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視點:透視金融危機衝擊下的企業"悶爐現象"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3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鄭州11月30日電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隨著市場的急劇萎縮,中國鋼鐵、焦化、紡織服裝等行業一批企業目前正處於停産、半停産狀態。雖然生産經營陷入困境,但它們都在堅持等待市場的復蘇。經濟界人士形象地將之稱為“悶爐現象”。

    最近新華社經濟形勢調研小分隊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雖然有遭受金融危機衝擊的外因,但“悶爐現象”發生的背後,也有著一些更為深刻的內因。解讀這一現象,有諸多寶貴啟示。

    “悶爐現象”:大批企業在困境中等待希望

    熟悉冶金行業的人都知道,“高爐”及“煉焦爐”是鋼鐵、焦化企業最核心設備,一旦點火就不能輕易停止運行,否則就會使爐體受到嚴重損傷。所謂“悶爐”,其實是這些企業大大壓縮生産中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方法,它使爐子處於保溫狀態,儘量減少成本,等待市場回暖。

    記者在湖北武鋼、山西太鋼等一批大型鋼鐵企業採訪時了解到,國內相當一批鋼鐵廠由於市場需求萎縮,主動“悶爐”限産。

    以武鋼為例,在金融危機衝擊下,武鋼生産經營影響嚴重,近幾個月來利潤持續下降,從8月份的11.2億元下降到9月份的5.3億元,10月份僅為4600萬元,面臨虧損。目前,公司被迫大幅減産,減幅達30%。

    武鋼如此,小型鋼廠的“悶爐現象”更為普遍。在小規模鋼廠較為集中的河北省。11月初,邯鄲地區超過2/3的中小鋼企已停産或半停産,唐山地區超過50%的高爐停産,廊坊地區大多數帶鋼企業全部停産。

    偏重煤焦鐵等高耗能産業的山西省,相當一批企業也集中呈現出“悶爐現象”。以長治市為例,到11月中旬,全市焦炭、鋼鐵、電石等中小企業停産、半停産企業超過200家,其中全市50%的焦化企業停産,38座125立方米以上的高爐有30座停産。山西省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幾個月前看到沿海省份大批紡織出口企業遭遇困境,沒想到如今山西煤焦鐵企業也陷入這種狀況。

    煤焦鐵企業如今呈現的“悶爐現象”,其實正是當前國內生産遭遇困難企業的一個集中縮影。目前,國內紡織服裝、房地産、汽車等受到金融危機衝擊影響較大的行業,其實都呈現出這種“悶爐現象”。“悶爐現象”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大突出矛盾問題。

    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對處於“悶爐”中的企業,扛過眼前的困難,迎來市場的復蘇,爐火就會重燃,企業將會迎來新的發展;而扛不過去,爐火熄滅後再不能點燃,這樣的企業就不得不承受倒閉的厄運。

    “這些企業陷入經營困境,是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造成衝擊的具體體現。”河南洛陽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李勝平説,“這些企業正在遭遇嚴峻考驗,它們在‘嚴冬’中堅持等待著市場‘春天’。”

    警鐘敲響:“悶爐現象”折射行業弊病發人深省

    當前一大批企業呈現出的“悶爐現象”,固然主因是金融危機所導致,但仔細分析,從中卻也折射出有些行業在發展中存在的共性“弊病”,其中教訓格外引人反思。

    “冷靜分析,鋼鐵企業當前陷入困境,其中一個原因也由於這幾年來鋼鐵業産能過剩、盲目投資過熱所導致。”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肖白表示,“金融危機只是加速了鋼鐵業調整期的到來。如果不是金融危機,在産能過剩的背景下,鋼鐵業遲早也會出現一次大的調整。”

    以冶金業前期項目設計承包而著稱的中冶南方公司,對冶金行業變化瞭如指掌。“我們已比較早感受到鋼鐵業結構性的産能過剩,真實原因是相當一部分不符合國家産業政策的生産力沒有得到淘汰。”肖白認為。

    根據鋼鐵業的統計數據,在2003年我國鋼鐵業首次達至年産2億噸鋼的規模後,在此後幾年又得到“快速跳躍式”發展,鋼鐵總産量持續世界第一,今年我國鋼鐵總量將突破5億噸。但總體而言,這幾年中相當一部分産能是由新上馬的中小鋼鐵廠擴展的,低水平産能膨脹、過剩。

    而對山西省內煤焦鐵行業來説,其産能過剩、産業結構單一弊病更為突出。記者在清徐縣等地看到,沿途小焦化廠比比皆是。山西長治市發展改革委投資科科長劉利斌説,這些行業發展方式比較粗放,科技含量低,存在著明顯的重復建設問題。

