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聞分析:到底怎樣做才能夠保住18億畝耕地紅線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2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記者王立彬)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是全國“土地日”的永恒主題,特別是當前適逢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時期,耕地紅線面臨的經濟增長壓力更顯突出。對此人們不禁要問,到底怎樣做才能夠保住18億畝耕地紅線呢?

    我們可以先看一組數據:到2008年底,我國耕地總面積是18.26億畝;按照國務院頒布的《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到2020年我國要保住18.05億畝耕地。從現在到2020年,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建設佔用耕地不可避免。如果只做減法,不做加法、只管佔不管補,要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必須首先從耕地減少的主要原因上著手,對症下藥,做到增減挂鉤、佔補平衡。

    當前,促使我國耕地減少的主要因素是建設佔用耕地、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災害損毀。目前我國每年建設佔用耕地約300萬畝左右,對此,按法律規定,佔一畝就得補充一畝,就是佔補平衡。對於生態退耕,為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國務院已經決定,除已安排的生態退耕之外,不再安排新的大規模生態退耕,今後主要是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在農業結構調整導致耕地減少方面,國土資源部門同農業部門決定採取多種措施,引導農業結構調整向有利於增加耕地的方向進行,將農業結構調整限制在種植業內部,確保不因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保有量。而災害損毀耕地,很大程度上受到防災能力的影響,隨著水利、地質災害防治等工程設施日益完善,加上及時整治復墾,災毀耕地數量也會有所減少。

    應當看到的是,在增加耕地方面,土地整治潛力巨大,可以使一些未利用土地、工礦廢棄地、利用效率不高的土地部分轉化為耕地。目前,土地整治每年大約可以為我國補充400萬畝耕地。實際上,全國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耕地凈減少只有30萬畝,這裡面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土地整治大大“對衝”了建設佔地等造成的耕地減少。今年我國已正式啟動了“萬村整治工程”。可以説,土地整治既保護了耕地,又保障了發展,還能促進農村就業,而且有規劃,有資金,有經驗,大規模推進已經恰逢其時。

    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中央有決心,全黨有共識,加上地方負責、部門配合、社會協作,正在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體制機制保障。從土地管理法到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都明確提出了耕地實行先補後佔。國務院頒布的《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對各省區市耕地保有量做出嚴格規定。中央還決定把耕地保護目標責任作為考核地方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要標準。應該強調的是,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農民的積極性至關重要。保護耕地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農民處在第一線。必須處理好農民權益同耕地保護的關係,不能讓農民在保護耕地中吃虧,而是要從中受益,這樣才能發揮耕地保護排頭兵的中堅作用。

 
 
 相關鏈結
· 守18億畝耕地紅線不會影響房價 住房用地需求有保障
· 鹿心社: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 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