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和發展“第一生産力”的深刻革命
——科技體制改革30年曆程回顧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記者鄒聲文)不久前,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創辦的企業成功並購了擁有八十年曆史的意大利CIFA公司,一舉改寫了世界混凝土機械競爭格局。
從發展舉步維艱的行業性科研院所,到資産規模過百億元、敢與全球工程機械巨頭同臺競技的高新技術産業集團——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用30年時間,書寫了化蛹為蝶的傳奇故事。
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只是我國科技體制改革30年進程的一個縮影。從鼓勵科技人員創業到推動科研院所轉制,從提出科教興國戰略到作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大決策……30年來,我國積極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科學技術這個“第一生産力”,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科技支撐。
不斷改革,引導科技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
“絕大多數科研機構與企業沒有任何關係,科研與經濟是兩張皮,當時這種情況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視。”説起啟動科技體制改革的原因,科技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翟立新這樣介紹。
1978年的全國科學大會,讓科技界迎來了春天,也拉開了科技體制改革的序幕——
鄧小平同志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産力”的重要觀點;後來,他又發展了這一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重要論斷。
3年後,我國提出了“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的科技發展方針。在這一方針指引下,我國進行了科研機構管理制度和職稱制度的改革探索。
一些科技人員開始走出院所和高校圍墻,創辦科技企業。1984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的11位科研人員用20萬元資金創辦了聯想公司。經過20多年的發展,聯想公司已經發展成全球知名的大型科技企業。
從1985年開始,我國科技體制改革步入全面啟動階段,中共中央發佈了《關於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對轉變科技工作運行機制、調整科學技術系統的組織結構、改革科技人員管理制度等做出具體部署;1988年,國務院做出《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鼓勵科研機構發展成新型的科研生産經營實體、興辦高新産業開發區、發展高新技術産業,支持發展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科技機構。在各種政策措施引導下,科技界以空前的熱情投入到經濟建設主戰場。
20世紀90年代,我國提出了科教興國的重大戰略,並按照“穩住一頭、放開一片”的改革方針,開展科研院所結構調整的試點工作。1999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的決定》,為這一階段的科技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2006年1月,我國就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做出了戰略部署,發佈了《關於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提出要有效整合全社會科技資源,推動經濟與科技的緊密結合,形成相互促進、充滿活力的國家創新體系。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提出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明確了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方向:科技要為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打造創新主體多元化格局
從科研力量基本集中在國家設立的科研機構,到充分發揮企業、院所、高校和仲介機構等多種創新主體的優勢——30年來,我國科技體系結構不斷優化,已形成了多元化的創新主體格局。
統計顯示,2006年我國研發經費支出3003億元,其中企業、政府研究機構、高等學校三方面經費支出佔全國總支出的比重分別為68.3%、20.9%和9.9%;從研發人員分佈來看,企業、研究機構、高校和其他機構的研發人員分別佔總量的65.7%、15.4%、16.1%和2.7%。“從經費和人員統計指標來看,企業在技術創新體系中已經佔據了主體地位。”翟立新説。
科研院所是科技體制改革的重點,有1300多家開發類院所轉為或進入企業。可喜的是,這些轉制院所的研發和創新能力在競爭中不斷增強,其中許多院所已經成為市場經濟舞臺上的“科技明星企業”——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開發研製了我國煤炭行業所用技術的60%,其中煤礦安全技術更佔到全行業的80%以上;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自主研發的TD-SCDMA成為3G國際三大主流標準之一,為我國通信産業的發展贏得了歷史性的機遇;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建成了國內第一條月産1萬片的12英寸硅單晶拋光片生産線,標誌著我國在高端半導體材料領域獲得重大突破……
統計顯示,248家中央轉制院所在2006年申報專利2864項,獲發明專利授權1021項,實現總收入742億元、利潤48億元,均為2000年的3倍以上。
公益類科研院所的分類改革也取得積極的進展。國務院各部門所屬的256個公益類院所改革方案全部形成,河南、寧夏、河北等地公益類院所改革進展順利。中科院在實施知識創新工程過程中,進行大規模的佈局結構調整,並在用人、分配、考核等方面積極探索,取得明顯成效。
科技向現實生産力的轉化過程中,仲介機構是重要的一環。30年間,我國科技仲介機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實現了飛速發展。
統計顯示,我國科技仲介機構已近7萬家,其中常設技術市場330余個、技術貿易機構3萬多家。作為判斷科技仲介服務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從1985年的23億元增長到2007年的2226億多元,22年時間增長了近百倍。
支撐引領作用進一步凸顯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原是一家吃了幾十年“皇糧”的事業單位。隨著科技體制改革的深入,它轉制為一家大型科技型企業,併發展成為冶金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創新基地。
特別是近年來,中國鋼研緊緊圍繞行業重大需求,開展了高爐噴煤、轉爐濺渣護爐、高效連鑄技術、球團燒結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及系統集成,並承擔了軍工冶金新材料方面85%以上的研發試製任務,為我國冶金行業的不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科技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技。我們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的一大初衷,就是要解決科技與經濟的脫節問題,讓科技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生産力’。”翟立新説。
30年風雨征程,30年纍纍碩果。經過改革開放的洗禮,一家家科研院所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一個個科技型企業在市場中站穩腳跟,一項項重大技術突破引領著全行業的發展:
——工程建設領域的重大關鍵技術突破,支撐著三峽工程、青藏鐵路、西電東輸等重大工程的興建,帶動了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大型石化裝置、鋼鐵連鑄連軋、亞臨界火力發電機組、多聯軸數控機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等的研製能力大幅度提高,使相關行業的科技水平獲得重大提升;
——超級雜交稻、轉基因抗蟲棉等一系列農業重大技術獲得突破,使科技進步對農業發展的貢獻率顯著提高;
——心腦血管病、腫瘤等重大疾病和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的防控及創新藥物研製取得重大進展,保障了人民生命健康……
“現在,科技已經深刻地影響著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翟立新説,科技體制改革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科學技術這個“第一生産力”,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和國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隨著科技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隨著自主創新戰略的全面實施,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廣大科技人員,必將在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上書寫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