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科院60年發展道路:科技領域崛起“中國力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3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題(記者李斌、吳晶晶、胡浩)最近一段時間,年逾九旬的冰川學家施雅風每天都要打開電腦,撰寫《中國第四紀冰川新論》。

    “這幾年國際上冰川研究有很多新進展、新提法,我想把這些集中起來。”從事冰川研究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施老吳音不改,思維十分清晰,“我一直在做冰川研究工作,心裏放不下,想盡力再做些工作。”

    “心裏放不下,想盡力再做些工作”——從中科院誕生的那一刻起,60年來,像施老一樣,中科院一代代科學家始終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始終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始終在我國科技事業發展中發揮著骨幹作用和示範帶動作用,譜寫了一個科技落後國度自主創新的壯麗詩篇,奏響了科技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恢弘樂章。

    60年來,在國家大力支持下,中科院銳意創新,奮發進取,成為世界科技領域令人矚目的“中國力量”

    衣著樸素,盤發成髻——

    50多年前專為當時著名科學家和歸國學者而建的中關村“特樓”裏,今天依然居住著一位不願搬走的老人——95歲的核物理學家、中國“居裏夫人”何澤慧。

    60年前,回國不久的何澤慧和丈夫錢三強在喜迎共和國誕生後,立即全身心投入了中國原子能事業的開創,在“特樓”裏一住就是50多年。這裡的青磚灰瓦留下了她一生最美好的記憶,也鐫刻著中科院半個多世紀發展歷程的點點滴滴。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共和國創立者們將目光投向了科學技術:1949年9月,全國政協會議決定組建中國科學院。當年11月1日,中國科學院正式宣告成立。此時,距新中國成立恰好一個月。

    以史為鏡,自誕生之日起,黨和國家就對中國科學院寄予厚望,科學家也充滿緊迫感和使命感。

    人們無法忘記,從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到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從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到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都對中國科學院的發展傾注了無數心血。

    在黨和國家的呼喚下,一批批人才從海外歸來:

    錢學森、貝時璋、趙忠堯、童第周……新中國成立之初,大批人才從海外歸來;改革開放之後,隨著“百人計劃”等的實施,又一大批海外人才紛紛回國效力。

    在黨和國家的關心下,一個個研究機構應運而生——

    近代物理所、計算所……中科院成立之初,一個個研究機構在北京、在全國各地紛紛建立;而自知識創新工程試點于上世紀末實施以來,適應新形勢新需要,中國科學院撤並了一些研究機構,成立了青藏高原研究所、基因組研究所等一批新的研究機構,使科技佈局更加合理、力量更加凝聚。

    在黨和國家的支持下,一個個重大科研裝置次第而起——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合肥同步輻射加速器、25米射電望遠鏡……60年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科學家提出的一系列大科學工程已經從藍圖變成現實,為在多個科技領域與世界同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優化學科,積聚力量——從上世紀50年代參與制定“十二年遠景規劃”到三分之二科研人員參與“兩彈一星”研製,從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到參與載人航天工程、繪製人類基因組“中國卷”,6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在“向科學進軍”的偉大征程中,中科院廣大科技人員不忘使命,銳意改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激烈的國際科技競爭中,不斷“摘金奪銀”,成為世界科技領域令人矚目的一支“中國力量”。

    ——自1956年國家設立科技獎勵以來,截至2009年,中國科學院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國家科技獎1080項,其中自然科學獎390項,佔全國授獎總數的42%。

    ——1997年前,在《科學》《自然》等國際權威刊物上發表的學術論文,中國大陸每年不到10篇。而現在,中科院每年發表的達到30至40篇,達到了國際著名國家科研機構的可比水平。

    ……

    中科院的發展引起了國際同行的關注。“中國科學院經歷了巨大的變革。如今在許多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研究領域,中國科學院都在傑出研究人員和優秀思想的國際競爭中佔據顯著地位。”德國馬普學會副主席Harnack教授説。

    作為當年歸國潮中的一員,59年前從美國芝加哥大學回國時,助手馬奇阿諾對葉篤正的決定十分驚訝:“什麼,你要回中國?!在這裡,你如果想要什麼,過到街對面就可以得到了。中國有什麼等著你呢?”

