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港、澳、臺輿論高度評價兩岸間四項協議的簽署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05日   來源:新華社

香港媒體:兩岸正式開啟“三通”時代

    新華社香港11月5日電 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和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4日于台北簽署有關兩岸空運、海運、郵政和食品安全的4項協議。香港報紙5日的社評認為,這標誌著兩會溝通管道進入制度化、常態化模式,正式開啟兩岸“三通”時代,有助兩岸更緊密合作,創造雙贏的未來。

    香港《文匯報》題為《開啟“三通”時代 加深兩岸交流》的社評説,這是兩會首次在台灣進行協商並取得實質性成果,標誌著兩會溝通管道進入制度化、常態化模式,正式開啟兩岸“大三通”時代,有助兩岸更緊密合作,攜手抵禦全球金融危機,創造雙贏的未來。陳雲林一行在台灣的成功訪問,將大陸方面改善兩岸關係的願望和誠意,直接傳遞給台灣人民,受到島內多數民眾的認可和歡迎。此行將進一步增進兩岸互信和了解,加深兩岸交流,對於今後兩岸關係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社評説,島內主要民調均顯示,多數台灣民眾贊成陳雲林來臺訪問。連日來,台灣輿論也紛紛肯定,兩會協商對台灣經濟確有實質貢獻,有助降低兩岸貿易成本、增進兩岸貨流、提升競爭力,帶來更多就業機會,是深具里程碑意義的兩岸大事。

    《大公報》題為《“三通”擴大兩岸經濟合作潛力》的社評説,4日在台灣舉行了兩岸間的一次歷史性會議,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經會談後,在兩岸海運、空運、郵政及食品安全等方面取得重要共識,同意落實客貨海運直航、郵件直接傳遞和擴大、改進航空直航等,給兩岸交流帶來了重要的突破,通郵、通商及通航的“大三通”將可實現,令兩岸交流可加快向深度、廣度發展。

    社評説,“三通”的巨大經濟效益及潛力無可置疑。目前兩岸經貿合作規模已十分龐大,“三通”首先可為兩岸間人流、物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有利於推動兩岸合作。 當然,“三通”的潛在效益並非朝夕間可全面浮現,但假以時日必有大成。更重要的是,由此建立的兩岸間更多互惠、互信,將可拉近雙方差異,減少分歧,為日後更多新型合作奠基鋪路。

    《香港商報》的社評説,兩岸同胞苦候多年的兩岸直接“三通”終於落實。海協會和海基會繼今年6月重啟會談後,4日兩會領導人首次在台北進行商談,並成功簽訂四項協議。這是兩岸關係史上的重要歷史時刻,標誌著兩岸交流由此走進了直接“三通”的新階段。

    社評説,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兩會在邁出歷史大步的同時,也承前啟後為下輪商談制訂了初步議程。在“三通”的基礎上,雙方將積極建構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緊密化和制度化,並進一步在經貿、金融、社會、民生等各領域加強交流,包括兩岸金融、漁工勞務、動植物檢疫、産業等的合作,以及共同打擊犯罪、雙向投資及投資保護、知識産權保護和媒體記者常駐等問題。

    《明報》的社評説,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歷史性訪問台灣,兩岸實現全面“三通”再邁進一大步。兩岸經絡打通之後,5日舉行的金融和工商航運兩場座談會,顯示朝著更深層次經濟整合方向發展。

澳門日報社論:兩岸關係進入新里程

    新華社澳門11月5日電 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與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4日在台北簽署《海峽兩岸空運協議》《海峽兩岸海運協議》《海峽兩岸郵政協議》和《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受到澳門媒體高度評價。當地發行量最大的《澳門日報》5日發表社論指出,4項協議的簽署標誌著兩岸交流從此揭開新一頁,兩岸關係進入新里程。

    這篇題為《兩岸關係又進一大步》的社論説,與兩岸“三通”同樣有著非凡意義的是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首次踏足寶島,成為自1949年以來大陸到台灣訪問的最高層級官員,陳雲林訪台是一個里程碑,是“兩岸關係處在歷史上最好時期”的一個重要標誌。

    社論説,陳雲林和江丙坤不負兩岸人民的重托,此次“陳江會”簽署的4項協議,對促進兩岸經貿合作、便利兩岸人民往來、提振台灣經濟、保障兩岸民眾健康都大有裨益,是實實在在地為兩岸人民謀福祉。

    社論説,協議中,兩岸截彎取直,建立空中直達航路,方便兩岸民眾往來,將大大降低兩岸民眾往來和空中貨物運輸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開放兩岸海運直航,大大降低兩岸貨運成本,促進兩岸經貿發展;擴大兩岸郵政業務範圍,使兩岸民眾和企業享受到更好的郵遞服務,聯絡更加方便;建立兩岸食品安全協處機制,將有效保障消費者權益,維護兩岸貿易健康發展。

島內輿論:兩會商談成果有助於台灣經濟的復蘇

    新華社台北11月5日電 海協會與海基會4日在台北簽署4項協議,兩岸“三通”框架成形,島內輿論對此予以高度評價,認為會談成果有助於台灣經濟的復蘇。

    台灣《中國時報》5日發表題為《正面看待江陳會談的四項協議》的社論認為,四項協議對兩岸關係而言是一份歷史性的文件,代表兩岸“三通”將正式上路。對兩岸人民而言,時間成本與飛航成本即刻降低,初步估計每年至少節省逾30億元新台幣。“對台灣而言,利當然絕對大於弊”。

    社論説,協議簽署後,台灣民生物資的成本隨之降低,未來輸往大陸的農産品可增長兩倍。“凡此種種都有利於提振低迷的景氣,有助於台灣經濟的復蘇”,“正面看待江陳台北會談4項協議的成果,兩岸確實可以共創經濟榮景”。

    《聯合報》的社論説,“三通”這個出現在兩岸間已有30年的名詞,終於在江丙坤、陳雲林簽字後實現。該報另一篇題為《用協議搭橋》的文章則表示,空運、海運、通郵、食品安全的4項協議“為兩岸建立新的里程碑”。

    《聯合報》還發表島內新聞主管部門負責人史亞平的文章。文章表示,這次會談成功象徵著兩會“協商管道的制度化”,以及兩岸關係發展“正式邁向協商合作代替對抗衝突的歷史性關鍵時刻”,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有“極正面且深遠的意義”。

    《工商時報》辟出多個版面,詳細解讀4項協議的積極意義。該報社論認為,4項協議不僅將使兩岸交流互動呈現新局,後續效應更將使兩岸進入“相輔相成、再難區隔切割的嶄新境界”。

    該報引用島內經濟主管部門負責人陳添枝的分析稱,兩會簽署海空運直航等4項協議,有利於兩岸經貿創造新的投資模式,“雖然明年全球經濟普呈悲觀,但在兩岸經貿升溫下,台灣明年經濟仍是審慎樂觀,絕不會重蹈2001年經濟負成長的覆轍”。

    《工商時報》的文章還認為,“兩岸海空直航後,企業營運成本降低,人員與貨物運送效率提高,使台灣更有條件成為跨國企業的區域營運總部”,預估明年在臺設立區域營運總部的家數可由目前的615家增至800家。

 
 
 相關鏈結
· 陳雲林與江丙坤舉行會談 就4項議題取得重要共識
· 海峽兩岸將首次攜手破解中華文明形成與發展之謎
· 第七屆海峽兩岸計量與質量學術研討會近日召開
· 專家建議建立兩岸旅遊業合作機制 實現兩岸直航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