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西部一大批標誌性工程濃縮西部大開發十年奮鬥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0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記者 江國成、安蓓、齊中熙)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一條鋼鐵巨龍穿越崑崙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沿長江源、錯那湖、羌塘草原,直至“日光城”拉薩,打開了雪域高原走向繁榮發展的“幸福天路”。開通運營三年多來,青藏鐵路共運送旅客近千萬人次,運送貨物超過6000萬噸。

    像青藏鐵路一樣,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10年來,上百個重點工程陸續開工,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退耕還林等一大批標誌性工程陸續建成,成為我國西部廣袤土地上的新地標,標注著西部大開發10年不平凡的奮鬥歷程。

    交通新地標:拉近西部與世界的距離

    10月24日,一列進藏貨列在連綿的雪山下行駛。新華社記者 侯德強 攝

    2001年,青海省同仁縣曲庫鄉賈加村藏族牧民羊吉布才讓用了3天3夜坐汽車去拉薩朝佛。青藏鐵路通車後,只要一天一夜就能到拉薩。“青藏天路,扎西德勒!”羊吉布才讓説。

    2006年7月1日,全長1956公里的青藏鐵路全線開通運營。作為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75%的進出藏物資由這條鐵路承擔,當地旅遊資源得到開發,優勢産業獲得發展,沿線農牧民傳統的生活方式開始改變,思想觀念更是發生了深刻變化。

    西部,是中國發展的又一個增長極。10年前,我國決定在685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3.5億多人口的廣袤地區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拉開了建設新西部的宏偉篇章。10年來,一條條鐵路、一條條公路、一座座機場在西部開工建設,一條條交通大動脈為西部與內陸經貿往來搭建起便捷的通途。

    ——臨策鐵路、蘭新鐵路烏精二線、精伊霍鐵路通車運營,蘭渝鐵路、成都至蘭州鐵路、重慶至貴陽鐵路開工建設。西部地區累計新建鐵路超過8000公里,截至2008年底,鐵路營業里程近3萬公里。

    ——“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西部路段1.6萬公里全線貫通,西部8條省際幹線共1.8萬公里即將全面建成。2000年至2008年,西部新增公路通車里程88.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927公里。

    ——到2008年底,西部民用運輸機場達79個,佔全國機場總數的49.4%。

    一個個西部交通新地標的建設,連通的不僅是“天塹”,更是西部人民奔富裕的康莊大道。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陳棟生説,交通便利帶來的投資環境改善,促進了西部地區發展活力的釋放。西部地區經濟10年來年均增長率超過11%,高於西部大開發前10年的平均增長率,也高於東部地區經濟增速。

    能源動脈新地標:構造中國能源新格局

    10月11日,在江西瑞昌,施工人員在西氣東輸二線工程長江盾構隧道中檢查線路。新華社發(燕平 攝)

    截至2009年12月10日,主供氣源塔裏木油田已累計向西氣東輸工程供氣逾600億立方米,來自西北的清潔能源為長江三角洲及沿線經濟發展注入澎湃持久的動力。

    西起新疆輪南、東至上海,全長約4000公里的西氣東輸工程于2004年12月實現全線供氣以來,已成為帶動我國東西部及沿線經濟發展、優化能源結構的紐帶,3000余家工業企業和近3億人口從中受益。每年,經該管道運輸的天然氣近170億立方米,可替代2200多萬噸標準煤,減少排放有害物質104萬噸。

    在此基礎上,一條西起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向西與中亞天然氣管道相連,南至香港、東達上海,全長8704公里的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正在興建。這條連接14個省(區、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重點工程在2011年建成後,年輸氣能力可達300億立方米。

    西部大開發10年來,一條條能源大動脈投入使用,在拉動西部經濟發展的同時,為我國東部和南方地區的經濟起飛奠定了豐富的能源資源基礎。

    在西北和西南地區,蘊藏著全國69%的煤炭和77%的水能資源。而東部沿海城市能源匱乏,工廠企業不時遭遇拉閘限電。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著眼于西部豐富的能源資源開發與東部經濟發展密切結合的“西電東送”規劃適時推進,從西南地區通向廣東,從三峽通向華東、廣東,從西北地區通向華北和山東,架起了東西互贏的電力橋梁。

    “我國從西向東輸送能源的基本格局已經形成,並將隨著特高壓電網以及水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進一步發展。這將為我國經濟發展開闢更為廣闊的空間。”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説。

    生態新地標:築就綠色屏障

圖表:中國累計實施退耕還林4.03億畝 新華社發

    近四年來,石羊河下游的甘肅民勤縣累計完成工程壓沙9.52萬畝,新增人工造林面積23.28萬畝,封沙育林(草)35萬畝,退牧還草120萬畝;全縣人工造林保存面積達到193.75萬畝,植被覆蓋率達25%。

    在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裏沙漠兩大沙漠的夾擊下,荒漠化面積已佔土地面積94.5%的民勤,正在努力遏制生態惡化的趨勢,不讓這片綠洲成為“第二個羅布泊”。

    無論是雪域高原、塞上江南,還是大漠戈壁、茫茫草原,神奇壯麗的西部令人神往,這裡更是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其生態保護狀況關係到國家的生態環境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從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到從生態脆弱地區“退出”居民,在西部大開發實施的10年中,一個“退”字,正塑造著一個新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西部開發司有關負責人説,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是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根本和切入點。近年來,國家先後實施了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退牧還草等生態工程,大力增加和恢復林草植被,水土流失減少,風沙危害減輕,長江上遊、黃河上中游等重點流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得到鞏固。

