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楊虎城(1893-1949) 男,漢族,陜西省蒲城縣人,中國國民黨黨員。
楊虎城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早年投身行伍,參加過辛亥革命和護國戰爭。1930年後,所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七路軍,任總指揮。同年10月後,任陜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綏靖公署主任。1933年,與紅四方面軍訂立互不侵犯協議。1935年11月,當選為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通過南漢宸、汪鋒與中共中央建立直接聯絡,商議建立抗日統一戰線問題。1936年,和中共中央達成秘密合作協議。同年12月12日,同張學良一起發動西安事變。事變發生以後,中國共産黨堅決主張用和平方式解決事變,並派周恩來等為代表到西安幫助張、楊正確解決事變。經過多方努力,蔣介石接受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主張。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變的樞紐。它粉碎了親日派和日本帝國主義的陰謀,促進了中共中央逼蔣抗日方針的實現。從此,十年內戰局面基本結束,國內和平初步實現,為在抗日前提下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創造了條件。西安事變後,楊虎城被蔣介石逼令辭職,“出洋考察”。全國抗戰爆發後回國,隨即被國民黨政府拘留,先後被囚禁于湖南益陽、貴州息烽、重慶中美合作所等地。1949年9月,在重慶中美合作所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082.楊匏安(1896-1931) 男,漢族,廣東省珠海市人,中共黨員。
楊匏安早年曾遊學日本。1919年在廣州參加五四運動。同年10月,在《廣東中華新報》發表《社會主義》一文,稱《資本論》為“社會主義聖典”。該報接連19次刊登他的長篇文章《馬克思主義》。他是最早把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中國的先驅者之一。1921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是廣東黨組織最早的黨員之一。中共三大決定實行國共合作後,受黨派遣參加國民黨臨時中央委員會,和譚平山二人為中共在國民黨的黨團書記,致力於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1924年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秘書。五卅運動期間前往香港,和蘇兆徵等一起領導省港大罷工。1926年國民黨二大當選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常務委員,負責處理國民黨中央黨部日常工作。1927年中共五大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在八七會議上,積極贊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會後南返廣州,協助廣東黨組織接應南昌起義南下部隊。1929年奉調回上海中共中央機關,在極其嚴重的白色恐怖環境中,從事黨的秘密宣傳工作和編輯黨的刊物。1931年7月被捕,蔣介石親自寫信和電話勸降,他不為所動。面對酷刑逼供,他嚴守黨的秘密,寧死不屈。同年8月在上海龍華壯烈犧牲,年僅36歲。
083.楊靖宇(1905-1940) 男,漢族,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共黨員。
楊靖宇是東北抗日聯軍的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1926年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1927年4月參與領導確山農民暴動,5月轉為中國共産黨黨員。1928年後在河南、東北等地從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春赴東北,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領導工人運動。“九一八”事變後,任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兼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1932年秋被派往南滿,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32軍南滿遊擊隊,任政治委員,創建了以磐石紅石砬子為中心的遊擊根據地。1933年9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1軍第1獨立師師長兼政治委員。1934年4月聯合17支抗日武裝成立抗日聯合軍總指揮部,任總指揮。同年11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1軍軍長兼政治委員。