。(新華網 倪宏攝)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記者周英峰、劉錚)國家統計局1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10.4%,居民消費價格(CPI)總水平同比上漲7.9%。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在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上説,我國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運行的態勢。上半年GDP為13061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

    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為68402億元,同比增長26.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043億元,同比增長21.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0個百分點;出口額6666億美元,同比增長21.9%,增速比去年同期低5.7個百分點。

    李曉超説,上半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生産價格漲幅擴大。CPI同比上漲7.9%,比1至5月份低0.2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上漲7.1%,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2%。上半年,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7.6%,比上年同期高4.8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上漲8.8%。

    李曉超指出,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問題是,價格過快上漲的壓力仍然較大,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制約因素依然較多,國際金融形勢還比較嚴峻,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下階段,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進一步增強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和靈活性,努力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上半年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
(2008年7月1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 李曉超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今年經濟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努力克服接連發生的重特大自然災害造成的困難,積極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運行的態勢。

    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13061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1800億元,增長3.5%,回落0.5個百分點;第二産業增加值67419億元,增長11.3%,回落2.4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增加值51400億元,增長10.5%,回落1.6個百分點。   >>>>詳細

 

 圖表:2008年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10.4% 新華社發

    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10.4%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記者 劉錚、周英峰)國家統計局1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儘管國內連續遭遇自然災害、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多變,上半年中國經濟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運行的態勢,同比增長10.4%。

    “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在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130619億元,同比增長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

    李曉超指出,經濟增速平穩回落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沒有出現大的起伏。而且當前經濟回落到的增速仍是較快的增速,二季度10.1%的經濟增速高於改革開放30年來平均增速0.3個百分點。

    上半年,我國農業形勢總體良好,工業增速減緩。初步統計,全國夏糧産量達到12041萬噸,比上年增産304萬噸,連續第五年增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個百分點。

    投資穩定較快增長,消費快速增長,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68402億元,同比增長26.3%,比上年同期加快0.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043億元,增長21.4%,加快6.0個百分點;出口6666億美元,增長21.9%,回落5.7個百分點。

    李曉超指出,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是價格過快上漲的壓力仍然較大,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制約因素依然較多,國際金融形勢還比較嚴峻,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進一步增強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和靈活性,努力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上半年我國CPI上漲7.9%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記者 雷敏、江國成)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17日説,上半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7.9%,比1至5月份低0.2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7.6%,農村上漲8.6%。

    李曉超在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上介紹説,上半年食品價格上漲20.4%,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6.64個百分點;居住價格上漲6.9%,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1.02個百分點;其餘各類商品價格有漲有落。其中,6月份CPI同比上漲7.1%,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2%。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上半年CPI從2月份的8.7%回落,5月和6月份CPI無論同比還是環比均有所下降。這表明宏觀調控在抑制物價過快上漲方面取得明顯成效。預計下半年CPI將繼續回落,全年有望呈現前高後低的態勢。

    數據顯示,上半年商品零售價格同比上漲7.5%(6月份上漲7.1%),漲幅比上年同期高5.1個百分點;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7.6%(6月份上漲8.8%),漲幅比上年同期高4.8個百分點;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1.1%(6月份上漲13.5%),漲幅比上年同期高7.3個百分點;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2%(6月份上漲8.2%),漲幅比上年同期高4.2個百分點。

    豬肉價格回落但對CPI的影響仍不能忽視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記者 雷敏、周英峰)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17日説,今年以來我國豬肉價格漲幅出現逐月回落的態勢,但仍在高位運行,對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的影響還不能忽視。

    李曉超在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上説,今年以來隨著扶持生豬生産的各項措施的落實,我國生豬存欄和出欄都出現恢復性增長,豬肉價格漲幅也出現逐月回落態勢。5月份同比上漲48%,漲幅比上月回落20.3個百分點,6月份同比上漲30.4%,漲幅比上月回落17.6個百分點。從環比上看,近兩個月也下降2%。

    李曉超表示,雖然豬肉價格出現漲幅回落、環比下降,但目前仍在高位運行,對CPI的影響還不能忽視。

    上半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幅放緩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曾琴、劉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17日説,上半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同比分別實際增長了6.3%和10.3%。

    國家統計局在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上發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065元,同比增長14.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實際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9個百分點。

    統計顯示,上半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為2528元,同比增長19.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3%,實際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個百分點。

