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治理速度大於擴展速度 寧夏土地沙化歷史性逆轉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22日   來源:人民日報

    三面環沙的寧夏是我國土地沙化最為嚴重的省區之一,有13個縣、300多萬人長期飽受風沙侵害。多年來,寧夏幹部群眾通過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建設、濕地恢復與保護、小流域綜合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促使沙漠化逆轉,有效遏制了生態惡化趨勢,讓寧夏的山川越變越美。

    自上世紀50年代初期以及1958年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之後,寧夏即在不同類型的荒漠化和沙化地區建立了一批國有林場,開展封育保護、植樹造林。在“白骨無人收”的沙坡頭,中國科學院建立了沙化防治實驗示範基地,開展荒漠化防治的科學研究工作。如今,沙龍被鎖,沙坡頭綠樹成蔭,已經成為享譽全國的5A級旅遊景區。這些林場初步形成了防風固沙防護林帶。

    進入新世紀,寧夏逐級落實防沙治沙責任,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防沙與治沙、保護與利用、治理與致富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治沙思路,不斷以大項目、大工程帶動,實施集中連片、規模治理,先後投資40多億元,建成了鹽環定揚水、沙坡頭水利樞紐、寧夏扶貧揚黃等大型水利工程,新建沙漠綠洲20多萬公頃,搬遷移民60多萬人。寧夏于2003年5月1日率先在全國以省為單位全面實行禁牧封育,依賴天然草原放牧的羊只全部下山舍飼圈養,天然草原全部承包到戶,以退促種、以種促養、以養促圍、以圍促禁。

    在防沙治沙進程中,寧夏堅持把生態改善與産業發展緊密結合,積極發展沙區特色産業,促進沙區農民增收和經濟發展。近年來,寧夏在平鋪沙地種植甘草、麻黃、肉蓯蓉等中藥材40多萬畝;在銀北低窪鹽鹼沙地營造紅柳、紫穗槐等耐鹽鹼灌木,建成檸條飼料加工廠17個,年加工能力達3萬噸;鹽池、靈武人工甘草種植已達到12.5萬畝。目前,寧夏治沙面積在100公頃以上的企業有60多家,開發治理沙荒地2萬多公頃,個體造林治沙戶14.7萬戶,造林4.32萬公頃。另外,寧夏已全面啟動“6個百萬畝”生態防護工程建設,這些項目建成後,將為寧夏的山川秀美更加增色。

    經過幾十年的防沙治沙,寧夏建設秀美山川取得重大成績。“十五”計劃以來,共完成營造林核實合格面積107.1萬公頃,據第三次全國荒漠化沙化監測結果顯示,寧夏已累計治理沙化土地46.7萬公頃,沙化面積由上世紀70年代的165萬公頃減少到118.3萬公頃,實現了治理速度大於擴展速度的歷史性轉變。(記者 杜峻曉、周志忠)

 
 
 相關鏈結
· 寧夏50年發展是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光輝實踐
· 科技對寧夏經濟社會支撐作用愈加突顯
· 寧夏回族在校生比例達37.55% 高於回族人口自然比例
· 寧夏農墾獲10億美元“訂單”
· 寧夏率先在全國破解農村信息服務最後一公里難題
· 寧夏回族在校生比例37.55%高於回族人口自然比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