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奴隸社會博物館:映射彝族社會一步千年的巨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1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成都8月17日電(記者 余裏 苑堅)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一年一度的火把節,而今年又恰逢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建市30週年。節日期間,記者來到涼山州,走進世界上唯一反映奴隸社會形態的專題博物館——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感受涼山彝族從奴隸社會一步跨越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巨大變遷。

    刻在骨頭上的古彝文、神秘的畢摩文化、精美的漆器、奢華的鷹爪杯……一件件展品無聲地再現了涼山彝族曾經的奴隸制社會形態。然而雖長期處在落後的奴隸社會,涼山彝族卻在不斷的社會生産實踐中創造出了燦爛的民族文化,音樂、舞蹈、服飾、漆器、銀器等寶貴的藝術成就,讓這一古老的民族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博物館副館長瓦渣克基今年57歲,是一位彝族人。他介紹,為更好地保護和研究彝族文化,國家在1985年下撥200萬元專款建成了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後來歷經4次大規模改建,目前已成為中國彝族文物和高級別彝族文物收藏最多的博物館,許多文物和資料具有很深的文化內涵,對研究人類學、民族學及其他社會自然科學有很高價值。

    “彝人離不開漢人的鹽巴,漢人離不開彝人的皮貨。”在展館裏,記者看到,早在1840年,彝族和漢族就開始了以物易物的生産交換。但在舊涼山,長時間的封閉落後,導致彝族對漢族的不信任。但是,經過多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這種隔閡已在彝漢兩族人民之間完全消失。

    “在我們涼山,彝族和漢族相處得非常融洽,並沒有因為民族不同而産生任何的隔閡。”38歲的韓英是在西昌生活的彝族人,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她,趁著假期帶兒子來參觀博物館,“歷史和文化是永遠不能忘記的,我希望下一代能夠懂得民族團結的重要性,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昔日的舊涼山等級森嚴,只佔彝族人口0.1%的大小土司和佔總人口5%的“茲莫”“諾夥”等奴隸主階級,掌握著大量的土地、牲畜、農具等財富,而佔總人口70%的奴隸階級“茲夥”,卻世世代代為奴隸主所有,由奴隸主隨意支配買賣。野蠻、落後的奴隸制嚴重束縛了涼山社會生産力的發展,造成涼山政治、經濟、社會發展處於長期停滯狀態。

    1952年10月1日,有彝族和漢族的各界人士參加的涼山地區首屆人民代表會議在涼山昭覺縣召開,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前身——涼山彝族自治區正式成立。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涼山彝族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自治政權,從元代開始的土司分治和後來出現的奴隸主割據並存的局面到此結束。4年後,民主改革運動在涼山轟轟烈烈地展開,奴隸主的一切特權和債權被全部廢除,生活在涼山的近60萬奴隸獲得了解放,從封建落後的奴隸制社會一步跨入社會主義社會,政治地位和生活狀態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瓦渣克基説:“在封建社會,統治者對彝族不重視,甚至還殘酷鎮壓,對彝族文化也不尊重。而現在,國家對我們進行了大力的扶持,對彝族文化也非常重視,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開設了關於彝族文字和文化的學科。”

    “説起這50多年,真是滄桑巨變,人民當家作主,建立了新型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涼山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使涼山的社會面貌在過去半個世紀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廣泛、最深刻的變化。”瓦渣克基感嘆地説,“舊涼山,很多彝族人民一輩子都沒到過外面的世界,祖祖輩輩生活在閉塞落後的山區,受著殘酷的壓迫,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現在的涼山州,經濟飛速發展,交通四通八達,群眾生活富足,彝族人也早已有了自己的大學生、碩士、博士……”

    去年上半年以來,涼山州的國內生産總值增速高達15.7%,居四川省第一位,涼山州正在迎來歷史上發展最快的機遇期。

    走出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夜幕已降臨,街頭隨處可見彝漢各族人民點燃火把載歌載舞。熊熊燃燒的火焰驅除了過去的黑暗,燃燒著新的希望。

 
 
 相關鏈結
· 多彩彝族刺繡展扮靚火把節
· 雲南將舉行“2009中國雙柏彝族虎文化節”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