    上半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的名義增長率和實際增長率之所以出現較大差距,主要是受同期居民消費價格居於高位的影響。上半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7.9%,比去年同期高4.7個百分點。

    此外,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也穩定增加。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640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4%;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82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6%;就業困難人員就業7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77%。

    四大因素加大我國通脹壓力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記者周英峰、劉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17日説,關於未來通脹的趨勢,總的來看還面臨著比較大的壓力。

    “第一是國際因素”,李曉超在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上説。今年以來,世界各國價格可以説是普遍上漲。近兩個月,包括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CPI都在衝高,有些達到了十多年以來的較高水平。

    同時,國際初級産品特別是石油和糧食的價格,今年以來增長都在30%以上。據有關國際組織統計,6月份國際能源價格環比上漲8%。其中,石油上漲7.2%,煤炭上漲19.9%。在我國開放度越來越大的形勢下,國際因素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第二,生産價格漲幅繼續擴大,對CPI也形成了較大的傳導壓力。5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了8.2%,6月份漲幅進一步擴大到8.8%。而近期成品油和電價的上調,災後重建形成對建材的需求,都可能形成價格上漲的一些新因素。

    第三,通貨膨脹預期還比較強。雖然近兩個月隨著居民消費價格水平的回落,社會公眾對價格上漲的預期比前一段較為穩定,但在當前國內外特別是國外價格上漲較快的形勢下,社會公眾容易産生價格繼續上漲的預期。

    第四,下半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還比較高。據初步測算,下半年價格翹尾因素將影響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8個百分點。

    數字表明,上半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CPI同比上漲7.9%,比1至5月份低0.2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上漲7.1%,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2%。

    奧運會對經濟總量較大國家的經濟影響沒那麼明顯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曾琴、劉錚)北京奧運會日益臨近,奧運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成為熱門話題。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17日表示,舉辦奧運會往往對經濟會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但經濟發展主要還是取決於經濟基本面。

    李曉超在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上,回答記者關於中國奧運會後是否會遭遇經濟蕭條時説,從近期舉辦奧運會的國家來看,可以粗略得出結論,往往舉辦前經濟增速會有所加快,但對經濟總量較大國家的經濟影響沒有那麼明顯。

    他表示,奧運會對於經濟總量相對小一些的國家影響比較明顯。如1988年舉辦奧運會的韓國,舉辦前包括當年經濟增長都保持在10%以上。但奧運會對經濟總量較大的國家影響沒那麼明顯,如1996年舉辦奧運會的美國,舉辦前一年經濟增長2.5%,當年增長3.7%,1997年的增長是4.5%。

    李曉超表示,中國還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階段,中國經濟依然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發展基礎,仍有保持較快增長的動力和活力。

    對於當前股市,李曉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從世界各國情況看,往往實體經濟和股市在短期相關性相對較小。股市下跌可能經濟還不一定下跌,經濟增長股市有可能出現下跌。但從長期來看,就比較一致。也就是説,長期看,如果經濟增長快,股市就肯定往上漲。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增速回落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劉錚、雷敏、曾琴)連續8年加速增長的中國經濟,今年上半年增速有所回落。國家統計局1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應當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增速的回落?

    “當前經濟增速回落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在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新聞發佈會上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開宗明義。

    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是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今年宏觀調控目標之一。為實現這一目標,國家採取了貨幣、財稅、貿易、土地等各項綜合性政策。隨著這些政策的落實,經濟增速出現回落。

    當前中國經濟增速回落比較平穩。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10.6%,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7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1.1個百分點;二季度經濟增長10.1%,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2.5個百分點。

    “10.4%仍是比較高的增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指出,這仍然高於改革開放30年9.8%的平均增速。經濟增速的回落,既有國家主動調控、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的因素,同時也恰好遇到國際上的不利因素和困難。

    環顧全球,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大國,當前大部分都遇到了物價漲幅攀升、經濟增速放緩的困難。特別是進入今年二季度以後,世界經濟有較大回落,國際金融市場劇烈振蕩。而中國在國內連續遭遇嚴重自然災害、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情況下,上半年經濟依然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長,是難能可貴的。