1936年6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1軍軍長兼政治委員。7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1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率部長期轉戰東北,有力配合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在1939年秋冬季反“討伐”作戰中,他率警衛旅轉戰于濛江(今靖宇縣)一帶,最後隻身與敵週旋5晝夜,以無比堅強的毅力頑強戰鬥,直至彈盡糧絕,壯烈犧牲,時年35歲。楊靖宇犧牲後,殘忍的日軍將其割頭剖腹,發現他的胃裏竟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
084.楊闇公(1898-1927) 男,漢族,四川省潼南縣(今屬重慶市)人,中共黨員。
楊闇公1917年東渡日本學習軍事。五四運動爆發後,積極參加留日中國學生和華僑舉行的集會和請願示威,被日本警視廳以所謂“違反治安罪”判刑八個月。1920年秋回國。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秋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重慶地方執行委員會組織部長。同年冬加入中國共産黨。1926年2月底,中共重慶地方委員會成立,被選為書記。他領導重慶地方黨組織,一方面大力發展工農運動,一方面把注意力集中于軍事鬥爭。同年11月,中共重慶地方軍事委員會成立,任書記。12月上旬,他參與策動駐瀘州、順慶的川軍舉行起義,有力地支持了北伐戰爭。1927年3月31日,在他與同志們的組織領導下,重慶市群眾在打槍壩集會,抗議英、美帝國主義軍艦炮轟南京城的罪行。四川軍閥劉湘派軍警鎮壓,釀成重慶“三三一”慘案。慘案發生之後,他受到敵人的追捕。4月4日,在赴武漢的“亞東”輪船上被捕。反動派對他威逼利誘和殘酷折磨,但他大義凜然,寧死不屈。敵人以死威脅:“難道你不怕死嗎?”他回答道:“你們只能砍下我的頭,可絕不能絲毫動搖我的信仰。我的頭可斷,志不可奪!”4月6日在重慶遇害,年僅29歲。
085.肖楚女(1893-1927) 男,漢族,湖北省漢陽縣人,中共黨員。
肖楚女1919年參加五四愛國運動。1922年8月加入中國共産黨,同年11月創辦重慶公學。1923年6月擔任《新蜀報》主筆,該報每天刊出的政論或社論,絕大多數出自他的手筆。同時,他經常給《嚮導》、《中國青年》撰稿。他的文章,筆鋒犀利,戰鬥性很強,不是“指責土酋軍閥”,就是“痛罵貪官污吏”,連反動派所控制的報刊也不得不讚嘆他的文章是“字夾風雷,聲成金石”。1924年8月肖楚女任中共中央駐四川特派員,領導重慶社會主義青年團和四川的革命鬥爭。10月組織四川平民學社,並出版刊物《爝光》。1925年6月戴季陶主義出籠後,專門寫成《國民革命與中國共産黨》一書,批駁戴季陶對共産黨的攻擊和污衊。他還撰文開展了對國家主義派的批判。1926年1月後,肖楚女去廣州先後擔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幹事兼中國國民黨政治講習班教授、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委員、第二屆青年訓育養成所講師、婦女運動講習所講師、黃埔軍校政治教官、黃埔軍校國民黨特別黨部宣傳委員會政治顧問等職。1927年4月15日肖楚女在廣州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4月22日在獄中被殺害,年僅34歲。
086.蘇兆徵(1885-1929) 男,漢族,廣東省香山縣人,中共黨員。
蘇兆徵1903年赴香港外輪當雜役。1908年,加入中國同盟會,積極參加推翻滿清政府的革命運動。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很快在中國海員中傳開。蘇兆徵曾隨船到過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進一步了解十月革命勝利的情況,並有機會閱讀新文化運動的書籍,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1921年3月,蘇兆徵和林偉民等人倡導,在香港成立中華海員工會聯合總會。1922年1月12日,在香港海員舉行的大罷工中,蘇兆徵被選為罷工總辦事處總務部主任和談判代表之一,接著任代理海員工會會長。1925年春,蘇兆徵加入中國共産黨。入黨後,他先後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全國海員總工會執行委員會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委員長,是中國工人運動的著名領袖。在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政治局候補委員。八七會議上,蘇兆徵與瞿秋白、李維漢一起被推選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在黨的六大上,蘇兆徵繼續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任中央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嚴酷的鬥爭環境,長期的忘我工作,積勞成疾,于1929年2月25日病逝。中共五屆中央委員、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第六屆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常委。
