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6日電(記者衛敏麗)記者從民政部獲悉,近年來,民政部門抓住國家重視和加強社區建設的時機,大力發展社區養老服務,併為居家養老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是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功能。目前一些大中城市在街道和社區普遍建立了托老所、日間照料中心、老年康復中心等社區設施。特別是從2001年起,民政部連續3年實施全國“社區老年福利服務星光計劃”,總投資134.85億元,建成各種類型“星光老年之家”32490個,涵蓋老年人入戶服務、緊急援助、日間照料、保健康復和文體娛樂等多種功能,受益老年人超過3000萬,極大提升了社區為老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二是培育和發展社區養老服務組織和仲介組織。據介紹,許多地方成立了由家政公司、福利機構與社區合作組建的專業化養老護理服務組織,為老年人提供專業化、全方位的生活照料、醫療康復、心理諮詢、家政等服務。一些地方還積極組建由青年學生、社區志願者和低齡老人組成的志願者服務組織,義務為老人提供日間照料、文化娛樂等服務。
三是逐漸建立社區養老服務信息平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北京市西城區、上海浦東新區和石家莊市長安區等許多地方充分利用社區服務網絡與資源為居家老人服務,構築起了滿足居家養老需要的支撐體系。
為了解決社區服務設施落後的問題,民政部還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制定了《“十一五”社區服務體系發展規劃》,對“十一五”期間發展社區服務設施作出了明確規劃。根據規劃,國家在“十一五”期間分別安排部分中央預算內專項投資(國債)和中央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全國部分地區社區服務設施。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各地正以此為契機,大力發展社區養老服務業。
我國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老年人社會福利服務體系
新華社北京10月26日電(衛敏麗、周琴)記者從民政部了解到,近年來,我國的老年人社會福利工作,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改革發展,創新思路,初步形成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老年人社會福利服務體系。
據介紹,老年人社會福利是指在政府的領導下,在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參與下,根據老年人特殊需要和老年人自身特點,提供給老年人的養護、醫療、康復和娛樂等方面的物質和服務。近年來,我國老年人社會福利工作取得很大進展,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滿足老年群體的福利服務要求,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據統計,截至2008年底,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10956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8.3%。全國有各類老年福利機構35632個,床位234.5萬張,收養各類人員189.6萬人。
同時,我國積極採取有效措施,擴大老齡服務領域和範圍,統籌解決城鄉養老服務問題。截至2008年底,全國共有老年法律援助中心1.8萬個,老年維權協調組織8.2萬個,老年學校39797個,在校學習人員504.1萬人,建立各類老年活動室32.4萬個,全年接待來信來訪56.2萬次,有力地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老年人社會福利的對象正在逐步由傳統的“三無對象”向全社會有需要的老年人拓展,正處於從補缺型福利向適度普惠型福利轉變的過渡時期。
我國廣泛動員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
新華社北京10月26日電(記者衛敏麗)近年來,民政部門按照投資主體多元化的要求,廣泛動員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這是記者近日從民政部了解到的。
據介紹,近年來,我國加快了國辦養老機構建設和改革。各地不斷加大財政投入的力度,陸續新建、改建、擴建了一批社會福利院、老年公寓、養老院和老年護理院等機構,使國辦養老機構的數量持續增加。同時,國辦養老機構適應形勢的發展,不斷推進並實現從封閉型向開放型,從救濟型向福利型,從供養型向供養、康復、娛樂綜合型的轉變;普遍推行管理方式、用人用工和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創新了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打造了規範專業的服務品質。
與此同時,我國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鼓勵和支持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投資興辦養老機構。一些地方還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及時制定和完善了許多新的優惠政策,為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創造有利的條件和寬鬆的環境,促進民辦養老機構蓬勃發展。
此外,我國還根據有關文件精神和行業標準,從服務、管理、設施等方面加強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的規範化管理,有力地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據介紹,機構養老面向的主要對象:一是需由政府供養的孤寡老人,二是空巢老人,三是家庭無力照顧的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老人,四是有經濟支付能力願意到機構照料的老人。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機構養老是專業化和規範化的養老服務,雖然機構養老在我國老年福利服務體系中處於補充地位,但它的補充作用不可或缺。
我國長期堅持居家養老的養老模式
新華社北京10月26日電(衛敏麗、周琴)近年來,民政部門把推行居家養老作為工作的重心,採取措施,大力推進,使居家養老從無到有、從點到面、從弱到強,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這是記者從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了解到的信息。
據介紹,我國居家養老工作取得的進展包括:一是根據老年人的經濟條件和生活狀況,實行由政府購買服務和個人購買服務相結合。對孤寡和困難老人以政府出資為主,提供無償或低償服務,對其他老人則以個人出資為主,提供低償或有償服務。
二是以社區服務設施和網絡為依託,實行日托照料與上門服務相結合,普通服務和包戶服務相結合。許多地方嘗試服務人員與老年人的結對幫扶,以“一帶一”“一幫一”等形式開展包戶服務。同時,通過家政和清潔等仲介組織和實體公司,由專業人員為老年人提供家政、洗潔、護理等服務。
三是從解決居家老人最迫切的實際困難入手,逐步拓展服務領域。許多地區立足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財力保障水平,將居家養老的服務內容從基本的生活照料延伸到醫療康復、精神慰藉、法律服務、緊急援助等方面,有效滿足了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居家養老在我國老年福利服務體系中處於基礎地位,是我國應當長期堅持的養老模式。
目前,一個以保障散居“三無”老人、經濟困難老人、高齡老人、生活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老人為重點,借助專業化養老服務組織和仲介組織,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等服務在內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已經基本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