    59年後,這位93歲的中科院院士、氣象學家語氣充滿自豪:“我現在可以回答馬奇阿諾,在中國等待我的是繁榮、富強。”

    60年來,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堅持自主創新,勇攀科技高峰,用智慧和血汗挺起中國科技的堅實脊梁

    2009年6月15日,國內首臺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曙光5000A在上海正式啟用,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能夠研發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的國家。

    “‘曙光’系列計算機的誕生,不斷打破西方國家在高性能計算機上的封鎖線和限制標準,證明了中國人的膽識和能力。”中科院計算所所長李國傑院士説。

    在世界高科技領域能否佔有一席之地,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中科院幾代科學家的夢想。

    “曙光”計算機只是中國科學家勇攀科技高峰的一個範例。作為我國科技研究的“國家隊”,中科院從誕生那天起,就承擔著支撐共和國發展的重大使命。成立之初,中科院按照國家發展的需要,平地起樓臺,在航空航天、能源、材料、化工、冶金、醫藥、生物、電子、信息等各個領域進行了戰略佈局,並明確了各個歷史階段的任務。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之後捷報頻傳。“兩彈一星”的研製成功,增強了國防實力,促進了國家科技發展。而當時聚集一大批海內外優秀人才的中科院,承擔了原子彈和導彈研製中一系列關鍵技術的研究任務。至於人造衛星,則從構思到建議都是由中科院提出,並負責整個系統的技術抓總、負責研製衛星本體。

    曾親身參與我國第一顆氫彈原理突破和研製過程的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鎖春老人,今天仍然滿是自豪:“當時我和同事一起承擔的是數值計算任務。可以毫不誇張地説,首顆氫彈是我們親手把它計算出來的。”

    三峽工程、青藏鐵路、南水北調……60年來,幾乎國家每一項重大工程實施的背後,都能看到中科院人緊張忙碌的身影。

    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中科院的科學家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挺起了中國科技的堅實脊梁:

    ——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取得重大進展、開創有限元方法、開闢數學機械化證明新領域、高溫超導取得突破、研製成功量子中繼器……在基礎研究領域,60年來,中科院科技人員勇往直前,創造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甚至世界第一的成果。

    ——人工合成鍺酸鉍大單晶、研製6000米無纜自治水下機器人、研製國內第一個通用芯片龍芯系列處理器……在關鍵技術方面,科學家也勇敢挑戰自我,迎難而上。

    ——研製航空遙感系統、研發新一代潔凈煤技術研發與系統示範、攻關人機交互與識別技術、研製平板式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堆……在系統集成上,科學家們敢於創新,勇於開拓。

    ……

    一項項成就令中科院人自豪,一個個成果讓國際同行刮目相看。60年來,在追趕世界科技前沿的賽跑中,在包括科學院專家在內的全體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正逐漸在越來越多的領域成為名副其實的“重量級選手”。

    從“科學的春天”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從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創新型國家到制定並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國科學院都始終發揮著骨幹和引領作用,成為中堅力量。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已經完成研製,計劃下半年升空!”今年5月,一則重大新聞再次引發世界對中國航天事業的廣泛關注。

    “我們的空間科學才剛剛起步,必須把發展目標定得更高,使中國的空間科學研究和探測成為人類探索空間的里程碑。”作為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的提出單位,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吳季胸有成竹。

    “我們欣喜地看到,廣大科技人員的創新自信心、競爭合作發展意識明顯增強,鼓勵創新、寬容失敗、追求科學真理、尊重學術自由的氛圍正在逐步形成。”建院60年之際,對於悄然發生的這些變化,中科院院長路甬祥看在眼裏,喜在心裏。

    60年來,中科院積極構建國家科學思想庫,為政府部門決策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2008年5月12日,汶川8級特大地震發生。

    災後第四天,在對災區進行詳細探查後,由中科院遙感所製作的《四川省汶川地震災區災後遙感影像圖集》送到國務院負責人的辦公桌前。

    “我們當天下午五六點就啟動救災預案,小分隊第二天開赴災區。那時候,路斷、通信中斷,只有‘千里眼’才能了解情況,才能有效快速決策。”時隔一年多,回想起大地震後的特殊時刻,中科院遙感所所長顧行發仍然有些激動。

    60年的磨礪和發展,使人們更加明白:為國家、地方、企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是科學家的崇高使命,更應成為中科院人的自覺追求——

    從治理沙坡頭流沙到研製抗瘧新藥青蒿素,從非典到禽流感,從抗擊冰雪災害到抗震救災,再到構築北京奧運會安保防線,近年來,每當國家需要的時刻,一件件科學建議紛紛從中科院向有關部門乃至最高決策層提交,一項項技術儲備在關鍵時刻、危急關頭髮揮了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經濟社會越是發展,對科學技術的需求越加緊迫——

    近年來,中科院自覺加快和地方合作的步伐。截至去年底,中科院已與全國29個省區市和11個計劃單列市簽署了全面合作科技協議。

    中科院還採取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形式,在東南沿海高起點新建了廣州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院、寧波材料與工程研究所等7個研究機構,共建共贏,共同發展。

