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吳邦國委員長出席會議。這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受國務院委託,準備向會議作關於積極採取措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情況的報告。新華社記者 劉衛兵 攝
我國積極採取措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王飛、張景勇)受國務院委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24日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作了國務院關於積極採取措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情況的報告。
張平説,我國積極採取措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年中,根據形勢變化,及時將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由年初的“防經濟過熱、防明顯通脹”調整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進入三季度,針對國際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對我國經濟負面影響日益加重的情況,中央果斷提出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提出“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的工作要求,迅速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別是提出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決定在今年四季度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和提前下達災後恢復重建基金200億元。
張平還具體説明了所採取的這些措施。
--抓緊安排好新增中央政府投資。到12月15日,今年新增1000億元中央投資計劃已全部下達,其中大部分已安排到項目。200億元災後恢復重建基金也已下達。其中既沒有用於生産能力過剩領域的投資,更沒有“兩高一資”方面的投入,不會形成低水平重復建設。
--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制訂振興規劃支持重點産業發展、加快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兼併重組、增加重要物資國家收儲和商業收儲、加快服務業發展、加大就業和社會保障支持力度等6方面措施。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擔保服務;放寬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呆賬核銷條件,減輕中小企業歷史負擔。出臺了促進輕紡工業以及鋼鐵、有色、石化、汽車、船舶、乳製品、電子信息等行業健康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
--努力保持出口穩定增長。在三季度已出臺政策的基礎上,四季度又兩次提高紡織、服裝、玩具等勞動密集型商品和機電等高附加值商品以及其他受影響較大産品的出口退稅率,取消了部分鋼鐵、化工、糧食産品的出口關稅或特別出口關稅,降低了鋁材、化肥等産品的出口關稅。暫停和調整了部分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保證金臺賬實轉政策。
--加大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在前一段時間多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增加貨幣供應的基礎上,12月3日,研究出臺了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9方面政策措施,更好地發揮金融支持經濟增長和促進結構調整的作用。
--積極擴大消費和改善民生。努力提高居民特別是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採取積極措施幫扶困難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擴大失業保險金使用範圍,穩定居民住房消費,進一步擴大家電下鄉的範圍和補貼品種,從明年2月1日起,在全國全面推廣家電下鄉政策。
--堅持不懈抓好農業。按照市場價格,增加收購稻穀、東北玉米、大豆、油菜子以及棉花等農産品,充實國家儲備,制訂了穩定生豬生産的調控方案。較大幅度提高200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較大幅度增加“三農”投入,新增1000億元投資中用於農村民生、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的投入佔45%。促進農民工就業。增加對農民的補貼。其中,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由今年的40億元增加到明年的100億元。
--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從明年1月1日起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預計實施後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1200多億元,統一取消或停止10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推進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目前,這些政策措施對增強信心、克服困難、穩定經濟正在發揮重要作用。”張平説。
我國下一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重點措施確定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王飛、張景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説,下一步要切實增強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科學性、實效性,提高宏觀調控的應變能力和實際效果,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受國務院委託,張平24日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作了國務院關於積極採取措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情況的報告。
張平説,當前要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公開、透明、高效地落實好中央投資。嚴格執行國家産業政策和市場準入標準,及時完備項目用地、環評等審核程序,確保項目前期工作有序高效完成,早日發揮投資效應。同時正確引導地方、企業和社會其他方面投資,防止一哄而起亂鋪攤子,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和“兩高”行業盲目擴張。
