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月27日電(記者張建松)為了提升我國極地科學整體研究水平,科技部投入逾千萬元、中國極地研究中心領銜的“極地標本資源共享平臺”項目,經過全國多家科研單位三年建設,目前已輪廓初現。
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地球南北兩極至今仍完好保存了大量的地球氣候、環境、岩石圈演化、早期人類活動以及外太空諸多事件的精細記錄,是世界各國科學家正孜孜不倦閱讀的一本“科學巨著”。
我國開展極地科學考察20多年來,考察隊員曆盡千辛萬苦,從南北極地區採集了大量的地質、生物、冰芯、隕石、湖泊海洋沉積物等實物標本和研究樣品。整理、整合這些珍貴的極地標本資源,充分發揮其科學價值,是我國極地科學領域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據介紹,我國“極地標本資源共享平臺(http://birds.chinare.org.cn)”由5個標本庫和1個極地標本資源共享信息網組成。5個標本庫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和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共同建設的“極地岩礦標本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共同建設的“極地生物標本庫”;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和中國科技大學建設的“極地沉積樣品庫”;以及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建設的“南極隕石樣品庫”和“極地雪冰樣品庫”。
目前,這些標本庫建設單位都成立了一支專業研究隊伍,對豐富的南極樣品進行整理、歸類和研究,所有信息發佈在極地標本資源共享信息網上,給國內外相關專業的研究者提供了極大方便。今後,在規範管理的同時,還將實現實物標本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