    “當前一些行業呈現出的困境,也折射出了前幾年宏觀調控政策沒有得到有效落實的問題。以鋼鐵業為例,江蘇鐵本公司項目雖然在2004年被關掉了,但隨後卻有更多的‘小鐵本’公司建了起來。”湖北省一位熟悉鋼鐵業發展的領導幹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這其中教訓,值得好好反思。如果宏觀調控政策得到有效落實,鋼鐵業如今日子要好過得多。”

    對紡織服裝行業來説,相當一批出口企業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出口競爭力主要憑藉低成本,本身技術含量並不高,在金融危機衝擊下率先遭遇重創也就不難理解;而在前幾年投資過熱的背景下,受高額利潤驅動,國內房地産公司風起雲涌,但在如今市場低迷之時,一些實力不強的房地産公司業務陷入停滯也在情理之中。

    疾風方知勁草。在不少行業的企業呈現“悶爐現象”的同時,有一些企業卻遊刃有餘,表現格外亮眼。總結其經驗,那些立足科技創新的企業、産業鏈條完整的企業、結構調整到位的企業、抓住機遇積極求變的企業,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受到的衝擊就較小,迴旋餘地大,不僅能在困境中求得生存,甚至實現逆勢上揚。

    記者近日在山西亞鑫煤焦化有限公司了解到,雖然這家公司焦化生産經營也遭受到重創,但由於該公司提早就意識到單靠焦化生産,將來必定難以實現長遠發展,因此自2007年4月起就陸續投入2000余萬元,引入玄武岩纖維這一高新技術項目,促進産業升級和轉型。目前這一項目已試投産,亞鑫公司將躍上一個新的發展平臺。

    生者為王:把握“悶爐現象”背後難得的機遇

    大浪淘沙,機遇只屬於那些有準備的企業。在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看來,“悶爐現象”背後卻凸顯出了空前機遇:危機之後,生者為王。

    “自9月份後,面對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不少企業家顯得有點驚慌失措。”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沁新説,“不過,最近一段時間,有相當一批企業家已經從危機中看到了企業的發展機遇。”

    任沁新認為,當前正是企業控製成本,夯實基礎,實現産業升級的難得機會。“在市場回暖後,這樣的企業必將會先行一步,做行業的領頭羊。”目前,中信重工正狠抓內部挖潛,並趁原材料價格低谷之際,最近幾個月連續投産四個項目,投資額高達20億元,成本卻比平時節省了約三分之一。

    太鋼是全球最大的不銹鋼企業。在不銹鋼價格大幅回落的局面下,太鋼嚴格控制所有非生産性支出,加大挖潛降本增效力度,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強調要向科學採購要效益、向過程管理要效益、向市場營銷要效益。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太鋼通過內部挖潛,創效高達39.55億元。

    危機之下,行業由此將進入“洗牌”過程。“企業家此時應睜大眼睛,抓住機遇實現産業升級,把自身做大做強。”華工科技産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新強表示,他們公司目前也準備適時出手,從全球網羅高技術人才,並選擇行業內的一些小公司進行資産並購,進一步確立行業領導者的地位。

    利用當前機會,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對企業家如此,其實對一個地區的産業發展也是如此。河南洛陽市發改委主任李勝平説,“洛陽市在本輪擴大投資規模中,格外注重推薦高新技術項目,目前已經篩選上報了20多個新材料基地和動力谷基地建設項目,並對一批先進製造業實施技術改造,下大力氣促進本地區的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過去喊了多少年都沒用,但現在市場形勢卻給煤焦鐵等高耗能行業實現産業升級帶來了難得的機會。”山西長治市中小企業局産業指導科科長李建武認為,市場倒逼之下,就會使企業主動選擇産業升級,加強自主創新,落後産能也會被淘汰。

    以鋼鐵、焦化為主導産品的山西常平集團,是全國民營企業500強企業,這家公司目前經營也十分困難,鋼鐵廠、焦化廠的幾個高爐都被迫“悶爐”或者“停爐”。但這家公司堅持認為,當前國家在促進經濟增長、加大企業扶持力度的同時,一定要堅持“有保有壓”,“資金”絕不能撒“胡椒面”,否則這個行業今後仍會陷入“盲目無序發展”的惡性循環狀態。

    “雖然困難,但在國家出臺一攬子政策後,我們已經在沙漠裏聞到了水的清香,有了一些站起來的力量。”山西常平集團辦公室主任于李平深有感觸地説,“這個行業再也不能粗放式經營,掠奪性生産了。危機之後,生者為王。” 

 
 
 相關鏈結
· 新華視點:從京津城際高鐵看3.5萬億元鐵路投資
· 新華視點:十大舉措改善民生 百姓生活更加美好
· 新華視點:安徽省碭山縣強徵農民土地事件調查
· 新華視點:食品安全立法能否防止"三鹿事件"重演
· 新華視點:來自北京抗震救災主題展廳和災區的對話
· 新華視點:問題奶粉紛紛下架 患兒就診有條不紊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