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 于文靜)經過30年改革開放,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生了歷史性巨變。尤其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決定以來,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大大增強,農民收入連續四年保持較快增長,農民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迅速,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得到改善,億萬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主體作用正得到有效發揮。
改革開放30年以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適應農村生産力,提高了億萬農民生産積極性,農村生産得到極大發展。據農業部統計,1978年至2007年,我國糧食産量由6095億斤增加至10032億斤,成功解決了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同時,糧食、油料、蔬菜、水果、肉類、禽蛋和水産品等産量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優質農産品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農業設施裝備水平、農業科技創新與應用、農業機械化水平取得長足進展,農業生産方式發生很大轉變。
在新農村建設的偉大實踐中,農民生活水平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收入從長期停滯不前到持續較快增長。據農業部統計,1978年至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特別是近四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每年增加300元以上。從2000年逐步展開的農村稅費改革,到2006年完全取消了農業四稅(農業稅、屠宰稅、牧業稅、農林特産稅),在此基礎上,國家增加了對農民的直接補貼。一減一補,使全國農民得到約2000億元的實惠。
同時,農村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黨的十六大以來,農村村容村貌和精神文明建設狀況得到改善,飲水、供電、道路、沼氣、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顯著加快,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電話和電視節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不斷完善;農村義務教育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範圍;強農惠農政策給農民帶來實惠,充分調動了農民積極性,改善了黨群幹群關係。
雖然近幾年我國農村形勢持續向好,但總體上看,農業基礎不牢、農業設施和裝備落後、農民就業門路不多、增收困難、向農民提供的教育機會和公共服務還有所欠缺的基本局面依然存在。
改革的實踐反復證明,什麼時候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農業和農村就快速發展;什麼時候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農業和農村就停滯甚至萎縮。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踐中,要堅持維護農民的根本利益和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只有依靠農民群眾的力量,才能將改革引向深入。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十七屆三中全會前夕專門召開會議,明確強調必須切實保障農民權益,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作為農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為本,尊重農民意願,著力解決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緊緊依靠億萬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總的來説,充分發揮億萬農民投身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需要重點加強四方面政策措施:
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係。要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引導農民依法以轉包、轉讓等形式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增加農民的土地收益和財産性收入。
推進徵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徵地補償機制和安置辦法。要完善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體系,確保被徵地農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將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逐步轉移到農村。基礎設施既包括路、水、電和燃氣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包括提高人口素質的教育、文化建設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要讓更多農民享受到更為方便的“衣食住行”和更好的看病、上學、社會保險等基本公共服務。
加快推進農村綜合改革,鞏固稅費改革成果,嚴防農民負擔反彈。尤其要妥善清理化解鄉村債務,重點化解農村義務教育的歷史債務。要通過深化和發展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實保障億萬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更加得到重視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