087.邱金輝(1904-1928) 男,漢族,生於江西省橫峰縣,中共黨員。
邱金輝1925年考入南昌講武堂,192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同年,在北伐軍進軍江西時,回到家鄉橫峰縣宣傳革命,秘密發展黨的組織,開展農運工作。1928年1月,方志敏等人領導的弋橫起義爆發,兩縣農民革命團組成六路縱隊參加起義,邱金輝任第六路指揮者之一。弋橫暴動後,自衛隊進行了整編,他被任命為農民革命軍第二軍連長。弋橫農民暴動勝利後,為保存革命力量,起義部隊撤向弋橫交界的山區,邱金輝參與指揮了金雞山阻擊戰,消滅國民黨軍一個連,粉碎了敵人對起義部隊的第一次圍攻。面對敵人的圍攻和艱苦的鬥爭環境,邱金輝率領遊擊隊,依靠廣大農民群眾,用簡陋的武器和靈活多變的戰術打擊敵人,堅持鬥爭。1928年6月底,由於叛徒告密,他不幸被捕。7月11日,遍體鱗傷、不時昏迷的邱金輝被押往刑場。毫無人性的劊子手把他綁在十字架上,剝去上衣,極其殘酷地用刀在他的左右肩胛各剜出一個洞,插上點燃的蠟燭,用鐵釘在他頭頂釘出一個洞,插上點燃的香火,並用火燒他的心窩。邱金輝忍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巨大痛苦,正氣凜然地高呼:“殺吧,殺死我一個,殺不絕共産黨人,革命一定會勝利!”犧牲時年僅24歲。
088.鄒韜奮(1895-1944) 男,漢族,江西省余江縣人,生於福建省永安縣,中共黨員。
鄒韜奮1926年任《生活》週刊主編。“九一八”事變後,他堅決反對國民黨政府奉行的“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主編的《生活》週刊以團結抗敵禦侮為根本目標,成為國內媒體抗日救國的一面旗幟。1932年7月成立生活書店,任總經理。生活書店成立後,團結了一大批進步作者,使其在全國各地的分支機構擴展到56家,先後出版數十種進步刊物,以及包括馬克思主義譯著在內的1000余種圖書。1933年1月,參加了宋慶齡等發起的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並當選為執行委員,不久被迫流亡海外。1935年8月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在上海創辦《大眾生活》週刊,旗幟鮮明地支持“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期間,他擔任上海各界救國會與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的領導工作。1936年11月,因積極宣傳抗日,他被國民黨當局逮捕,成為著名的救國會七君子之一。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後獲釋,在上海創辦《抗戰》三日刊。上海淪陷後,轉至武漢,繼續主編《抗戰》。武漢淪陷後,到重慶創辦和主編《全民抗戰》。1944年7月24日在上海病逝。9月28日,中共中央根據他生前願望追認其為中國共産黨正式黨員。
089.陳喬年(1902-1928) 男,漢族,安徽省懷寧縣人,中共黨員。
陳喬年1915年先後在上海法語補習學校、震旦大學學習,1919年底赴法勤工儉學,1922年6月參與發起成立旅歐中國少年共産黨,同年秋加入法國共産黨,同年冬轉為中國共産黨黨員。曾任中共旅歐支部領導成員之一。1923年4月到蘇聯學習。1924年冬回國,任中共北京地委組織部部長、北方區委組織部部長。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三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團中央候補委員。1927年在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5月起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6月起任中共順直省委委員、中共中央代秘書長。大革命失敗後,出席八七會議。會後調任湖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中共中央長江局委員。同年秋,被調任中共江蘇省委(兼上海市委)常委、組織部(科)部(科)長。他秘密深入工廠、機關和學校,恢復被國民黨反動派破壞的黨組織。1928年2月,中共江蘇省委機關遭到上海國民黨反動派的破壞,陳喬年等被捕。在監獄中,敵人對他施盡酷刑。他堅貞不屈,始終嚴守黨的秘密,並鼓勵同志們保持革命氣節。1928年5月24日,陳喬年在上海龍華的楓林橋畔英勇就義,年僅26歲。
090.陳延年(1898-1927) 男,漢族,安徽省懷寧縣人,中共黨員。
