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號緣何9月底發射?
新華社酒泉9月24日電(記者李宣良、鞏琳萌)神舟五號和六號飛船均在10月中旬發射,神舟七號飛船為何選擇在9月底發射?航天專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這是為確保航天員出艙活動成功、經過精確計算作出的選擇。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建啟介紹,為保證神七航天員出艙安全,必須努力使活動在陽照面進行,這樣也可確保下傳的圖像更加清晰。而且,航天員能夠在白天返回地面,更加有利於搜救。經過大量計算,飛船在9月底發射,完全可以保證陽面出艙,返回的時候天還不太黑。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席氣象預報員劉漢説,根據多年氣象資料的分析,9月底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天氣以晴好為主,特別是傍晚氣象條件穩定,十分適合飛船的發射。
我國一些地區肉眼可看到神七在天空飛行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李非、黃碩)針對群眾感興趣的如何觀測飛船問題,北京飛控中心副主任李學賓24日説:“神舟七號飛船在軌道運行期間,一些地方群眾可以用肉眼對飛船進行觀察。”
李學賓説,根據飛船運行的軌道高度,在飛船起飛1天之後,從合肥以北,包括北京、上海、南京、長春、太原、哈爾濱、烏魯木齊、呼和浩特等城市在內的一些地區的群眾,都有可能用肉眼觀察飛船。
李學賓説,在地面可用肉眼觀察飛船的時間段很短,一個地方一般只有5分鐘左右,同時還要求當地天氣晴朗、能見度高,觀測的時間段主要是清晨和黃昏。
全球已有5名太空遊客完成太空之旅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記者張汨汨、樊永強)俄羅斯聯邦航天局于2000年推出了平民太空遊業務:只要掏2000萬美元購買“船票”,普通人也可圓登天之夢。迄今為止,全球已有5位遊客享受了這一世界上“最奢華”的太空旅遊。
人類歷史上第1位太空遊客是時年60歲的美國富翁丹尼斯·蒂托。這位全美國第三大投資管理公司的創建者,于2001年乘坐俄羅斯“聯盟”號飛船進入太空,在國際空間站停留了8天。
第2位太空遊客是時年29歲的南非IT界新寵馬克·沙特爾沃思。他于2002年遊歷了國際空間站,並與宇航員們一同進行了醫學、環保等方面的實驗。
第3位太空遊客是時年60歲的美國傳感無限公司董事長雷格裏·奧爾森,于2005年進入太空。奧爾森還是一位材料學博士,他在空間站短短8天時間裏共做了10項科學試驗,其中包括晶體培養和地球大氣濕度測量等。
第4位太空遊客,也是歷史上首位女太空遊客,是時年40歲的伊朗裔美國女企業家阿努謝赫·安薩裏。她于2006年飛赴國際空間站並停留了9天,除了不斷寫網絡日誌記錄下所見所聞外,她還成為歐洲航天局4項重要實驗的測試對象。
第5位太空遊客是時年58歲的匈牙利裔美國人查爾斯·西蒙尼,他于2007年前往國際空間站。這位被稱作“word之父”的微軟前軟體工程師,“飛天”時還攜帶了豐盛大餐,在空間站裏擺了一席“蟠桃宴”。
“飛天”航天服到底什麼模樣?——設計師詳解中國艙外航天服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記者白瑞雪、孫彥新)名字叫“飛天”,重量120公斤,造價約3000萬元人民幣,可靠系數0.997,可以支持4個小時的艙外活動……
神七航天員出艙行走,艙外航天服是關鍵。
中國研製的艙外服是什麼模樣?在航天員出艙行走過程中到底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來自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的設計師們一一揭開這些數字背後的“謎底”。
穿在身上的“飛船”
記者觀察:最高能達到2米,軀幹像盔甲,四肢像麵包,再背上1.30米的大揹包……誰要是在大街上穿上這麼一身“行頭”,一定會被當作“天外來客”。
這就是中國的艙外航天服,在沒有加壓的狀態下,軟軟地躺在中國航天員中心一間實驗室裏。
服裝通體純白,從上到下依次是頭盔、上肢、軀幹、下肢、壓力手套、靴子。從內到外,則分為6層:由特殊防靜電處理過的棉布織成的舒適層、橡膠質地的備份氣密層、複合關節結構組成的主氣密層、滌綸面料的限制層、通過熱反射來實現隔熱的隔熱層、最外面的外防護層。服裝的四肢裝有調節帶,通過調節上臂、小臂和下肢的長度,身高1.60米-1.80米的人都能穿上這套衣服。
壁厚僅1.5毫米的鋁合金軀幹外殼上密集著各種儀器:電控臺、氣液控制臺、氣液組合插座、應急供氧管、電臍帶。僅是十幾厘米見方的電控臺裏,就有照明、數碼管控、機械式壓力錶等9個開關,氣液控制臺裏的閥門更是多達20多個。
在記者看來,這完全就是把飛船的控制臺整個搬到了航天員身上。別説是怎麼操作,就是每個開關的位置,要記得一清二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難怪航天服手腕處裝有一面小鏡子,航天員可以通過鏡子,隨時察看自己身上的各種開關。
專家解説(航天醫學工程總體研究室主任劉偉波):艙外航天服是我國第三次載人航天飛行中最難的一項技術。雖然都是航天服,艙外服跟艙內服完全不一樣。艙內服只保證壓力,但艙外服什麼都要管。飛船的大多數功能,都要在艙外服裏實現。可以説,艙外服就是一個穿在身上的小型飛船。
總的來説,艙外服為航天員提供3方面的保障。一是輻射、真空、微流塵等環境的防護;二是生命保障,也就是要保持一個適合人生存的氣體和溫度濕度環境;三是良好的功效保障,保證航天員穿著艙外服能開展維修器材等太空作業。
艙外服必須足夠複雜、具有一定的強度,才能實現以上這些功能。
“重而不笨”的中國特色
記者觀察:這麼重的一套衣服,在天上還要加壓“充氣”。航天員穿上後,會不會變成行動困難的“巨無霸”?
