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快速提高增強糧食生産能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0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4日電(記者 董峻)眼下正值“龍口奪糧”的秋糧收穫大忙時節,在糧食主産區,各式收穫機械成為主力軍,正熱火朝天地收穫著金燦燦的糧食。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今年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增加到40億元,實施範圍擴大到全國所有農牧業縣,極大地激發了各地農民購機用機熱情,並在糧食生産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前,在今年的夏糧收穫中,全國投入農機具總量、參加跨區作業機車數、機收作業面積、機收水平和效益均創歷史最高水平。減少糧食損失約24.6億公斤,增加機手純收入26億元,節省種糧農民人工費用38億元。

    今年以來,各地突出抓好重要農時、重點作物、關鍵環節和糧食主産區的機械化生産,大力推廣土壤深松、精量播種、化肥深施、節水灌溉、保護性耕作、水稻機插秧、玉米機收、秸稈粉碎還田、高效機械化植保等農機化新技術,積極組織農業機械搶收搶種、抗旱排澇、病蟲害防治,大規模開展農機跨區作業,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産力水平,為促進糧食增産、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做出了積極貢獻。

    據調查,在東北地區,通過推廣機械深松作業,加深土壤耕層,減少徑流,防止水土流失,建立了宏大的“土壤水庫”,提高了抗旱排澇能力,增産效果明顯,每畝增産150~200斤。水稻産區積極推進水稻機械插秧,畝均降低成本30元、增産50斤以上,且抗病蟲害、抗倒伏性好。育秧秧田利用率比常規育秧提高8~10倍。乾旱地區使用機械進行保護性耕作,實施秸稈還田利用,平均減少耕地表土流失量40%~80%,增加土壤蓄水量17%,減少農田揚塵量50%以上,提高了地力,改善了大氣環境,節本增效明顯,畝均降低生産成本15~30元,糧食增産5%以上。

    農業機械的廣泛應用,還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産效率。據專家介紹,小型耕整機耕地的效率是牛耕的5倍;人工插秧每天插半畝,機插每天10畝;使用大中型農業機械進行耕整地、精量播種、收穫作業的效率,是人工的40倍以上;一台水稻聯合收割機可替代200多人工作量,甘蔗聯合收穫機可替代1000多人。在時間緊、自然環境惡劣的情況下,搶收搶種、抗災減災,農業機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發展農業機械化是緩解日益突出的勞動力季節性短缺矛盾,保障農業生産穩定發展的重要措施。

    根據農業部的判斷,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已經步入中級階段。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跨過40%的門檻,這是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歷程中一次歷史性跨越。中級階段是指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跨入40%並提高到70%,農業勞動力佔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由40%降低到20%的發展階段。

    據農業部預測,今後農業機械化發展不僅將注重産品質量,更會把作業質量、維修質量和服務質量作為重要發展目標;不僅僅注重農機産品的一般技術指標,同時也將更注重農機産品的安全性、適用性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産品質量、作業質量、維修質量和服務質量這四個方面,共同構成了農業機械化質量的主要內容。

 
 
 相關鏈結
· 全國秋糧收穫逐漸進入高峰 已收穫面積達到51.6%
· 農業部:全國秋糧收穫已過四成 秋冬種進展順利
· 截至9月26日全國秋糧收穫3.4億畝 三成秋糧已收
· 農業部發佈防範霜凍確保秋糧豐收到手的緊急通知
· 寧夏秋糧喜獲豐收 預計全年糧食總産量超過300萬噸
· 雲南永仁震區農民互助搶收秋糧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