陳延年1915年考入上海法語補習學校專攻法文,1917年考入震旦大學攻讀法科。1919年12月下旬,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6月,與趙世炎、周恩來一起創建旅歐共産主義組織——中國少年共産黨,並擔任宣傳部長。同年秋,加入法國共産黨,不久轉為中國共産黨黨員。1924年10月,陳延年赴廣州工作,先後任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駐粵特派員、中共廣東區委書記等職,協助周恩來工作。1925年6月,和鄧中夏、蘇兆徵等人領導了震驚中外的省港大罷工。1927年4月,接任中共江浙區委書記。同月,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選他為中央委員。1927年6月,中共中央撤銷江浙區委,分別成立江蘇省委和浙江省委,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6月26日,遭國民黨軍警逮捕。敵人為了得到上海中共黨組織的秘密,對他用盡酷刑。但他寧死不屈。1927年7月4日晚,國民黨反動軍警將他押赴刑場。面對敵人的屠刀,他昂首挺胸,視死如歸。敵人令他跪下,他巍然屹立,毫不理會。幾個敵人強把他按下去。但敵人剛一松手,他一躍而起。敵人惱羞成怒,再一次將他強按在地,以亂刀殘忍地將他砍死,犧牲時年僅29歲。
091.陳金合(1921-1945) 男,漢族,山東省滕縣人,中共黨員。
陳金合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戰鬥英雄。1940年參加八路軍。由於作戰勇敢,屢建戰功,多次受到表彰。1941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國民黨軍為了搶奪勝利果實,在收編的偽軍配合下,沿津浦鐵路進犯山東解放區。魯南地區的八路軍山東軍區第8師,奉命在津浦路阻止國民黨軍北上。11月11日夜,第8師第23團第1營奉命攻佔微山湖畔的柏山據點。八路軍出其不意地迅速佔領了據點的前後院落,但國民黨軍憑藉一座大碉堡進行頑抗。這時1營2連的炸藥包已用完,幾次架梯攻擊都未成功。眼看天快要亮了,敵人的增援部隊即將到來,如不立即炸掉這個碉堡,將守敵徹底消滅,敵增援部隊趕到後,我第23團將陷入困境。在這危急關頭,第2連機槍班班長陳金合,毅然請戰,堅決要求去炸毀敵人碉堡。他摘下帽子交給連長作為訣別,衝到敵堡前拉響了一枚大型快速手雷。瞬間火光沖天,敵堡被摧毀,陳金合也粉身碎骨,犧牲時年僅24歲。他以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柏山戰鬥的最後勝利。陳金合犧牲後,他所在的班被第8師黨委命名為“陳金合班”,當地人民政府把柏山改名為“金合山”。
092.陳樹棠(1925-1947) 男,漢族,天津市塘沽區人,中共黨員。
陳樹棠1945年9月參加東北民主聯軍。194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46年,在四平、通化保衛戰中,先後兩次被評為“戰鬥模範”。1947年3月,參加解放輝南縣城的戰鬥,隻身衝進據點,俘敵61人,繳獲槍炮48件,榮立特等功,縱隊領導機關授予他“獨膽英雄”稱號和紅星戰鬥英雄獎章。同年5月,參加清原縣草市阻擊戰,他率領一個班堅守王家油房西南山陣地,打退國民黨軍多次進攻。夜間帶領3名戰士突入國民黨軍陣地,出其不意,殺傷敵數十人,俘53人,繳獲60毫米迫擊炮、機槍、衝鋒槍、步槍等32件,立特等功,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授予他“毛澤東獎章”,並被提升為副排長。同年6月27日,在四平外圍戰鬥中,他帶領一個班搶佔366高地,接連打退國民黨軍增援部隊一個營7次猛烈進攻,腹部受重傷,仍頑強作戰。在陣地將被突破的危急時刻,為掩護戰友撤退,毅然拉響手榴彈,與突入陣地的國民黨軍士兵同歸於盡,壯烈犧牲,年僅22歲。戰後,東北民主聯軍遼東軍區領導機關命名他生前所在排為“樹棠排”,在全區開展了創“陳樹棠式戰鬥英雄”活動。遼寧省人民政府命名366高地為“樹棠山”。
093.陳樹湘(1905-1934) 男,漢族,湖南省長沙市人,中共黨員。
陳樹湘在毛澤東、何叔衡等影響下投身革命,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27年馬日事變後,參加北伐軍葉挺部,任班長、警衛團排長。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後隨團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上井岡山。曾任紅軍獨立第7師和第9師師長、紅19軍54師師長、紅5軍團第34師師長等職,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歷次反“圍剿”戰鬥。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陳樹湘率紅34師擔負全軍後衛,掩護全軍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機關,同敵人追兵頻繁作戰,兵不卸甲、馬不解鞍。1934年11月下旬,在慘烈的湘江之戰中,他率領全師與十幾倍于自己的敵人殊死激戰四天五夜。全師由原來的6000多人銳減到不足1000人。在完成掩護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機關和紅軍主力搶渡湘江的艱巨任務後,陷入敵人的重重包圍,他腹部中彈,身負重傷。他用皮帶壓住傷口,躺在擔架上指揮戰鬥。最後,部隊彈盡援絕,他傷重被俘。敵人為抓到一個紅軍師長而高興,立即將他押送敵“追剿司令部”。押送途中,他趁敵人不備,在擔架上忍著劇痛,從傷口處掏出腸子,用力絞斷,壯烈犧牲,年僅29歲,實現了他“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誓言。
094.陳嘉庚(1874-1961) 男,漢族,福建省廈門市人。