答案是否定的。重而不笨、行動靈活,是中國艙外航天服的一大特點。設計師們在上肢的肩、肘、腕和下肢的膝、踝等關節處,使用了氣密軸承。在軸承的作用下,航天員的手腳可以隨意轉動,同時能嚴格保證氣密性。手背則用上了可以翻折的熱防護蓋片,不僅能提高手指的熱防護能力,還能保證手指的關節活動性。
艙外用的手套,看上去特別厚實。把大拇指以外的4個指頭縫合在一起的話,有點像拳擊手套。手背為白色,手心和指頭是灰色的——密密麻麻的灰色橡膠凸粒,具有防滑和隔熱的作用。航天服雖然是“批量”生産的,手套卻是用國際上先進的“三維數字掃描”技術,為每位航天員量身定做的。
出艙活動主要靠手完成操作和“行走”,手套必須靈活,同時又得有相當的厚度以保證氣密性、隔熱性,這在材料與工藝上幾乎是矛盾的。科研人員經過無數次試驗,終於製造出了既安全又靈活的手套。中國艙外服的手套靈活性國際一流,航天員能夠輕鬆握持直徑為25毫米的物體。
航天服的左臂上印著鮮紅的國旗,右臂上有兩個大字:“飛天”。
專家解説(航天服研究室主任劉向陽):“飛天”是中國研製的第一代艙外航天服,整體設計和各部件的設計、組裝都是中國人自己完成的。就完成目前任務的能力而言,接近國際水平。
這套艙外服有很多我們獨有的特點。在關節上,科研人員巧妙地利用了倣生結構,使關節活動更自如。電控系統上,中國艙外服全部採用數字信號處理,顯示屏則採用了國際上最先進的OLED技術,使顯示器更大、更薄、更省電、更能耐受高低溫,顯示色彩更艷麗,以方便航天員查看。
艙外服就單個設備而言,功能不一定強大,但在系統的集成上具有優勢。
穿起來很“麻煩”
記者觀察:艙外服是門大學問,穿艙外服同樣不簡單。這是記者在低壓艙訓練中看到的一幕——兩名航天員從準備間走進實驗艙,純白和純藍色的緊身液冷服,把他們從頭到腳包得如同電影裏的“蜘蛛俠”。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他們像蟲子鑽進蠶蛹一樣,進入了航天服。
與其説是“穿”航天服,不如説是“坐”航天服——兩名航天員小心翼翼地把雙腿伸進航天服的下肢,臀部放在航天服的揹包沿上,然後關閉揹包門,把自己裹在了龐大的航天服中……
這個過程也就一兩分鐘。但之前的準備工作需要花不少時間:航天員在穿上貼身內衣以後,首先要穿一件能夠測量心跳、體溫的生理背心,接下來是防靜電的連體內衣,第4層是給人體散熱的液冷服,然後戴上通訊裝備,最後才穿艙外服。
穿衣服全程搬到天上,就更複雜了。雖然120公斤的重量在失重狀態下不會對航天員造成負擔,但在太空進行任何精細的操作都是很困難的。
神七飛行結束後,手套將隨返回艙帶回地面。由於體積、重量的限制,費這麼大勁兒穿上的艙外航天服,在完成出艙任務脫下後,只能留在天上了。
想到這套衣服3000萬元人民幣的價值,好可惜……
專家解説(航天員選拔訓練研究室主任吳斌):飛船發射時,艙外服是打包固定在軌道艙壁上的,因此航天員首先要啟封服裝,然後把各部分組合成一件完整的艙外服,再把凈化器、氧瓶、電池、無線電遙測裝置等可更換部件裝上航天服。進入服裝後,還要對服裝進行尺寸調整、氣密性檢查和全性能測試。一切正常,這才算“穿好”了艙外服。在“穿衣”的過程中,執行出艙活動的航天員與留在軌道艙的航天員互相配合,一人操作時,另一人就讀操作手冊並進行確認,以確保所有操作萬無一失。
這是個非常細緻而又累人的活。比如,“艙外服啟封”項目分為21個操作單元,其中僅僅是“解開艙外服的包裝物”又包含了12個大步驟,每個步驟分為用工具鉗剪開固定艙外服的鋼絲和帶子、用工具卸掉扳手和螺絲等數十個動作。
整個過程長達近15個小時。神舟六號任務結束後,航天員訓練的一項主要內容,就是操作艙外航天服。
神七助推中國對外媒開放
新華社酒泉9月25日電(記者林建楊、李宣良、徐壯志)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在火箭點火前,就已經創造了兩個第一:東風航天城第一次對海外媒體開放;神舟系列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第一次向外媒開放。
台灣女記者:“我自己都覺得蠻訝異的”
在台灣TVBS電視台資深文字記者詹瑋琦的眼裏,這片沙漠深處的“世外桃源”一直“很神秘”。“這個地方很多人想進來但是無法進來,因為這是一個軍事管制區,要進來很不容易。”她興奮地説。
9月19日,受中國中央電視臺邀請並經有關方面批准,詹瑋琦及一名攝像師抵達東風航天城,成為第一個造訪東風航天城的台灣記者。詹瑋琦説,他們借助中央電視臺的信號傳輸系統將自己的新聞素材傳回台灣,在第一現場向島內觀眾報道神七發射的臺前幕後,還會參與TVBS與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兩岸看神州》等節目。
