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11月3日電(記者 沈翀、魏夢佳)我國三大淡水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先後啟動大規模的生態修復工程,以緩解水質繼續惡化。在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開幕當日的“省長對話”活動中,江西、湖南、江蘇3省副省長分享了他們的“治湖”經驗。
江西省副省長孫剛介紹,鄱陽湖是長江中下游重要的水源地,其治理經驗是把湖泊當做人類生産生活系統的一部分,從源頭開始進行綜合性治理。為此,江西在鄱陽湖流域開展了“山江湖工程”,並已提出創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按照“治窮—治山—治江—治湖”的順序,從根本上解決鄱陽湖的生態惡化問題。
他説,經過多年持之以恒的整治,鄱陽湖已經是我國最乾淨的湖泊之一,目前這裡主體水的水質已經達到二級水質。
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的命運也一度引起公眾的擔憂,因為周邊大量造紙等企業污水直排入湖,導致2005年各監測斷面水質監測結果均為Ⅴ類。湖南省副省長劉力偉介紹,為給洞庭湖減負,湖南調整産業結構,發起“治污風暴”。 僅2006年最後3個月,就關停了沿岸234家排污不達標的小造紙廠,其中9家造紙廠改造排污達標恢復生産,到目前洞庭湖流域僅剩下11家造紙廠。目前,廢水排放量、化學耗氧量成倍削減,洞庭湖再現昔日瀲艷風光為時可期。
江蘇省副省長徐鳴在談到太湖的治污經驗時特地談到了體制機制上的創新。他説,2007年夏天的太湖“水危機”導致周邊居民飲水困難,引發全國關注。為修復太湖水生態,江蘇採取了調水引流、打撈藍藻、控源截污等多方面的措施,同時在治理中首創“雙河長制”,由省、市領導組織編制河流整治規劃,協調解決有關問題,推進小流域綜合整治,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對環境質量負責制。
徐鳴説,截至目前,太湖累計投入治污資金400億元,流域水體水質已經有了不同程度提高。
我國湖泊治理需要構建公眾參與體系
新華社武漢11月3日電(記者沈翀、魏夢佳)湖泊水資源萎縮、水污染以及富營養化問題已成為世界及我國最棘手的水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所所長王浩3日在武漢舉行的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上説,我國的湖泊治理除了需要依靠工程技術外,還需要構建公眾參與體系。
王浩院士説,湖泊水問題突出的表現在水體富營養化、水資源短缺、水體污染、洪水頻發及生態失衡等多個方面。同時,跨行政區域的水爭議事件以及突發性的水污染事故也在日益增加。但由於缺乏公眾的參與,湖泊水污染控制比較被動。
據了解,長期以來,我國治湖過分依賴工程手段,不注重公眾參與,導致治湖過程中政府與居民、農民與企業間屢屢産生摩擦,影響了治理效果。
王浩院士介紹,可通過三個方法提高公眾在湖泊治理過程中的參與度,包括加大公共教育與宣傳提高公眾意識、促進環境友好的生活方式;通過各種途徑使公眾參與到湖泊水資源保護與水污染治理的政策制定及政策實施等過程,發揮民主監督作用。
此外,信息的獲取對於公眾參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關部門應構建湖泊水量、水質、水生態以及污染源的管理現代化的信息平臺,保持通暢的信息渠道,以方便社會公眾獲得足夠信息,對湖泊保護治理進行有效監督。
氣候變化和新污染源成為未來湖泊治理面臨的兩大新問題
新華社武漢11月3日電(記者沈翀、魏夢佳)湖泊是人類發展、生態系統維繫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資源。在此間召開的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所所長王浩表示,在未來的湖泊治理中,相關部門需面對氣候變化和新污染源兩大新問題。
王浩介紹,氣候變化對流域水循環系統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影響。氣溫的升高可能導致降雨量的減少和蒸發的增加,導致湖泊水位下降、蓄水量減少甚至乾涸。
同時,氣候變化對水生生態系統也會産生影響,如增大植物生産力、增大有機物的沉澱與化學反應速率,加快微生物活性等。湖泊規劃與管理中應該考慮可能的氣候變化因素, 以增強湖泊水污染控制措施規劃、制定與實施的可靠性。
與此同時,新型污染物需要引起湖泊治理相關部門的重視。除了傳統的營養物和有機物外,新型水污染物也可加速富營養化過程,或對人類健康、生態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重金屬物質和持久性有機物等新型污染物可通過食物鏈對人體産生有毒影響,引發疾病、癌症或出生缺陷,這些物質由於具有生物富集、生物積累、生物放大等效應,已被認為是當前最難處理的污染物。
王浩説,從流域安全的角度看,這些新型污染物在湖泊流域中的産生、輸移和轉化等一系列複雜的過程應引起足夠重視。這不僅需要我們進行廣泛的原型實驗與科學研究,也需要一定領域的合作與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