    “事實證明了中國經濟有著較強的內在動力和抗衝擊能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指出,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已經回落到“比較合適”的空間,當前宏觀政策需要穩定住這一良好發展態勢,同時密切觀察形勢變化,適時適度進行調整,防止經濟增速進一步明顯回落,保持中國經濟較長時間平穩較快增長。

    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是價格過快上漲的壓力仍然較大,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制約因素依然較多,國際金融形勢還比較嚴峻,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

    “我們面臨著兩個比較大的壓力。第一個是通脹壓力,第二個是就業壓力。往往是經濟增速快會增加就業,但也會帶來價格上漲,這就需要在其中選擇一個比較理想的平衡點。”李曉超指出。

    儘管各種困難和不確定因素增多,但中國經濟依然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發展基礎,仍有保持較快增長的動力和活力。中國還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階段,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性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改革開放30年使得中國經濟總量增大,抵禦能力增強,迴旋餘地擴大。

    李曉超表示,下一步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進一步增強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和靈活性,努力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平穩運行 來之不易——從統計數據看當前中國經濟形勢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記者江國成、劉錚、周英峰)國家統計局17日發佈了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中國經濟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運行,偏快的增速出現減緩,農業形勢總體良好,投資和消費關係得到進一步改善,但物價仍處高位。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説,今年以來,我國努力克服接連發生的重特大自然災害造成的困難,積極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運行的態勢。

    經濟增長10.4%

    經初步核算,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為13061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

    雖然上半年經濟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8個百分點,但仍高於改革開放以來30年的平均增速(9.8%),仍處於平穩較快區間,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

    “從保持增長的可持續性來看,10.4%的增速更合理一些,去年接近12%是偏高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

    李曉超認為,我國偏快的經濟增速出現減緩,二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10.1%,比上季度回落0.5個百分點,同比回落2.5個百分點;一季度增長10.6%,比上季度回落0.7個百分點,同比回落1.1個百分點。

    他説,應當看到當前經濟增速回落是在結構調整中的回落,東部地區增速出現了回落,但中西部地區增長在加快;當前經濟增速回落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防止經濟增長偏快轉為過熱,是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兩會提出的宏觀調控目標之一。

    CPI回落但仍居高位

    上半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7.9%,比前五月回落了0.2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同比上漲7.1%,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2%。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指出,上半年CPI從2月份的8.7%回落,5月和6月份CPI無論同比還是環比均有所下降,全年有望呈現前高後低的態勢。這表明宏觀調控在抑制物價過快上漲方面取得明顯成效。預計下半年CPI將繼續回落。

    分類別看,上半年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0.4%,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6.64個百分點;居住價格上漲6.9%,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1.02個百分點;其餘各類商品價格有漲有落。

    姚景源認為,美元貶值、國際油價和其他商品價格不斷創出新高給中國控制物價帶來壓力,這種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將向國內傳導。下半年,我國物價上漲壓力依然較大,應繼續抑制物價過快上漲。

    農業形勢良好 工業增速減緩

    上半年,我國農業形勢總體良好,夏收作物喜獲豐收。初步統計,全國夏糧産量達12041萬噸,連續第五年增産,夏糧畝産連續五年創歷史新高;豬牛羊禽肉産量同比增長4.8%,生豬出欄增長3.7%,存欄增長5.0%。

    同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增長了16.0%。

    張立群認為,夏糧的豐收,鞏固了農業發展的好勢頭,對於穩定物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工業生産的回落,與受國際市場影響出口增速有所回落有著直接關聯。

    企業利潤的增長雖有回落但總體良好。1至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0944億元,同比增長20.9%,比上年同期回落21.2個百分點。在39個工業大類中,34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石化和電力行業受成本暴漲原因受到嚴重影響。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朱宏任認為,工業利潤增長20%以上,是在去年利潤增長率40%左右的基礎上取得的,在當前國內外複雜形勢下,已屬來之不易。

    “三駕馬車”總體較快增長

    投資、消費、出口,這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在上半年總體表現良好。其中,投資增長比較穩定,消費增長有所加快,出口增長有所回落,但總體保持了較快的速度。

    統計顯示,上半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為68402億元,同比增長26.3%,比上年同期加快0.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043億元,增長21.4%,比上年同期加快6.0個百分點;出口6666億美元,增長21.9%,回落5.7個百分點,貿易順差減少132億美元。

