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格爾木10月15日電(記者張進林、任曉剛)以準確確定黃河、長江和瀾滄江源頭地理位置為主要目標的三江源頭大型科學考察活動目前已接近尾聲,隨隊考察的我國氣象工作者首次在三大江河的發源區收集基礎氣象信息數據,填補了我國在這一區域內開展氣象觀測的空白。
黃河、長江和瀾滄江均發源於海拔4800米以上的青海南部高原腹地,這裡地域遼闊,人煙稀少,高寒缺氧。受特殊地域影響,這三條江河發源地區域內的氣候變化無常,“一日有四季”現象比較普遍。因此,收集三大江河發源區的基礎氣象信息數據,了解和掌握區域內的氣象變化情況,對於研究整個三江源區乃至“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的氣候變化都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據考察隊氣象工作者介紹,此次在三大江河的發源區開展基礎氣象信息數據的收集,主要是利用了一種叫“單兵氣象站”的簡便裝置,這個裝置具有攜帶方便、容易操作的特點,通過自動感應裝置,它可以準確測定並獲取風向、風速、溫度、相對濕度、大氣壓、降水量等基礎氣象數據。氣象人員同時還使用了一套功能相同的手動觀測裝置,以保證數據收集的可靠性。
氣象工作者説,長期以來,由於江河發源區人跡罕至,環境惡劣,氣象研究一直滯後。目前,整個三江源區設立的氣象觀測點數量較少,且大多在縣城及鄉(鎮)所在地,距大江大河的發源區近的百公里,遠的甚至二、三百公里之遙。
據了解,氣象人員深入到江河發源區進行基礎氣象數據的收集,填補了對當地展開氣象觀測的空白,所掌握的數據信息將成為今後研究三江源區乃至整個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的基礎性資料,對於更深一步的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