    一個個“生態新地標”正在西部崛起。

    ——1999年至2008年,全國累計實施退耕還林任務4.03億畝,工程範圍涉及25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3200萬農戶、1.24億農民。根據現有政策,中央共將投入4337億元。退耕還林工程已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上投資最大、政策性最強、涉及面最廣、群眾參與程度最高的一項重大生態工程,是世界生態建設史上的創舉。

    ——同期,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有效保護了13.9億畝森林資源,佔全國森林總面積的60%;新增森林面積9500萬畝;長江上遊、黃河上中游13個省(區、市)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採伐。

    ——同期,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累計完成治理任務12700萬畝,土壤風蝕和水蝕明顯降低,大氣釋塵量減少。

    ……

    改善生態環境,建設西部生態屏障,協調人與自然發展,始終是西部開發的重要任務。10年來,不斷擴展的綠色給西部帶來了新希望。隨著生態建設投入不斷加大,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新西部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

    1月2日,成都火車北站,“和諧號”列車整裝待發。成渝鐵路是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第一條鐵路,1953年通車運營時需要運行近14小時,現在只需2小時,成渝鐵路留下了一個個發展的腳印:2006年5月,設計時速160公里的遂渝鐵路建成並開通客運,使成渝之間的鐵路運行距離由500多公里縮短為300多公里,城際列車正式投運,運行時間由10多個小時縮短至不到5小時;2009年7月,成都鐵路局通過進一步優化列車運行圖,將成渝之間的列車運行時間縮短到近3個小時;9月,作為“滬-漢-渝-蓉快速客運通道”一部分的成遂鐵路建成通車,成渝之間貫通了一條設計時速160公里到200公里的高速鐵路,為開行“和諧號”動車組奠定了基礎;9月26日,經過數十次試跑實驗,成渝之間的“和諧號”動車組在眾人的期盼下投運,將兩地間的旅行時間壓縮到2小時以內,這也是我國首次在丘陵山區大密度開行“和諧號”動車組。據成都鐵路局負責人介紹,設計時速200公里的遂渝二線已經動工修建,等級更高的成渝客運專線、渝萬客運專線也將施工,越來越多的“和諧號”動車組將往來成渝。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駛入了現代化時代。新華社記者 周衡義 攝

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堅定信心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

    新華社西安4月4日電(記者 周英峰 馮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鷹4日在陜西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座談會上説,今年是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第十個年頭,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更要堅定信心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

    杜鷹指出,西部大開發是實現我國“三步走”戰略的重要部署,是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應有之義。1999年6月份,國家提出了西部大開發戰略。2000年1月份,中央下發文件明確了西部大開發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近十年來,西部大開發取得了巨大成效,西部地區經濟加快發展,基礎設施明顯增強,生態環境得到了更有力保護,老百姓也得到了更多實惠。西部大開發不僅造福了西部人民,對全國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也做出了功不可沒的貢獻。詳細>>>

發展改革委:09年西部大開發新開工18項重點工程

    為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積極擴大內需,促進西部地區平穩較快發展,國家計劃2009年西部大開發新開工18項重點工程,投資總規模為4689億元。18項新開工重點工程分別是:(1)成都至蘭州鐵路,(2)重慶至貴陽鐵路,(3)昆明至南寧鐵路,(4)廣通至大理鐵路,(5)麗江至香格里拉鐵路,(6)西安至寶雞客運專線,(7)蘭州至烏魯木齊鐵路增建第二線,(8)西安至安康鐵路增建第二線,(9)廣元至南充高速公路,(10)廈門至成都高速公路石壩至納溪段,(11)陜西安康至漢中高速公路,(12)四川大渡河瀘定、雲南瀾滄江功果橋水電站,(13)廣西魚梁、老口航運樞紐,(14)四川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樞紐,(15)成都雙流機場改擴建,(16)西安咸陽機場改擴建,(17)西部支線機場,(18)無電地區電力建設。詳細>>>

重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十年來環境保護成效顯著

    一是環保投入大幅度增加。2008年,重慶市環境保護投入126.42億元,是1999年的6倍;佔當年GDP的2.5%。二是環保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建立了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環保目標責任制、環保工作推進機制、環境質量改善長效機制、環境舉報投訴受理解決機制等,重慶市形成了黨委政府領導、人大政協監督、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環境保護工作機制。三是環境監管能力不斷增強。詳細>>>

陜西:西部大開發10年來"5個最"改寫發展"版圖"

    新華社西安12月23日電(記者 李勇 儲國強)陜西省日前宣佈將修建西安至銅川的城際鐵路,這條83公里的城鐵總投資58億元,屆時西安到銅川僅需20分鐘。

    西銅城際鐵路是陜西省鐵路建設中的一個新亮點。西部大開發10年來,陜西省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陜西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緊緊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以富民強省為目標,以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為切入點,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産業,著力改善民生,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突破。

    “西部大開發為三秦大地注入了強大的生機與活力,推動陜西經濟社會逐步進入快速發展、科學發展的軌道。”陜西省省長袁純清説,“這10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陜西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發展質量最好、綜合實力提升最顯著、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10年。”詳細>>>

 
 
 相關鏈結
· 西部大開發10週年:新中國第一條鐵路駛入現代化
· 西部大開發10年海關減免進口稅收總計約467億元
· 商務部:西部大開發10年來進出口總額年增23.2%
· 西部大開發十年四川解決142萬絕對貧困人口溫飽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