陳嘉庚少年時赴新加坡隨父經商獲得成功。1928年日本製造濟南慘案後,領導華僑社會開展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10月,他發起成立“馬來亞新加坡華僑籌賑祖國傷兵難民大會委員會”,任主席。1938年10月,他聯絡南洋各地華僑代表在新加坡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被推舉為主席。他帶頭捐款購債獻物,精心籌劃組織,使南僑總會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內便為祖國籌得約合4億余元國幣的款項。此外,他組織各地籌賑會為前方將士捐獻寒衣、藥品、卡車等物資,以及在新加坡和重慶投資設立制藥廠、直接供應藥品等。1939年,他應國內之請代為招募3200余位華僑機工(汽車司機及修理工)回國服務,在新開闢的滇緬公路上搶運中國抗戰急需的戰略物資。1940年,他組織南洋華僑回國慰勞團歷訪重慶、延安等地,併發表演講,盛讚中共領導的陜甘寧邊區的新氣象,認為“中國的希望在延安”。1948年5月,致電毛澤東,響應中共中央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和成立聯合政府的建議。建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全國僑聯主席。1961年8月逝世。第一、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095.陳毅安(1905-1930) 男,漢族,湖南省湘陰縣人,中共黨員。
陳毅安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轉入中國共産黨。後到漢陽兵工廠從事工人運動。1925年秋考入黃埔軍校第4期,畢業後先後任國民革命軍教導師第3團連黨代表、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輜重隊長。9月參加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後隨部到井岡山,任工農革命軍第1師1團連長、營長,參加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28年任紅4軍31團副團長兼1營營長,率部參加扼守七圾嶺、攻打龍源口、圍困永新城等戰鬥,指揮了黃洋界保衛戰。1928年11月,率部迎接由彭德懷等率領的紅5軍上井岡山。紅4軍主力向贛南、閩西進軍後,隨紅5軍和紅4軍一部留守井岡山,任紅5軍副參謀長、參謀長。後在作戰中負重傷,轉移到湘陰養傷。1930年6月傷癒後,即告別老母和新婚妻子,重返戰場,任紅3軍團第8軍第1縱隊司令員,長沙戰役中任前敵總指揮。7月27日率先頭部隊首先攻入長沙市區。後敵人向長沙城反撲,率部與敵激戰。8月7日淩晨,在掩護軍團機關轉移時,壯烈犧牲,年僅25歲。1958年彭德懷為他題詞:“生為人民生的偉大,死於革命死得光榮!”
096.陳潭秋(1896-1943) 男,漢族,湖北省黃岡縣人,中共黨員。
陳潭秋青年時代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20年秋,他和董必武等在武漢成立了中國共産黨早期組織。1921年7月出席黨的一大。此後,先後任中共安源地委委員、武昌地委書記、湖北區委組織部長、江西省委書記、江蘇省委組織部長、滿洲省委書記、江蘇省委秘書長等職,領導各地的工人運動、學生運動和兵運工作。1933年初夏,到中央蘇區工作,任福建省委書記。1934年1月,在瑞金召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代表大會上,他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和中央政府糧食委員(即糧食部長)。紅軍長征後,他留在中央蘇區堅持遊擊戰爭,任中共江西分局組織部長。1935年8月赴莫斯科參加共産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後參加中國共産黨駐共産國際代表團的工作。1939年9月,任中共中央駐新疆代表和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負責人。1942年夏,盛世才公開走上反蘇反共道路,黨中央同意在新疆工作的共産黨員全部撤離。陳潭秋把自己列入最後一批。1942年9月17日,陳潭秋被捕。敵人對他施以酷刑,逼迫他“脫黨”,被他嚴辭拒絕。1943年9月27日,陳潭秋被秘密殺害於獄中。
097.陳讚賢(1896-1927) 男,漢族,江西省南康縣人,中共黨員。
陳讚賢1921年考入南昌省立第一師範。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同年,回家鄉領導人民進行反帝反軍閥的鬥爭。後到廣東南雄參加工農運動,任南雄總工會委員長。1926年被黨組織派往國民革命軍第2軍第5師政治部任宣傳科科長。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他奉命到江西贛州領導工農運動,任中共贛州特別支部書記。11月,當選為贛州總工會委員長,發動全市工人開展以增加工資、改善待遇、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為中心內容的鬥爭。為了推動罷工運動繼續高漲,又舉行了全市錢業店員的大罷工並取得勝利。這是贛州歷史上第一次由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大罷工。1927年2月,參加江西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會,被選為省總工會副委員長。1927年3月6日,被國民黨反動軍隊逮捕。敵人逼他簽字解散總工會,停止工農運動,他斬釘截鐵地説:“頭可斷,血可流,解散工會的字我不簽!”“我從事工農運動,何罪之有?你們鎮壓民眾,破壞革命,才是大罪彌天!”敵人同時向他開槍射擊,陳讚賢在身中18彈的情況下,仍高呼:“打倒新軍閥!”“工會萬歲!”“中國共産黨萬歲!”後壯烈犧牲,年僅31歲。