對於這次採訪,詹瑋琦説:“我自己都覺得蠻訝異的,因為這個地方畢竟是一個軍事區……我覺得這一步是很大的一步,因為它象徵著大陸在對外媒開放上在往前走。”
詹瑋琦從2001年開始在大陸駐點採訪。她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大陸的整個氛圍包括對外媒採訪的問題,未來會越來越開放。“從這個單一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來整個大環境在不斷發生改變。”她説。
在TVBS之後,包括俄新社、路透社、美聯社、日本富士電視臺、《聯合早報》等另外9家外媒11名記者于24日早上抵達東風航天城,展開神七發射報道。當天下午,他們參加了神七任務實施新聞發佈會、航天員乘組與中外記者見面會等兩場重要活動。
俄新社記者謝平在神七任務實施新聞發佈會上獲得僅有兩次記者提問機會中的一個。他在發佈會告訴新華社記者,這次有機會來現場採訪神七發射非常高興,還可以借此機會對比中國載人飛船發射與俄羅斯宇宙飛船發射的區別。
謝平説,今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30週年,這次中國首次允許海外媒體到東風航天城現場採訪,活動具有特殊的意義。
開放不走回頭路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官員24日在解釋這次組織外媒到現場採訪時表示,國新辦將從26日起在北京連續舉行多場神七專題記者會。另外,為了讓部分海外媒體更多、更好地了解神七發射,國新辦會同有關部門組織他們到現場採訪。
有消息稱,除了進入東風航天城採訪的10家海外媒體外,另有一家海外媒體將獲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進行現場採訪。還有報道稱,設在北京梅地亞中心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新聞中心也將從25日起對中外記者提供服務。
顯然,在神七發射的新聞報道上,中國政府採取了前所未有的開放舉措,盡力滿足外媒的採訪需求。這些舉動證明中國政府信守在奧運會之前關於對外媒開放的承諾。中國政府官員曾多次強調,在奧運會之後中國將繼續開放外媒採訪。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在北京奧運會舉行前夕接受新華社專訪時明確表示:中國對外媒的開放不是“一陣風”的短期政策,而是長期趨勢。“中國的新聞運行體制只會越來越開放、透明和公開,我們有這個自信和能力。”他説。
事實上,在北京奧運會結束後,中國政府在所有重大新聞事件都及時公佈信息,包括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山西襄汾潰壩事件等所謂“負面消息”,海外媒體也可以自由採訪。
國務院新聞辦官員表示,在開放外媒採訪的問題上,中國將繼續用具體行動來證明。
自信的航天人表示歡迎
當10多名海外媒體記者刨根問底地提問,並把鏡頭對準這裡發生的一切時,中國航天人歡迎他們的到來,顯示出厚積薄發之後的自信和淡定。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發言人賈可23日對海外記者的到來採訪表示歡迎。他説:“不管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還是整個航天戰線的一線科技工作者,都歡迎境內外媒體的宣傳報道。中國航天人的努力和成就,不僅需要向國內宣傳報道,也需要向全世界展示。”
賈可同時表示,航天活動新聞宣傳需要把握一個度,也就是在保密的前提下。為此東風航天城已向先前抵達的國內媒體記者每人分發一本記者手冊,對保密問題做出清楚規定。至於首次進行現場採訪的海外記者,賈可説有關部門同樣會對他們做出嚴格的保密規定。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在經過神一到神六的成功發射後,逐步積累起比較深厚的航天技術基礎,火箭、飛船等航天産品質量成熟可靠,中國航天人也越來越自信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