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5月22日電(記者 端木來娣 茆雷磊)對於促進兩岸民間交流有劃時代意義的首屆海峽論壇,22日畫上了圓滿句點。論壇規模之宏大、活動內容之豐富、兩岸與會人士代表性之廣泛,都屬前所未有。作為新形勢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一次有益嘗試,論壇的成功顯而易見,由此而帶來的啟示與借鑒也非常值得我們深思。
“兩岸關係的轉變,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中臺辦、國臺辦主任王毅在論壇大會上所説的話,精闢概括了兩岸民眾的所思、所為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決定性作用。回首兩岸關係60年來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只有當兩岸關係的發展符合兩岸主流民意要求時,才能真正為兩岸同胞謀取福祉,從而贏得兩岸大多數民眾的稱讚與歡迎;反之,則會給兩岸同胞造成傷害,從而帶來遺憾、失望、恐懼,乃至遭到兩岸民眾的同聲譴責和唾棄。
過去一年來,正是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關係才終於邁上了和平發展的軌道。兩岸攜手共創雙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新形勢下兩岸的主流民意。這是大陸方面提出並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方針的出發點,也是8000多名台灣民眾踴躍參與首屆海峽論壇的動因。鑒往知來,我們不難判斷,論壇所開啟的兩岸民間大交流時代,由於深孚眾望,也必將極有力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在業已恢復兩會協商、創造國共論壇這兩大平臺後,兩岸有關方面之所以還要共同打造海峽論壇這一民眾交流平臺,是因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僅是兩會與兩黨的事,而且是需要大陸13億同胞與台灣2300萬居民共同參與和廣泛支持的偉大事業。
通過兩岸三大平臺整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這兩股力量,將形成上下齊心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巨大合力。從首屆海峽論壇的成功舉辦,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需要從更具體、更細微處汲取動力;相關工作的開展,需要向更綿密、更切實處下功夫。兩岸交流溝通的平臺,現在有條件也有必要繼續豐富,使之向更全面、更廣泛、更多元的目標邁進,逐漸形成百花齊放、春色滿園的態勢。
毋庸諱言,打開兩岸民間大交流局面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水到渠成。首屆海峽論壇的成功舉辦,建立在兩會復談與兩岸“大三通”實現的紮實基礎上,因此才顯得自然之至。這也證明,對於兩岸間的事,“水到渠成”是值得追求的理想境界。兩岸雙方按照先易後難、先經濟後政治的順序,耐心細緻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循序漸進,是兩岸民眾所樂見的。而作為這一龐大工程的堅強礎石,兩岸民間大交流的偉大意義也正在於“引水築渠”、蓄力造勢。
兩岸民間交流的全面進行,這曾是多少炎黃子孫孜孜以求的夢想,如今在首屆海峽論壇上成為了現實。這也證明,“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只要有心,只要努力去做,兩岸願景都會逐一實現——這就是首屆海峽論壇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