--抓緊研究明後兩年進一步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強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監測分析,及早謀劃、系統安排未來兩年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同時,抓緊研究出臺保持外貿出口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
--儘快出臺並組織實施重點産業振興規劃。要按照加快結構調整、實現産業升級、增強發展後勁的主線,抓緊制定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九個産業的振興規劃。
--切實做好農業和農村工作。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千方百計促進農業增産、農民增收。加快農村市場流通體系建設,落實好家電下鄉政策;繼續加強農村水電路氣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
--認真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大就業再就業幫扶力度,穩定和促進就業崗位增長。把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放在當前就業工作的首位,認真落實穩定農民工就業的各項政策,抓緊做好社會保障特別是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的保障工作。
張平説,與此同時,進一步採取措施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保護工作,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加大改革攻堅力度,努力解決一批制約經濟健康發展的體制障礙。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社會管理,認真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我國抓緊制定九大産業振興規劃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張景勇、王飛)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説,要儘快出臺並組織實施重點産業振興規劃,抓緊制定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九個産業的振興規劃。
受國務院委託,張平24日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作了國務院關於積極採取措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情況的報告。
張平説,要按照加快結構調整、實現産業升級、增強發展後勁的主線,抓緊制定上述九個産業的振興規劃。在編制規劃中,既要立足當前保增長,又要抓住機遇通過自主創新、技術改造促進結構調整、節能減排;既要保護和發展好支柱産業和骨幹企業,又要防止已經淘汰的落後生産能力死灰復燃,努力形成有目標、有重點、有抓手,遠近結合、標本兼治的振興規劃。
今年我國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王飛、張景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説,2008年我國積極應對國內嚴重自然災害和國際環境重大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克服種種困難,既奪取了抗災救災的重大勝利,又保持了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受國務院委託,張平24日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作了國務院關於積極採取措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情況的報告。
張平説,今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形勢是好的,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經濟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增長9.9%,1月至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7%。
--價格漲幅逐步回落。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4%,漲幅比最高點的2月份回落了6.3個百分點;1月至11月累計上漲6.3%,全年可控制在6%左右。近幾個月來,商品零售價格、流通環節生産資料價格、農業生産資料價格等的漲幅也迅速放緩。
--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農業再獲好收成,全年糧食産量實現連續五年增産,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首次,總産和單産均創歷史新高。主要農産品穩定發展,供應充足。工業結構繼續向好,機械、醫藥等行業增長較快,高耗能行業增幅明顯回落,企業兼併重組步伐加快。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幅高於國內生産總值增幅0.4個百分點。
--節能減排進一步推進。通過加強目標責任考核、加大重點工程和淘汰落後生産能力實施力度以及強化經濟政策激勵作用等,推動節能減排工作開展。前10個月關停小火電1458萬千瓦,淘汰水泥、鋼鐵、電解鋁、焦炭等落後生産能力進展順利。前三季度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同比分別下降3.46%、4.2%和2.7%。
--改革開放繼續深化。行政管理、集體林權、國有企業、財稅、金融、價格等方面的改革積極推進。重大災害和公共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制初步建立。1月至11月,外貿進出口增長20.9%,其中出口增長19.3%;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864億美元,增長26.3%。
--民生進一步改善。1月至11月,城鎮新增就業1075萬人,已超額完成全年目標;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現金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後,同比實際分別增長7.5%和11%;1月至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1.9%。社會保障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力度加大。
國際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中國如何應對?--從國務院報告看我國系列舉措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張景勇、王飛)目前,國際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其影響已從局部發展到全球,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其涉及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衝擊強度之大超出預料。新的形勢對我國有何深遠影響?我們採取哪些措施應對?如何才能實現確保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目標?