    姚景源認為,今年上半年,在推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在增強。下半年,針對國內外新的形勢,要千方百計擴大內需,提高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李曉超指出,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是價格過快上漲的壓力仍然較大,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制約因素依然較多,國際金融形勢還比較嚴峻,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下一步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進一步增強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和靈活性,努力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新華時評:把物價漲幅控制在可承受範圍內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新華社記者 周英峰)國家統計局17日發佈的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7.9%。當前,我國物價水平仍在高位運行,需要繼續把抑制通貨膨脹放在宏觀調控的突出位置,努力把物價漲幅控制在經濟社會發展可承受的範圍內。

    上半年,隨著國家採取的一系列抑制物價過快上漲措施的逐步落實,加上翹尾因素影響的逐漸衰減,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持續走高的態勢已得到初步遏制。在5月份首次出現漲幅回落的基礎上,6月份CPI漲幅繼續回落。這是在克服雨雪冰凍、四川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克服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取得的,顯示了國家宏觀調控措施的有力和有效,也為進一步控制物價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但是,對當前的物價決不可掉以輕心。這一輪物價上漲,既有部分商品供求矛盾較大的因素,也有能源原材料價格、土地等要素價格大幅攀升的因素,還有流動性過剩的因素。特別是全球性通脹趨勢還在發展,國際市場原油、糧食、礦産品等價格急劇上漲,也增大了控制國內物價上漲的難度和壓力。在調控難度加大的背景下,控制物價必須考慮經濟、社會的承受能力。

    生活必需品價格的風吹草動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我們要加大生活必需品的生産和供給,規範涉及民生的價格行為,維護市場價格的穩定。同時,通過財稅政策,適時向低收入群體提供價格補貼,努力降低物價上漲對社會穩定的不利影響。

    今年以來,化肥、能源等價格持續上漲,加上勞動力、融資等成本上升,一些企業經營困難加大,農民增收受到影響。對此,我們既要發揮市場對供求關係的調節作用,也要採取必要的政策手段,抑制不合理需求,努力防範價格過快上漲對經濟增長産生不利影響。

    中央對穩定價格問題的高度重視有目共睹。目前,我國糧食市場供應充足,副食品價格已高位趨穩,工業消費品供大於求的格局沒有改變。儘管實現年初確定的4.8%的目標難度很大,但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物價漲幅控制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承受範圍之內。

新華視點:7.9%:高位CPI將走向何方?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記者 周英峰 劉錚 江國成)在國家統計局17日舉行的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新聞發佈會上,記者關於物價的提問一個接著一個。物價不斷上漲考驗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已經一年,今年上半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7.9%的漲幅意味著什麼,將走向何方,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7.9%”意味著什麼?

    對上半年CPI7.9%的平均漲幅,北京一位姓顏的老人表示:“物價上漲有壓力。”

    統計數字顯示,1至6月份CPI“7.9%”的同比漲幅,比1至5月份低0.2個百分點。“這意味著較高的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出現回落。”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説。

    從2007年開始,我國CPI一改前些年平穩運行格局而持續攀升。2007年3月以來,連續10個月超過3%的警戒線,8月份以來又連續5個月超過6%。全年CPI漲幅達4.8%,為1997年以來的年度最高漲幅。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把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8%左右的目標。這是最近4年來,政府提出的CPI漲幅預期控制目標數字最高的一年。

    “上半年7.9%的漲幅,比年初確定的目標高出很多,但沒有超過8%,讓大家松了一口氣,而且上漲的態勢在回落。”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宏觀經濟室主任張曉晶説。

    今年2月份,CPI漲幅達到頂峰,同比上漲8.7%。隨後,漲幅開始逐月回落。5月份同比漲幅首次回落到8%以內,比4月份回落0.8個百分點,6月份比5月份又回落0.6個百分點。

    從更能反映價格走勢的環比情況看,5月份CPI漲幅比上月下降0.4%,6月份比上月下降0.2%。

    “當前,CPI漲幅無論同比還是環比均有所下降,這表明宏觀調控在抑制物價過快上漲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指出。

    今年的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宣佈採取9項措施來防止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這些措施包括加強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緊缺商品的生産,健全儲備體系,及時完善和落實對低收入群眾的補助辦法等,目的是增加有效供給和抑制不合理需求。

    上半年,我國宏觀調控面臨種種考驗。雨雪冰凍、汶川地震等接連發生的重特大自然災害,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都給調控物價帶來了嚴峻困難。

    “CPI漲幅能控制在7.9%,已屬來之不易。”張曉晶説。

“7.9%”從何而來?