098.冼星海(1905-1945) 男,漢族,廣東省番禺縣人,出生於澳門,中共黨員。
冼星海1918年從新加坡回國進入嶺南大學附中。1928年進入上海國立音專學習音樂,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1931年考入巴黎音樂學院作曲班學習。1935年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創作了大量戰鬥性的群眾歌曲,併為進步影片《壯志淩雲》、話劇《復活》等譜寫音樂。抗戰開始後,他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後去武漢與張曙一起負責開展救亡歌咏運動。1935年至1938年間,創作了《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遊擊軍歌》、《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1938年,前往延安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並在“女大”兼課。教學之餘,創作了不朽的名作《黃河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5月,他受黨組織派遣去蘇聯為大型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配樂。後因戰亂和交通阻隔而難以歸國。其間,他寫有交響曲《民族解放》,管弦樂組曲《滿江紅》,管弦《中國狂想曲》以及小提琴曲作品等近300件。撰寫併發表了《聶耳——中國新興音樂的創造者》、《論中國音樂的民族形式》等大量音樂論文。由於長期勞累和營養不良,致使肺病加重,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
099.周文雍、陳鐵軍夫婦 周文雍(1905-1928)男,漢族,廣東省開平縣人,中共黨員;陳鐵軍(1904-1928)女,漢族,廣東省佛山市人,中共黨員。
周文雍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任中共廣東區委工委委員、廣州工人糾察隊總隊長、中共廣州市委組織部部長兼市委工委書記等職。陳鐵軍1924年秋考入廣東大學文學院預科。求學期間,為追求進步,鐵心跟共産黨走,她將原名燮軍改為鐵軍。192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産黨。大革命失敗後,1927年4月廣州“四一五”反革命政變後,任重建的中共廣州市委組織部長兼市委工委書記。10月,周文雍被選為中共廣東省委候補委員,投入廣州起義準備工作。陳鐵軍受黨的派遣,裝扮成周文雍的妻子,參與準備廣州起義。1928年1月,周文雍當選為中共廣東省委常務委員兼廣州市委常務委員,再次與陳鐵軍回到廣州,重建黨的機關。1月27日,由於叛徒出賣,周文雍與陳鐵軍同時被敵人逮捕。在共同的革命鬥爭中,周文雍和陳鐵軍産生了愛情。但為了革命事業,他們將愛情一直埋藏在心底。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們決定將埋藏在心底的愛情公布於眾,在敵人的刑場上舉行了革命者婚禮,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100.周逸群(1896-1931) 男,漢族,貴州銅仁縣人,中共黨員。
周逸群1919年赴日本留學,1923年畢業回國,在上海參加創辦《貴州青年》旬刊,宣傳反帝反封建思想。1924年10月入黃埔軍校學習,11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在國民革命軍第9軍第1師(師長賀龍)任師政治部主任,後任第20軍政治部主任兼第3師師長。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率部參加瑞金、會昌等戰鬥。在起義部隊南下途中,介紹賀龍加入中國共産黨。1928年,與賀龍等赴湘西北組織開展武裝鬥爭,參與領導鄂中鄂西地區年關暴動和桑植起義。曾任湘鄂邊前敵委員會書記,和賀龍一起組織工農革命軍,任黨代表,後任中共鄂西特委書記、鄂西遊擊總隊總隊長。1930年2月領導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6軍,任政治委員,後任第2軍團政治委員、前委書記,與賀龍領導創建了以洪湖為中心的湘鄂西蘇區。9月,調任中共湘鄂西特委代理書記兼湘鄂西聯縣政府主席。在國民黨軍重兵“圍剿”的極端困難情況下,領導組建江左、江右軍兩個指揮部和獨立團,實行全民皆兵,相繼取得第一、二次反“圍剿”鬥爭的勝利。1931年5月,遭國民黨軍伏擊,英勇犧牲,年僅3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