24日,受國務院委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了今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簡要情況、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已經採取的應對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的初步考慮。
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不利影響日益顯現
今年以來,美國次貸危機不斷發展,引發了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世界主要經濟體出現多年沒有過的同步衰退,並且目前金融危機仍未見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和衝擊還在加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明年世界經濟和世界貿易僅增長2.2%和2.1%,大大低於近幾年的平均水平。
國際金融危機不斷加深和世界經濟形勢急劇變化,已經對我國經濟産生了較大影響。張平説,這種不利影響表現在以下方面:外貿進出口增幅回落較快,投資增長有所放慢;工業生産顯著放緩,原材料價格和運輸市場需求下降;房地産和汽車市場低迷,消費熱點降溫;部分企業經營更加困難,就業形勢嚴峻;財政收入增幅逐步回落,金融市場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在當前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金融高度關聯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不可能不受世界經濟“大氣候”的影響。但我們也看到,全球金融危機在帶來挑戰的同時,也給中國經濟帶來了機遇。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一鳴認為,作為一個貿易大國,美歐等發達國家經濟衰退勢必拖累中國經濟的增長,但是這也為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利用國際資源和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帶來機會。如果我們能夠抓住機會,在未來世界經濟體系中,中國的國際地位將會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積極應對嚴峻挑戰,當前發展局面來之不易
今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積極應對國內嚴重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等帶來的嚴峻挑戰,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張平説,面對多方面的嚴峻挑戰,中央審時度勢、未雨綢繆,見事早、行動快,及時調整宏觀調控的方向和政策重點。年中,根據形勢變化,及時將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由年初的“防經濟過熱、防明顯通脹”調整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進入三季度,針對國際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對我國經濟負面影響日益加重的情況,中央果斷提出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提出“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的工作要求,迅速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別是提出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決定在今年四季度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和提前下達災後恢復重建基金200億元。目前,這些政策措施對增強信心、克服困難、穩定經濟正在發揮重要作用。
到12月15日,今年新增1000億元中央投資計劃已全部下達,其中大部分已安排到項目。加大了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努力保持出口穩定增長,加大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積極擴大消費和改善民生,堅持不懈抓好農業,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為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增長9.9%,經濟保持較快增長。與此同時,價格漲幅逐步回落,1月至11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累計上漲6.3%,城鎮新增就業1075萬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1.9%。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現金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後,同比實際分別增長7.5%和11%。
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審議此報告時表示,在重大自然災害接連衝擊,世界經濟金融形勢急劇變化,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出現衰退、世界經濟普遍低迷的情況下,我國經濟能夠保持這樣的發展局面的確來之不易。
堅定發展信心,下一步工作重點確定
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政府正積極採取措施,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和部署,以思想認識的高度一致,保證行動和工作的高度協調,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深化改革開放、加強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張平説,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面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明確提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原則和重點任務。並進一步強調,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來自國際國內的嚴重困難和嚴峻挑戰,但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趨勢沒有改變,重要戰略機遇期仍然存在,擴大內需和宏觀政策調整都有較大空間,對此要堅定發展信心。要切實增強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科學性、實效性,提高宏觀調控的應變能力和實際效果,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任務異常繁重艱巨。”張平説,“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銳意進取、紮實工作,全面做好明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60週年。”
他提出了當前重點要抓好的幾方面工作:一是公開、透明、高效地落實好中央投資,進一步加強對項目的全過程監督檢查,嚴禁截留挪用、滯留不用和浪費建設資金,嚴格執行項目建設規章制度,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二是抓緊研究明後兩年進一步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強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監測分析,及早謀劃、系統安排未來兩年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三是儘快出臺並組織實施重點産業振興規劃,抓緊制定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九個産業的振興規劃;四是切實做好農業和農村工作,千方百計促進農業增産、農民增收;五是認真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大就業再就業幫扶力度,穩定和促進就業崗位增長。
張平説,與此同時,要進一步採取措施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保護工作,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加大改革攻堅力度,努力解決一批制約經濟健康發展的體制障礙。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社會管理,認真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中國一直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危機的發展和變化,中國領導人多次強調,對中國而言,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長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本身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
我國統籌城鄉發展的社會管理機制不斷完善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 劉錚 鄒聲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24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十一五”規劃《綱要》實施中期評估情況時表示,我國統籌城鄉發展的社會管理機制不斷完善。
“十一五”兩年來,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行政審批事項繼續減少,規範完善了投資項目核準制和備案制。經濟領域改革繼續深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開始試行,郵政體制實現政企分開,電信行業重組和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正在推進。推行了“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和“鄉財縣管”財政管理方式改革。全面實施了新的企業所得稅法,統一了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增值稅轉型在試點基礎上將向全國推開。中國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和國家開發銀行商業化改革取得重要進展。
兩年來,我國的社會管理體制建設得到加強。重大災害和公共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制初步建立,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形成,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穩步推進。
我國的開放型經濟水平繼續提高。“兩高一資”和低附加值産品出口過快增長趨勢得到有效控制;外資利用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方式更加多樣化,高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和中西部地區利用外資規模迅速增長;境外投資保持較快增長,領域不斷拓展,與國內經濟發展的結合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