    從一家村級企業,成長為佔領維生素D3百分之七十全球市場的大企業,浙江花園集團的成長之路和中科院緊密相關——1996年,在路甬祥的直接推動下,花園集團與中科院感光化學所簽訂了共同投資開發維生素D3的協議。

    科技,不僅徹底改寫了花園集團的命運,也改變了整個行業的格局,使原來完全依靠進口的中國,成為維生素D3的最大生産國。

    這只是中科院科研成果轉化的一個案例——

    從推進産學研合作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從孕育以“聯想”集團為代表的一批高技術企業到面向市場、社會、企業增強輻射力,60年來,中科院以自身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力不斷增強。僅2008年,中科院就向社會轉移轉化科技成果共3867項次,直接使企業新增銷售收入超過2700億元、利稅185億元。

    提供技術支撐之外,60年來,中科院還著眼全局,從戰略高度出發,提出了許多影響深遠的建議:

    ——在中科院專家的倡議下,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工程院紛紛問世,成為影響中國科技發展的重要機構和力量。

    ——1997年底,中科院向中共中央提出了《迎接知識經濟挑戰,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戰略研究報告。次年,知識創新工程試點獲得國務院批准。一石激起千層浪,知識創新工程的啟動,不僅使中科院自身煥發了生機和活力,更是促進了整個科教領域的發展。

    今天,站在共和國60年的門檻上回望,1998年啟動、計劃歷時12年的知識創新工程試點,給中科院和中國科技事業帶來的變化看得更加清晰。

    走自主創新之路,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科院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大有可為

    “上海硅酸鹽所研製出大容量鈉硫儲能電池”“營養所在結直腸癌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翻開近日的中國科學院院網,一系列科研成果鋪面而來。

    院網,猶如一扇窗口,既折射出一個集體的深厚科學底蘊,更折射出中科院今天的生機和活力。

    60年來,無論時代怎樣變化,始終不變、始終貫穿中科院上上下下的,是那股自強不息、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是對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的不懈探索。

    ——在這條道路上,中科院人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建立我國第一個研究生院──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探索國家科學基金和重點實驗室管理機制……60年來,中科院始終堅持以解放思想為引領,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樹立新理念,完善新機制,開創新局面。

    ——在這條道路上,中科院人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努力營造創新氛圍。

    改革開放以來,以國家需求、科學前沿為導向,敢於創新、善於創新的思想蔚然成風;“科學、民主、愛國、風險”的傳統和“唯實、求真、協力、創新”的院風不斷發揚光大;開放協作、交叉融合的科研局面愈發喜人。

    ——在這條道路上,中科院人堅持體制機制創新,始終勇立時代潮頭。

    改革傳統的撥款制度,創立首席科學家負責制,推行三元結構分配製度……中科院在不同發展階段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煥發了活力,釋放了蘊藏在數萬科技人員身上的活力。

    ——在這條道路上,中科院堅持造就和培養人才,成為我國培養高級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科院曾經為國防科研、工業部門輸送了大量人才。近年來,中科院堅持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為出發點,一批在不同領域做出國際一流水平成果的中青年科學家成為中科院各學科的帶頭人。

    ……

    從與新中國相伴而生,到全面推進知識創新工程,實現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跨越,中科院人始終有著強烈的危機意識和使命感。

    放眼全球──當今世界正處在科技創新突破和新科技革命的前夜,機遇前所未有,挑戰前所未有。

    反思自己——雖然總體上看,中國科技整體水平不斷提高,與世界科技前沿的差距在縮小,但仍然存在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缺少關鍵核心技術,對外技術依賴度較高等一系列問題。

    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迎接國內外各種挑戰——

    3年多前,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發出了“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努力奮鬥”的號召。

    9個月前,中科院在年度工作會議上宣佈,計劃在知識創新三期後——即2011年起,實施面向2020年的創新工程,力爭在10個左右關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戰略必爭領域實現創新跨越。

    4個多月前,中科院向全社會公佈了《創新2050:科學技術與中國的未來》系列戰略研究報告,提出了中國面向2050年的科技發展路線圖和科技發展戰略的系統建議,內容涉及18個領域、22個戰略性科技問題。

    “未來10年是我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關鍵時期,科技和創新的作用至關重要。”路甬祥説,必須面向世界前沿,從需求出發,改革創新,探索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科技創新道路,實現我國科技的跨越發展,有力支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號角再次吹響,路徑更加清晰——

    今天,站在共和國60年的門檻上,人們有理由相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中國科學院大有可為,中國科技大有希望,中華民族必將迎來偉大復興的燦爛明天……

 
 
 相關鏈結
· 60年來中科院建成一批代表我綜合實力大科學裝置
· 中科院副院長會見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代表
· 中科院與雲南2億元共建"西南生物多樣性實驗室"
· 專訪中科院院長:中國不能再與科技革命失之交臂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