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月7日電(記者 張建松)成千上萬戶家庭遞交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申請,政府部門如何進行公正透明的核實和遴選?記者從上海市民政局獲悉,上海“居民經濟狀況核對系統”開通半年來,已經發現4162戶家庭在申報家庭收入時缺乏誠信,通過紮緊“籬笆”,確保把有限的公共資源切實用於最需要的人群。
“居民經濟狀況核對系統”是我國首個為民生政策提供經濟狀況權威核對信息的政務平臺,去年6月正式開通。系統開通以後,第一項任務就是為上海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申請“把關”。開通半年以來,系統共為上海市房屋管理部門出具了1.237萬份廉租住房核對報告,其中,4162戶家庭申報收入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異。
上海市居民經濟狀況核對中心主任魏卿介紹説,在這些不誠信家庭中,申報收入與實際收入差異最大的高達每月1.36萬元,109戶申請家庭擁有機動車輛,有的家庭還擁有寶馬、奔馳等高檔汽車。此外,還有701戶申請家庭串通單位共同造假。
經過核實,這些被查出的不誠信家庭無一異議,全都自願退出了廉租房申請。僅此一項,就為公共財政節省資金3100萬元。
針對當前熱火朝天的經濟適用房申請,上海市民政局和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最近又共同發佈《上海市經濟適用住房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實施細則》,明確界定了核對中止的7種“不誠信”情形。一旦核查發現申請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或者人均財産超過準入限額、銀行賬戶數、證券賬戶數、社會保險費的繳納與申請材料填寫的不相符、申報期間有財産轉移嫌疑等7種不誠信行為,都將立即中止經濟適用房的申請。
據了解,上海市居民經濟狀況核對中心通過與民政、人保、稅務、房管、人行等14個部門建立的“電子比對專線”,可以直接查看申請家庭的存款賬戶、股市賬戶、納稅記錄、房産登記、公積金繳納等情況,從而了解申請家庭的實際經濟狀況,公開、公正、透明地實施社會救助項目。隨著這一核對系統的逐步完善,上海計劃在今年重點進行經濟適用房申請家庭的核對工作,同時開展最低生活保障、教育救助等項目的核對工作。
而在以前,民政部門對申報家庭的收入核查主要採取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信函索證等“手工方式”。上海市民政局局長馬伊裏説,隨著人們收入類型日趨多樣,核對難度越來越高、工作量越來越大。據測算,上海僅廉租房、經濟適用房、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和教育救助5個項目,基層工作人員一年就需核對123.5萬戶居民的家庭收入;另一方面,由於基層人員“自由裁量權”過大,還容易滋生“人情保”、“關係保”等不正之風。此外,非專業化核算出來的收入也往往不能被申請人接受,容易産生糾紛和矛盾。