    隨著國家各項調控措施的有效落實,近兩個月CPI漲幅出現了回落,但是目前的價格水平仍處於較高的位置。

    豬肉等農副産品價格的大幅上漲,是本輪CPI持續攀升的主導因素。在上半年“7.9%”的CPI漲幅中,食品價格拉動上漲6.64個百分點。

    在北京市馬家堡地區的一家美廉美超市,市民楊麗萍告訴記者,與去年相比,食品價格還是貴了,尤其是肉、蛋、奶。“現在只能壓縮別的開銷。”楊麗萍説。

    今年以來,我國生豬存欄和出欄都出現了恢復性增長,豬肉價格漲幅同比、環比均出現了逐月回落的態勢。但目前仍在高位運行,對CPI的影響不能忽視。

    從糧食生産來看,全國夏糧連續第五年增産。但夏糧只佔糧食總産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農資價格高位上漲、天氣情況不可預料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全年糧食增産。

    姚景源認為,下半年物價上漲壓力比較大,主要是國際原材料、石油價格大幅上漲形成的輸入型通脹壓力向國內傳導,使得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居高不下。

    今年以來,國際初級産品特別是石油和糧食,價格增幅都在30%以上。以國際能源價格為例,6月份環比上漲8%。其中,石油上漲7.2%,煤炭上漲19.9%。“在我國開放度越來越大的形勢下,國際因素影響是非常大的。”李曉超説。

    國際初級産品價格漲幅持續擴大,對我國PPI形成了較大的傳導壓力。5月份,PPI同比上漲8.2%,6月份漲幅進一步擴大到8.8%。而近期成品油和電價的上調,災後重建形成的對建材等的需求,都可能形成價格上漲的一些新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近兩個月隨著CPI的回落,公眾對價格上漲的預期比前一段較為穩定。但在當前國內外特別是國外價格上漲較快的形勢下,仍容易産生對價格繼續上漲的新預期。

    “考慮到翹尾因素,下半年CPI漲幅還將繼續回落。從全年來看,將會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張曉晶説。

把物價控制在可承受範圍內

    價格長期在高位運行,不僅影響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而且影響百姓的日常生活,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生活。當前,我國經濟面臨著複雜的國內國際形勢,其中物價上漲仍是最突出的問題。

    本月初,溫家寶總理在江蘇、上海調研時指出,要把抑制通貨膨脹放在宏觀調控的突出位置,多管齊下,標本兼治,努力把物價漲幅控制在經濟社會發展可承受的範圍內。

    “提出把物價控制在可承受範圍內,更多的是從民生的角度考慮。”張曉晶説。

    6月召開的省區市和中央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會議提出,要加強糧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緊缺商品的生産,完善儲備體系,確保重要産品和物資的有效供給。要提高價格調控的預見性,加強價格監測,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要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力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

    張曉晶認為,物價出現一些上漲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形成螺旋式的通脹預期。政府已經或正在採取的控制物價的各項措施,目的都是希望把人們的通脹預期降到最低點。

    如果説去年價格上漲主要影響生活,今年價格上漲則更多向影響生産發展。能源、原材料等價格的大幅上漲,加大了一些企業的成本壓力,其影響也開始在出口、就業等方面顯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解決當前生産資料價格的上漲,要更多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穩定供求關係。同時,國家政策可以適當調整,加強對緊缺方面的調節,加大對困難企業的支持力度。

    “應對累積已久的成本推動型通脹,遠比制止需求拉動型通脹要困難得多。”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研究所研究員宋則指出,除了依靠技術進步和提高勞動生産率之外,也需要更長的時間和耐心。

    應當相信,只要堅持既定的宏觀調控政策,積極落實各項抑制價格過快上漲的政策措施,我國完全有能力把物價漲幅控制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承受範圍之內。

統計局將於7月17日發佈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將於2008年7月17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李曉超介紹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相關鏈結
· 四部門處罰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的"問題企業"
· 統計局將於7月17日發佈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 三部門:2007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3.66%
· 三部門發佈2007年省區市單位GDP能耗等指標公報
· 中組部委託統計局在全國開展組織工作滿意度調查
· 國家統計局:2008年二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為94.1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